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7 a阿克苏绿洲农田净碳汇功能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远航 郝兴明 +2 位作者 张静静 范雪 赵卓怡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3-1311,共9页
基于阿克苏地区2001—2017年遥感、气象资料以及农业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估算了阿克苏绿洲农田的净碳汇量。结果表明:(1)近17 a,阿克苏绿洲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整体在空间分布上较为... 基于阿克苏地区2001—2017年遥感、气象资料以及农业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估算了阿克苏绿洲农田的净碳汇量。结果表明:(1)近17 a,阿克苏绿洲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整体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匀,较高值主要集中在温宿县的南部、阿克苏市的中部及新和、库车、沙雅三县的交汇处。(2)农业生产投入碳排放量从2001年的39.94×10^(4)t增长至2017年的106.73×10^(4)t,年均增长率为25.14%,空间分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3)近17 a,阿克苏绿洲农田的净碳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特点。总体而言,阿克苏绿洲农田具有较强的净碳汇能力,但各县市绿洲农田净碳汇量区域差异明显,可通过优化田间管理、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等措施,提高绿洲农田的净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绿洲 农田 碳排放 净碳汇 阿克苏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海超 郝兴明 +3 位作者 成晓丽 张静静 范雪 李远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1-699,共9页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作为评价植物生长适宜度的综合指标之一,能很好地反映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通过Slope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栅格时序合成等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作为评价植物生长适宜度的综合指标之一,能很好地反映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通过Slope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栅格时序合成等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SEBAL模型估算的实际蒸散发(ET),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WUE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输水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18年,塔里木河下游WUE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但受NPP的影响大于ET(CorNPP=0.76>CorET=0.10),灌丛WUE(0.49 g C·mm^(-1)·m^(-2))高于胡杨(0.30 g C·mm^(-1)·m^(-2))及草本(0.24 g C·mm^(-1)·m^(-2));WUE空间变化规律为由河道向两侧及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极显著上升面积占整个研究区的13.64%。(2)各植被WUE随着生态输水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灌丛WUE平均每年上升幅度是胡杨和草本WUE上升幅度的15倍,表明灌丛WUE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更为敏感;各植被WUE与生态输水量、输水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与输水开始时间呈负相关。年内输水次数与年内WUE、NPP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关系(WUE:Cor=0.407,NPP:Cor=0.605,NDVI:Cor=0.657)。(3)不同植被类型生长的最适温度有所差异,并与WUE、NPP及ET有着密切关系。胡杨年均最适温度25.62℃、灌丛27.07℃及草本23.22℃。在温度偏差值最小的时间(4—10月)进行最佳的水热组合将更有利于植被生长。(4)塔里木河下游年均WUE与地下水埋深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Cor=-0.81),其中草本及灌丛WUE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高于胡杨(|Cor草本及灌丛=-0.76|>|Cor胡杨=-0.46|);各植被年均WUE在地下水埋深4~6 m处存在峰值,超过6 m后,WUE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生态输水 水分利用效率 地下水埋深 植被类型 最适温度
下载PDF
北疆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青青 徐海量 +3 位作者 樊自立 张鹏 禹朴家 凌洪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80,共9页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演变进程,探讨了人工绿洲扩展过程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及绿洲扩张的特点.结果显示: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形成和演...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演变进程,探讨了人工绿洲扩展过程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及绿洲扩张的特点.结果显示:近2 000a来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分为4个时期:17世纪以前以牧为主时期,流域人工绿洲仅呈星点分布在交通要道和军事据点;17世纪以后到1949年才进入半农半牧时期,流域人工绿洲呈小块状分布在河、泉引水方便之处;1949年以后玛纳斯河流域人工绿洲进入了以农为主时期,人工绿洲由小片联接成大片,扩大成新疆第四大绿洲群;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化时期,流域绿洲的二、三产业快速崛起.根据绿洲发展演变与水资源开发程度和灌溉水平将以农为主时期细分为4个阶段,从4个阶段不同水利条件和灌溉水平下绿洲的规模可以看出人工绿洲的演变进程是与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紧密结合的;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扩张的特点有:人文因素对其有很大影响,移民屯垦在绿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近60a来人工绿洲面积成倍扩大,尽管水利建设支撑绿洲发展,但仍受到流域水资源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演变过程 特点 玛纳斯河流域
下载PDF
新疆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分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帆 林涛 +2 位作者 徐海量 凌红波 刘星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40-2349,共10页
