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陶娟 汪悦 +3 位作者 徐雯 吴斌龙 张志斌 程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寒湿组(寒湿方+西药治疗)、湿热组(湿热方+西药治疗)各20例,每组均治疗3...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寒湿组(寒湿方+西药治疗)、湿热组(湿热方+西药治疗)各20例,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3组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寒湿组、湿热组在改善休息痛、肿胀个数、肿胀指数、压痛个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关节功能分级、双手握力和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组、湿热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从病例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在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益西拉姆 德吉曲宗 周腊梅 《西藏科技》 2017年第11期45-47,共3页
目的从临床病例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分析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统计患者主要实验室指标包括:RF、抗CCP抗体、AKA、APF、GPI、MCV。结果 RF正常占15.4%,升高大于正常5... 目的从临床病例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分析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统计患者主要实验室指标包括:RF、抗CCP抗体、AKA、APF、GPI、MCV。结果 RF正常占15.4%,升高大于正常5倍到10倍之间占51%,升高大于10倍以上占33.4%;抗CCP抗体正常占16.5%,升高大于正常8倍之内占21.9%,升高大于正常8倍至3200所测值占51.8%,大于所测极值3200以上占8.5%;AKA阳性及弱阳性65.8%,阴性35.2%,APF阳性及弱阳性62.4%,阴性37.6%;在抗CCP正常的患者中,MCV检测升高占68%,GPI检测正常占62.1%,升高27.9%。结论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MCV、GPI对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有难度的情况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室指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307例风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腊梅 益西拉姆 《西藏科技》 2017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在风湿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至2013年307例风湿病患者,包括19种风湿病,统计雷公藤多苷在风湿病中使用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种、联合用药种类、剂量、方案。结果雷公藤多苷多用于51-89岁之间患者;...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在风湿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至2013年307例风湿病患者,包括19种风湿病,统计雷公藤多苷在风湿病中使用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种、联合用药种类、剂量、方案。结果雷公藤多苷多用于51-89岁之间患者;在RA52%、SV8.7%、CTD7.8%、SPA6.1%、SLE5.8%、SS5.5%、PM/DM4.5%、SSc 2.9%,PMR2.2%9种风湿病中使用较多;风湿免疫病病情轻单用雷公藤多苷,关节肌肉皮肤损害用甲氨蝶呤(MTX)+雷公藤多苷,血管炎/肺/肾/神经系统受累用环磷酰胺(CTX)+雷公藤多苷。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抗炎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多用于中老年患者,因疾病及受累系统不同联合用药方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风湿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类风湿血管炎4例分析
4
作者 周腊梅 蒋雪峰 陆莉君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3-104,共2页
类风湿血管炎是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血管炎,可导致皮疹,指端坏疽,腿部溃疡。指趾坏死和神经病变是较严重的血管炎表现,典型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目前诊断类风湿血管炎多以临床表现诊断,其组织学金标准是透壁性浸润和血管壁的纤维性... 类风湿血管炎是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血管炎,可导致皮疹,指端坏疽,腿部溃疡。指趾坏死和神经病变是较严重的血管炎表现,典型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目前诊断类风湿血管炎多以临床表现诊断,其组织学金标准是透壁性浸润和血管壁的纤维性坏死。皮肤活检标准中白细胞破裂也作为一个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血管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表现诊断 指趾坏死 腿部溃疡 神经病变 病理改变 诊断标准
下载PDF
痛风中医药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腊梅 徐雯 李春庆 《中医学》 201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痛风切合中医“湿”理论,痛风辨证分型及体质舌象研究的关键点在于辨证、体质、舌象“湿”为主。本文根据痛风... 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痛风切合中医“湿”理论,痛风辨证分型及体质舌象研究的关键点在于辨证、体质、舌象“湿”为主。本文根据痛风中医辩证特点对其中医药研究包括食物性中药、提单药、对药取物研究、优选药及剂量研究、单味药研究、复方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挖掘阐述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客观疗效与确切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辨证分型 体质舌象研究 中医药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怡烨 陶娟 《河北中医》 2014年第3期463-465,共3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软骨丢失及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为特点的一种滑膜关节慢性疾病,具有进行性关节软骨丢失、骨赘形成、软骨下骨增厚、软骨下囊形成的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瘦麻、乏力、肿胀、弹响、屈伸受...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软骨丢失及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为特点的一种滑膜关节慢性疾病,具有进行性关节软骨丢失、骨赘形成、软骨下骨增厚、软骨下囊形成的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瘦麻、乏力、肿胀、弹响、屈伸受限等。OA属中医学痹证的骨痹范畴,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发病。兹对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O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腊梅 徐雯 +1 位作者 德吉曲宗 益西拉姆 《西藏科技》 2017年第12期53-55,共3页
