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检验科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1
作者 殷素岚 王欣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第z1期331-,321,共2页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医院负性事件中,由于检验科内外部因素所造成的负性事件约占百分之五左右。因此,分析医院检验科风险,找出导致风险的因素,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实验室 风险 管理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联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期124-124,共1页
目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尿液,经处理后... 目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尿液,经处理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糖阳性率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6.0%和74.0%,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尿糖阳性率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诊断
下载PDF
尿液潜血相关性检验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单联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尿中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相关性比对。方法对300例尿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两种检查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而沉渣显微镜镜检更为直观的反应与潜血相关的红细胞的有无及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更加... 目的尿中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相关性比对。方法对300例尿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两种检查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而沉渣显微镜镜检更为直观的反应与潜血相关的红细胞的有无及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更加可靠,二者联合应用对肾损伤的鉴别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分析仪 潜血 镜检 红细胞
下载PDF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探讨
4
作者 姜娟 《药物与人》 2015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主要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提取患者尿液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研究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75例患者样本设为对照组,采用尿沉渣显微镜进行检查... 目的:研究分析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主要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提取患者尿液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研究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75例患者样本设为对照组,采用尿沉渣显微镜进行检查,其余75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列为观察组,实施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患者尿液检查结果实施分析。结果:对照组尿液潜血检验阳性率为71.3%,观察组阳性率为74.6%,两组患者的尿液潜血检验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采用显微镜检查方法以及尿常规检查方法均能取得有效效果,在具体检验工作中,建议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验,提高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潜血 显微镜检查 尿常规检查 临床检验
下载PDF
实验室末梢采血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
5
作者 王新艳 《医疗装备》 2018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评价实验室末梢采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方法选取临床检验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诊的末梢采血患者血液样本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 目的评价实验室末梢采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方法选取临床检验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诊的末梢采血患者血液样本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危险因素控制管理,总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对比两组的血液样本感染情况。结果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标本传染性、房间布置、作业流程、环境污染、末梢采血用品,观察组出现感染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实验室法律法规学习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依照实验室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法,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末梢采血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螺旋藻胶囊制剂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肠内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艳 刘波 +3 位作者 赵静玫 王海岩 殷素兰 李雪驼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肠内有益菌显著增加 ,有害菌减少 ,腐败物质明显降低 ,肠内状态趋好。患者粪便的含水率和 pH值都显著提高 ,消除便秘。结论服用螺旋藻胶囊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糖尿病 肠内菌群
下载PDF
骨髓细胞DNA倍体及增殖周期的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瑞华 何晓琳 +1 位作者 石宏晏 赵桂云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增殖周期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MDS组和良性血液病组骨髓细胞的DNA倍体及增殖周期。 [结果 ]良性血液病组无一例检出DNA非整倍体 ,MDS组DNA非整倍体检出率 (2...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增殖周期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MDS组和良性血液病组骨髓细胞的DNA倍体及增殖周期。 [结果 ]良性血液病组无一例检出DNA非整倍体 ,MDS组DNA非整倍体检出率 (2 5 .7% )明显高于对照组。MDS组骨髓细胞G0 /G1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 +G2 /M期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结论 ]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及周期分析是MDS一个重要的诊断指标 ,对于MD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NA非整倍体 增殖周期
下载PDF
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对Ⅰ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透析患者肠内细菌群以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殷素岚 李雪驼 +7 位作者 陈学英 段颖 邱华 刘军 王新艳 姜娟 段晓霞 韩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2-274,共3页
随机抽取 型、 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 10例进行 CH- 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 CH - 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 随机抽取 型、 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 10例进行 CH- 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 CH - 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84± 0 .75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2 5± 7.4 9)‰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磷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14± 0 .37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6 .0 9±0 .4 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2 .4 0±3.18)‰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5 .5 6± 7.4 8)‰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7.99± 1.15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3± 0 .17(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透析患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6 78± 0 .92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0 8± 6 .95 )‰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33± 0 .5 0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6± 0 .4 4 (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粪便中腐败物质含量的变化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 ,氨由 82 3± 76 .2 (μg/ g)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4 71± 7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制剂 糖尿病 透析患者 肠内细菌群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富炳罡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0-911,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 联合检测 价值 诊断 RF 自身免疫病 慢性滑膜炎
