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聚纺涤棉混纺纱内纤维的径向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玉 谢春萍 陆如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56,共5页
为研究全聚纺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情况,采用环锭纺、网格圈型集聚纺和全聚纺3种方法纺制28.1 tex涤棉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3种混纺纱线样本,借助MOTTC B1型显微镜观察并采集样本中2种纤维的分布状况图,结合汉密尔顿(Hamilton... 为研究全聚纺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情况,采用环锭纺、网格圈型集聚纺和全聚纺3种方法纺制28.1 tex涤棉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3种混纺纱线样本,借助MOTTC B1型显微镜观察并采集样本中2种纤维的分布状况图,结合汉密尔顿(Hamilton)指数的方法分析,得到全聚纺混纺纱内涤纶和棉纤维在纱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环锭纺纺制的涤棉混纺纱,涤纶有明显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而网格圈型集聚纺,涤纶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较传统环锭纺弱,全聚纺相对于网格圈型集聚纺而言,涤纶分布更加随机,并且涤纶有向纱外转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聚纺 涤棉混纺纱 纤维转移 径向分布
下载PDF
牦牛绒/长绒棉赛络纺段彩纱的工艺探讨与试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洪 徐伯俊 +2 位作者 刘新金 苏旭中 陆如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2,共4页
介绍了一种14.7 tex牦牛绒/长绒棉赛络纺段彩纱的纺纱工艺。结合赛络纺段彩纱的成纱原理,选择两种不同原料,开发了3种不同风格的赛络纺段彩纱,并对其成纱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赛络纺技术可以生产出成纱质量良好的牦牛绒/长... 介绍了一种14.7 tex牦牛绒/长绒棉赛络纺段彩纱的纺纱工艺。结合赛络纺段彩纱的成纱原理,选择两种不同原料,开发了3种不同风格的赛络纺段彩纱,并对其成纱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赛络纺技术可以生产出成纱质量良好的牦牛绒/长绒棉段彩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绒 段彩纱 赛络纺 工艺 探讨
下载PDF
牦牛绒/竹浆纤维/长绒棉赛络纱的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如 张洪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7-58,64,共3页
对14.7 tex 30/20/50牦牛绒/竹浆纤维/长绒棉混纺赛络纱进行了纺制,并介绍了牦牛绒/竹浆纤维/长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以及各个工序的关键技术措施。得出各生产工序的主要技术要点:和毛工序要保证原料和油料的混和均匀,提高油剂的使用效... 对14.7 tex 30/20/50牦牛绒/竹浆纤维/长绒棉混纺赛络纱进行了纺制,并介绍了牦牛绒/竹浆纤维/长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以及各个工序的关键技术措施。得出各生产工序的主要技术要点:和毛工序要保证原料和油料的混和均匀,提高油剂的使用效率;梳棉工序要以低速、多梳,少损伤纤维为原则;并条工序要低速度、轻定量、大隔距;粗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注意控制好粗纱张力;细纱工序要降低车速。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把关,才能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绒 竹浆纤维 长绒棉 混纺 赛络纺
下载PDF
全聚纺纺纱段加装热湿定捻装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佳明 陆如 谢春萍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4,共3页
探讨了在全聚纺纺纱段加装热湿定捻装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分别纺制CJ29.2、16.4、9.7 tex 3种纱线,对所纺纱线毛羽、强力和条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纱线经过热湿定捻后有害毛羽明显减少,拉伸断裂强力显著提高,条干稍有变差,残余扭... 探讨了在全聚纺纺纱段加装热湿定捻装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分别纺制CJ29.2、16.4、9.7 tex 3种纱线,对所纺纱线毛羽、强力和条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纱线经过热湿定捻后有害毛羽明显减少,拉伸断裂强力显著提高,条干稍有变差,残余扭矩减少,捻度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聚纺 纺纱 加捻 定捻 装置 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