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书诚 孙中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50例TOBS病人,根据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MRI相关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50例TOBS病人,根据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MRI相关影像学表现、发病原因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评分量表(GCS)评分。结果:2组病人发病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发病原因以栓塞为主(82.1%)。2组病人病变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预后不良组以混合部位为主(71.4%)。预后不良组病人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入院时经诊断为栓塞型、混合累及幕上幕下的病人,临床预后较差,应对诊疗方案加以优化,以降低TOBS的致残致死率;联合NIHSS评分及GCS评分,有助于对TOBS的病情、预后做出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预后 NIHSS评分 GCS评分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vWF水平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业东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vWF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vWF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脑梗死面积评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vW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患者临床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面积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WF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与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面积大小有关发病具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以脑梗死首发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3
作者 郑传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梗死 首发 发作性意识障碍 晶状体切割术 晶状体半脱位 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治疗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40例疗效分析
4
作者 周玉保 潘学兵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滴(MPPT组)5d,并与28例使用地塞米松20mg/d静滴(对照组)10d作对照,后均口服强的松渐减量停药。结果MPPT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滴(MPPT组)5d,并与28例使用地塞米松20mg/d静滴(对照组)10d作对照,后均口服强的松渐减量停药。结果MPPT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PPT是治疗急性脊髓炎快速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急性脊髓炎 冲击治疗
下载PDF
80例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与近期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程业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继发性体温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体温分为发热组(T≥37.5℃,80例)和非发热组(T〈37.5。C,120例)分析发病后3个月内两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脑疝的发生率、病...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继发性体温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体温分为发热组(T≥37.5℃,80例)和非发热组(T〈37.5。C,120例)分析发病后3个月内两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脑疝的发生率、病死率,伴发疾病及感染情况。结果:发热组伴糖尿病的比率,MOF和脑疝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发病7~14d体温升高者(均P〈0.0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易出现在伴有糖尿病患者中,发病7d内体温升高易发MOF,病死率高,是近期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温升高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恶性肿瘤37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郑传友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71-1073,共3页
恶性肿瘤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并非少见,但许多原发肿瘤症状不表现或隐匿.常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从而被误诊。故现将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且均经CT、MRI或活检等检查后确诊的37例... 恶性肿瘤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并非少见,但许多原发肿瘤症状不表现或隐匿.常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从而被误诊。故现将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且均经CT、MRI或活检等检查后确诊的3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11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传友 徐格林 刘新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间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差异性。方法将11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14~28岁)和青壮年组(29~40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组29例,青壮年组86例;按TOAST分型...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间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差异性。方法将11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14~28岁)和青壮年组(29~40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组29例,青壮年组86例;按TOAST分型,106例有病因可循,其中青少年组其他病因型最多,而青壮年组分布较分散(P〈0.05);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及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和酗酒,其中性别和高血压病有组间差异(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多有明确病因,在青少年组与青壮年组间临床分布有差异,如能早发现并做针对性处理则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脑梗死 病因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112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护理体会
8
作者 刘亚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1期446-448,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护理并发症,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微创穿刺 脑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