下载PDF
痰培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清坡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痰培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为呼吸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306例呼吸道患者的痰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涂片培养和鉴定,并按照NCCLS标准用K-B法测定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06例呼吸系统患者痰标... 目的研究痰培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为呼吸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306例呼吸道患者的痰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涂片培养和鉴定,并按照NCCLS标准用K-B法测定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06例呼吸系统患者痰标本检出致病菌37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7%,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9.1%,念珠菌占4.2%,六种主要致病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2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4株。结论对于呼吸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应重视痰培养检查,明确细菌的种类分布,细菌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培养 呼吸系统疾病 感染 敏感性
下载PDF
血凝检测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清坡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四项指标测定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BE康派X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20例肿瘤患者(其中肿瘤伴肝侵袭患者55例及肿瘤无肝...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四项指标测定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BE康派X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20例肿瘤患者(其中肿瘤伴肝侵袭患者55例及肿瘤无肝侵袭患者65例)及80例正常对照组(正常体检且心、肝.肾功能的正常人)血凝四项指标。结果肿瘤伴肝侵袭患者的血凝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无肝侵袭患者的血凝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凝检测的四项指标可以反映肿瘤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程度等肝功能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凝检测 肝侵袭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冠心病患者早期肾功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富炳罡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冠心病患者 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损伤 肾功 早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型肝炎IgM检测的快速包被法
13
作者 袁雁军 屈建华 吴亚荣 《大连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本文对100例阳性标本和100例阴性标本,按常规法(包被18小时以上)和快速包被法(包被2.5小时)进行抗 HAV—IgM 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关键词 包被法 IGM检测 阴性标本 试剂盒 包被方法 反应板 结果符合率 研究中心 阴性患者 上表
下载PDF
两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方法比较
14
作者 王桂英 单联学 唐霖 《大连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目前我院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应用两种方法。较早采用的是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1992年开展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为了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我们收集了我院住院及门诊的肝炎患者血清20份,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时进行试验。
关键词 肝炎患者血清 反向间接血凝法 乙肝表面抗原 临床诊断试剂 阳性例数 试剂盒 阴性对照 生物研究所 产品说明 王钦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价值研究
15
作者 杨清坡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共2页
目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LG-R-80A血液粘度仪对160例正常人及21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其中男性为115例,女性为100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 目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LG-R-80A血液粘度仪对160例正常人及21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其中男性为115例,女性为100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K值,还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指标。结论动态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对糖尿病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比较
16
作者 王新艳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期44-44,共1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方法:用被动凝集法和冷凝集试验同时检测儿科病房204例幼儿血清,结果: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明显低于被动凝集试验。结论:冷凝集试验诊断意义不大。
关键词 被动凝集法 冷凝集试验
下载PDF
血浆抗凝血活酶Ⅲ活性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9年第S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活酶Ⅲ活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者51例,对照组30例,采用发色底物方法、凝固法、凝血酶比浊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活酶Ⅲ活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者51例,对照组30例,采用发色底物方法、凝固法、凝血酶比浊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g)含量;另外选择30例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活性为(87.2±12.9)%,对照组为(95.9±1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Ⅲ可作为一种诊断脑梗死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 活化部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
原文传递
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海燕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3年第5期425-425,427,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蛋白c(Pc)、抗凝血酶Ⅲ(AT-Ⅲ)在2型糖尿病肾病(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8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PC、AT-Ⅲ水平。根据24h尿蛋白定量(UAE)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DM组(UAE〈... 目的观察血浆蛋白c(Pc)、抗凝血酶Ⅲ(AT-Ⅲ)在2型糖尿病肾病(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8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PC、AT-Ⅲ水平。根据24h尿蛋白定量(UAE)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DM组(UAE〈15mg/24h)20例;A组:尿白蛋白正常组(UAE15~30mg/24h)22例;B组:微量尿白蛋白组(UAE30—300mg/24h)21例;C组:大量尿白蛋白组(UAE〉300mg/24h)21例。结果DM各组血浆P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DM无并发症时即出现上述改变。结论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Pc、AT-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DM凝血功能变化,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UAE联合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抗凝血酶Ⅲ 蛋白C
原文传递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富炳罡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9年第S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胸痛就诊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采用免疫胶体金渗透方法定性检测对照组和患者发病3 h内和12 h后血浆的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 目的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胸痛就诊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采用免疫胶体金渗透方法定性检测对照组和患者发病3 h内和12 h后血浆的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H-FABP对AMI发病3 h内的诊断阳性率为90.2%,与其他两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发病12 h后阳性率为12.3%,明显低于另两项指标。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TnI、CK-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