科克苏湿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本研究以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进行数量分类,分析其群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探明环... 科克苏湿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本研究以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进行数量分类,分析其群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探明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被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包括苔草+芦苇(Carex spp.+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醉马草+沙蒿(Achnatherum inebrians+Artemisia desertorum)群落、芦苇+拉拉藤(P.australis+Galium aparine)群落、芦苇(P.australis)群落、醉马草(A.inebrians)群落、车前+早熟禾(Plantago asiatica+Poa annua)群落、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群落、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群落、针茅(Stipa capillata)群落、早熟禾(P.annua)群落。10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范围为2.5~8.8,Simpson优势度指数范围为0.28~0.62,Pielou均匀度范围为0.33~0.73,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4~2.6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3.50。CCA排序结果显示,离河距离对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本研究揭示了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为科克苏湿地生态保护和功能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草本植物 平均聚合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法 除趋势对应分析法 物种多样性 群落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天然植被NPP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静静 郝海超 +2 位作者 郝兴明 范雪 李远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8-717,共10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的关键参数,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基于2001—2019年MOD13A1、MCD12Q1、TERRACLIMATE等数据,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天...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的关键参数,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基于2001—2019年MOD13A1、MCD12Q1、TERRACLIMATE等数据,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天然植被NPP的时空变化趋势;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Person相关分析法,从时空分布、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累积输水量方面分析了生态输水工程对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近20 a间,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NPP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1.93%(P<0.01)和11.49%(P<0.05),平均增速为0.40 g C·m^(2)·a^(-1)。(2)在横向上,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NPP随着与河道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纵向上,沿河道自上而下,天然植被NPP依次表现为:上段(28.21 g C·m^(2))>中段(18.70 g C·m^(2))>下段(13.55 g C·m^(2))。(3)对不同植被类型NPP而言,柽柳群落(57.37 g C·m^(2))>胡杨群落(29.29 g C·m^(2))>草本群落(23.23 g C·m^(2)),且柽柳群落在生态输水过程中NPP增幅也最大,增幅达350.20%。(4)地下水埋深和天然植被NPP均与累积3 a的生态输水量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0(P<0.01)、0.62(P<0.01),年内总输水量与下一年地下水埋深相关性明显高于与当年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此外,随地下水埋深持续稳定回升,2010—2019年天然植被NPP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也明显增强(R^(2)=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地下水埋深 CASA模型 荒漠河岸林
下载PDF
盐结皮厚度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敏 李新虎 +1 位作者 王弘超 李佳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3-1313,共11页
土壤盐结皮对干旱区土壤演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对于盐结皮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涉及较少,并且未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种初始盐分浓度(0 g·L^(-1)、10 g&... 土壤盐结皮对干旱区土壤演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对于盐结皮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涉及较少,并且未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种初始盐分浓度(0 g·L^(-1)、10 g·L^(-1)、150 g·L^(-1)和250 g·L^(-1))以获取不同盐结皮厚度(4.5 mm、6.6 mm和7.3 mm),采用部分重复逐步退出的方法对比分析土壤剖面水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对比无盐处理,含盐处理盐结皮越厚,土壤剖面含水量越大,含盐量变化幅度越小。(2)试验结束时,4.5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和无盐处理相似,6.6 mm和7.3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剖面含水量显著大于无盐处理(P<0.05)。(3)试验结束时4.5 mm、6.6 mm和7.3 mm厚度盐结皮土壤剖面最小含盐量相比初始含盐量分别减小了90.5%、46.3%和32.1%。