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语第一语言教学在马来西亚私立和国际学校的实践
1
作者 伍燕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14,共8页
马来西亚是除中国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至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拥有多源流的教育系统。近年来,私立和国际学校已成趋势,成为另一教育热点。国际化氛围浓厚的私立和国际学校因考量到汉语世界地位的日益提升,也特别重视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是除中国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至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拥有多源流的教育系统。近年来,私立和国际学校已成趋势,成为另一教育热点。国际化氛围浓厚的私立和国际学校因考量到汉语世界地位的日益提升,也特别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因此,华语第一语言教学,也就是母语教育,除了在国民中学和华文独立中学实施之外,如今在私立中学和国际学校正在兴起。通过考察华语第一语言教学在马来西亚私立中学和国际学校的发展概况,可从另一个视角来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第一语言 私立中学 国际学校 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
下载PDF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2
作者 郭思韵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1-18,共8页
汉代谶纬语境中的所谓“河图”“洛书”,均有古今之分、“本文”与“演文”之分,其中,“演文”中又有正文与解辞之分。因此在“河图篇目,已甚繁复”的时代语境下,在《河图赤伏符》官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仍不妨碍汉代时儒有着“方今无河... 汉代谶纬语境中的所谓“河图”“洛书”,均有古今之分、“本文”与“演文”之分,其中,“演文”中又有正文与解辞之分。因此在“河图篇目,已甚繁复”的时代语境下,在《河图赤伏符》官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仍不妨碍汉代时儒有着“方今无河图”的公论,因为《河图赤伏符》实被划归为“为汉赤制”的孔圣所增演转述之作。“洛书”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图”“书”并出、“河”“洛”并言的配对关系中作为迁就方的被动性。“洛水所出丹书”与“黄河录图之书”被理解为“洛书”的一体两面,前者尚属对等,后者已见主次,遑论降格的“假驱”之说。兼之谶纬文献中的“洛书”与“河图”有较大的共通性、混同性,可以说“洛书”委实缺乏明确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谶 谶纬 “河图” “洛书” 《河图赤伏符》
下载PDF
马来西亚的三江会馆与三江人
3
作者 廖文辉 《八桂侨刊》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三江群体在马来西亚众多方言群体中最为特殊,他不似闽粤地区的方言群体,籍贯色彩鲜明,一般闽粤以外的人士就会被归类为三江人。虽然组成分子复杂,但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江浙一带的上海人,文化水平较高。因此与文化相关的行业如教师、书局... 三江群体在马来西亚众多方言群体中最为特殊,他不似闽粤地区的方言群体,籍贯色彩鲜明,一般闽粤以外的人士就会被归类为三江人。虽然组成分子复杂,但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江浙一带的上海人,文化水平较高。因此与文化相关的行业如教师、书局、精致手工艺,乃至娱乐表演行业等,基本就由三江人独占鳌头。他们进入马来亚的时间较迟,人数最少,相关的会馆只有六间,故华社对三江人士较为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三江会馆 三江人
下载PDF
“现代史诗”与滇缅抗战——以杜运燮《诗四十首》及其他诗文为中心
4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作为南洋侨生,杜运燮在诗集《诗四十首》及1940年代的诗文中,将跨境的抗战经历写入“现代史诗”,这些新的历史体验,使中国抗战诗蕴含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就读西南联大时,杜运燮写出《滇缅公路》这首成名之作。担任驻军翻译期间,其组诗《... 作为南洋侨生,杜运燮在诗集《诗四十首》及1940年代的诗文中,将跨境的抗战经历写入“现代史诗”,这些新的历史体验,使中国抗战诗蕴含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就读西南联大时,杜运燮写出《滇缅公路》这首成名之作。担任驻军翻译期间,其组诗《机场通讯》里的咏物诗及赠诗,记录下战时中美空军的跨国合作。驻扎印度那两年,杜运燮亦见证了“中印公路”的修筑过程。途经缅甸野人山时,杜运燮为亡灵献上“祭歌”,缅怀在滇缅战役中牺牲的无名英雄,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摧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运燮 南洋侨生 滇缅抗战 抗战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