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都县发现汉代纪年砖画像砖墓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德全 《四川文物》 1988年第4期24-28,81,共6页
新都县文物管理所在新民乡梓潼村发现 汉代墓葬群。该村在新都与新繁之间,距县 城西北15公里。1987年6月文物普查时,我 们对当地人称为七星墩的几座大型土丘进行 了考察。发现它们东汉墓群,除去一座在 50年代被挖平,其余六座土丘尚存。... 新都县文物管理所在新民乡梓潼村发现 汉代墓葬群。该村在新都与新繁之间,距县 城西北15公里。1987年6月文物普查时,我 们对当地人称为七星墩的几座大型土丘进行 了考察。发现它们东汉墓群,除去一座在 50年代被挖平,其余六座土丘尚存。值得 注意的是,这七座坟堆排列与天上北斗七星 图形相同。其中一座被称为胡家墩已被破 坏,仅见长2米,宽1.3米,深1.9米的墓 坑。我们在墓坑里发现一批汉代纪年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新都 北斗七星 东汉墓 文物 墓葬 普查 西王母 汉代画像砖 图形
下载PDF
新都七星墩汉墓与汉代天文
2
作者 张德全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5,2,共5页
新都县文物管珲所在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群,情况特殊很有研究价值。这种墓群尚属首次发现。在距县城西北15公里的新民乡梓潼村,有七座大型土丘,当地人称为七星墩。这里地势平坦,清白江河环绕其间。农舍翠竹之中,分布着座... 新都县文物管珲所在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群,情况特殊很有研究价值。这种墓群尚属首次发现。在距县城西北15公里的新民乡梓潼村,有七座大型土丘,当地人称为七星墩。这里地势平坦,清白江河环绕其间。农舍翠竹之中,分布着座座土丘。乍看不觉其特殊,细致观察土丘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犹如天空北斗七星图,步人其中好似进了一座迷宫,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一我们对这片土丘进行了测量和绘图,经过反复观察分析,结果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七星墩是七座圆形大土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七星 首次发现 北斗星 文物 新都 研究价值 汉墓 汉代画像砖 墓葬 墓群
下载PDF
艾芜留在新都足迹
3
作者 李义让 张德全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7-58,共2页
艾芜留在新都足迹李义让,张德全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县(现属新都县)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流浪文豪”,一生留下五百余万字皇皇巨著,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少年时代一直在故乡生活学... 艾芜留在新都足迹李义让,张德全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县(现属新都县)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流浪文豪”,一生留下五百余万字皇皇巨著,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少年时代一直在故乡生活学习,自1925年离乡南行,逐步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都县 “五四”新文化运动 小学生 教师进修学校 县档案馆 生平与创作 三国演义 《新青年》 进步知识分子 抗日战争时
下载PDF
新繁东湖缘起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渝新 《四川文物》 2001年第3期48-49,共2页
从宋到清同治时 ,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德裕开凿新繁东湖的传说 ,在传说的催生下 ,清代同治县令程祥栋才真的开凿了东湖。东湖的可证历史 ,应该是从程祥栋修东湖才真正开始的 ,而民国《新繁县志》的东湖一条为讹传误写。
关键词 东湖 历史渊源 中国 四川 新繁县
下载PDF
汉王涣墓与稚子阙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廷乐 《四川文物》 1988年第3期10-12,共3页
汉王涣墓与稚子阙,在新都城北4.5公里、川陕公路左侧、桂湖乡督桥河村。《蜀中广记》、《四川通志》、《新都县志》有“汉王涣墓”、“石阙”、“二石阙”的记载;源于《华阳国志》、《后汉书》,散见于宋、明、清人的著作与诗文。 据《... 汉王涣墓与稚子阙,在新都城北4.5公里、川陕公路左侧、桂湖乡督桥河村。《蜀中广记》、《四川通志》、《新都县志》有“汉王涣墓”、“石阙”、“二石阙”的记载;源于《华阳国志》、《后汉书》,散见于宋、明、清人的著作与诗文。 据《后汉书·循吏例传》载:“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王涣少年时,尚武好侠,后来改节读书,“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他开始政治生涯,仅作了一名功曹,这是太守之下的一个小官。但他刚正不避豪强,荐贤举能,因此已有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王 《华阳国志》 《四川通志》 《后汉书》 新都 循吏 儒学 政治生涯 《尚书》 县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