研究结果验证了盐结皮厚度会对土壤水盐分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议未来对于盐结皮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需综合考虑盐结皮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结皮厚度 水盐分布特征 蒸发锋 HYDRUS-1D模型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郝海超 郝兴明 +3 位作者 花顶 秦景秀 李玉朋 张齐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亚年均WUE随着生境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生长期规律与此相反),其中湿地WUE最高(1.820±0.10 g C·mm^(-1)·m^(-2)),而灌丛WUE最低(1.330±0.18 g C·mm^(-1)·m^(-2))。(2)中亚WUE呈略微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0.016 g C·mm^(-1)·m^(-2),年均WUE的显著下降区域大于上升区域。WUE对年降水和年气温的敏感性均表现为正值区大于负值区且均存在阈值效应,降水敏感性阈值介于250~300 mm(低值点)和500~550 mm(高值点),温度阈值介于3~6℃(高值点)和9~12℃(低值点),且εNDV(I WUE对NDVI敏感性系数)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3)通过WUE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EI)的相关性比较,发现WUE受干旱程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灌丛、作物、森林、草原和湿地,且不同植被类型下WUE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敏感性 气候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类型
下载PDF
水资源管理增强下的塔里木河上中游碳储量动态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靖 王光焰 +4 位作者 徐生武 张广朋 苑塏烨 凌红波 夏依旦·吾买尔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9-599,共11页
自2000年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2010年推行流域体制改革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水资源管理对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提升效果如何,未曾开展评估。以胡杨林集中分布的塔里木河上中游为研究靶区,采用InVEST模型,基于... 自2000年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2010年推行流域体制改革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水资源管理对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提升效果如何,未曾开展评估。以胡杨林集中分布的塔里木河上中游为研究靶区,采用InVEST模型,基于2000年、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增强下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2018年塔里木河上中游的总碳储量分别为93.70 Tg、93.92 Tg、93.01 Tg,平均碳密度分别为67.63 t·hm^(-2)、67.78 t·hm^(-2)、67.12 t·hm^(-2),基本保持稳定。林地是塔里木河上中游的主要碳库、草地次之。(2)2000-2010年碳储量增加0.22 Tg,主要由于大量草地类型(69.35 t·hm^(-2))转化成耕地类型(73 t·hm^(-2))。自2000年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实施后,植被恢复使得地表生物量增多,林地、草地碳密度和碳储量增加;2010-2018年碳储量减少0.91 Tg,碳损失途径主要源于大量林地类型(73.77 t·hm^(-2))转化成耕地类型(73 t·hm^(-2)),造成草地总碳储量降低。(3)碳储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特点以塔里木河上中游为条带向四周波动递减。碳储量变化显著区域在空间分布上与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基本一致。研究可为深入了解干旱区碳循环,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固碳功能,优化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水资源管理 碳储量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塔里木河
下载PDF
不同初始盐分浓度下土壤盐结皮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蒸发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洋 李新虎 +1 位作者 郭敏 王弘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试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动态监测及分析不同ISC下砂土的盐结皮形成、蒸发、土壤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以期阐明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ISC越高,盐结皮在土壤表面出现的时间越早,覆盖率越大,且在同样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土表温度增幅越小,蒸发量也越小;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ISC与累积蒸发量之间的关系(R^(2)>0.90);随着ISC的增加,盐结皮对土壤蒸发抑制效率从24.14%(10 g·L^(-1))增大到71.99%(250 g·L^(-1))。ISC会显著影响盐结皮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影响土表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蒸发出现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盐分浓度 盐结皮 形成发育 土表温度 土壤蒸发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和田河径流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跃辉 丁元芳 施枫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6-1696,共11页
基于和田河流域上游玉龙喀什河同古孜洛克水文站、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文站和和田河下游肖塔水文站1957~2017年实测径流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法对径流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合和田地区同期气象资料及1957年以来7期... 基于和田河流域上游玉龙喀什河同古孜洛克水文站、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文站和和田河下游肖塔水文站1957~2017年实测径流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法对径流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合和田地区同期气象资料及1957年以来7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和田河出山口径流年际变化稳定,耗散区径流年际变化大。气温变化是导致和田河出山口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广义可加模型(GAM)对绿洲区径流消耗总偏差解释率为72.6%,影响因子按解释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面积、年均温、未利用地面积、水域面积、草地面积、城乡用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 径流变化 土地利用 广义可加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