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酸麻、乏力、肿胀、晨僵、交锁、弹响、屈伸受限等。与年龄、女性、肥胖、代谢障碍、遗传、生物化学因素有关,关节承重和过度使用磨损是常见病因... 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酸麻、乏力、肿胀、晨僵、交锁、弹响、屈伸受限等。与年龄、女性、肥胖、代谢障碍、遗传、生物化学因素有关,关节承重和过度使用磨损是常见病因。已知的OA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学因素、骨代谢因素、生物力学因素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益西拉姆 白玛央金 周腊梅 《西藏科技》 2015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本研究在于观察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风湿科门诊痛风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别嘌呤醇0.1qd规律服用,急性发作时加用甲泼尼龙12mgqd×3天,4mgqd×3天,治疗组20例加用双醋瑞因50mgqd治... 目的本研究在于观察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风湿科门诊痛风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别嘌呤醇0.1qd规律服用,急性发作时加用甲泼尼龙12mgqd×3天,4mgqd×3天,治疗组20例加用双醋瑞因50mgqd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痛风患者痛风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关节疼痛VAS评分、CRP、血沉、肾功能、胃肠道反应,观察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胃肠道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痛风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关节疼痛VAS评分、CRP、血沉在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可以减少痛风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关节疼痛VAS评分,减轻炎症活动,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醋瑞固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病例分析RA慢作用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9
作者 周腊梅 益西拉姆 +2 位作者 杨娇 陈秀明 张蕾 《西藏科技》 2017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从临床病例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慢作用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统计主要联合用药方案。结果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约占71.76%,其中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或羟氯喹联用达53.9%,... 目的从临床病例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慢作用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统计主要联合用药方案。结果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约占71.76%,其中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或羟氯喹联用达53.9%,以雷公藤多苷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约占5.6%,以羟氯喹、来氟米特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约占10.6%,三联或以上治疗方案约占12.1%,生物制剂治疗方案约占8.8%。结论 5种治疗方案中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占了绝对优势,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苷或羟氯喹联用及雷公藤多苷、羟氯喹单用占有重要位置,部分病情控制不理想用三联或以上慢作用药物治疗方案多于生物制剂治疗方案所占比例,传统慢作用药物能控制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仅仅少数需要生物制剂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从病例分析RA药物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益西拉姆 李国梁 +2 位作者 次旦央宗 何秋艳 周腊梅 《西藏科技》 2017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从临床病例观察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使用。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2013年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炎症指标、脏器受累及用药损伤情况、药物使用。结果 RA患者以40~59岁女性为主,肺部受累比例约占... 目的从临床病例观察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使用。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2013年517例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炎症指标、脏器受累及用药损伤情况、药物使用。结果 RA患者以40~59岁女性为主,肺部受累比例约占总人数3.8%,胃损害占2.1%,肝损害占11.2%。药物使用激素48.3%,NSAIDS30.9%,甲氨喋呤79.4%,雷公藤多苷36.9%,来氟米特31%,羟氯喹27.4%,生物制剂8.8%,维生素D50.8%。结论激素剂量依据病情活动程度选择不同剂量,联用倍他米松、非甾体类抗炎药起协同作用。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中甲氨喋呤占有绝对优势,雷公藤多苷仅次于甲氨喋呤,来氟米特与羟氯喹使用比例相差不大,羟氯喹在RA中的作用已经受到重视,生物制剂主要用于近期准备生育、难治性、初发病情进展迅速的病例,维生素D因其促进钙吸收、免疫调节、抑制炎症的作用使用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风湿药物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治疗雷诺现象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徐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9期4396-4397,共2页
目的本研究在于观察口服贝前列素钠治疗雷诺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雷诺现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33例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二组均应用高级血流成像技术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 目的本研究在于观察口服贝前列素钠治疗雷诺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雷诺现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33例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二组均应用高级血流成像技术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取食指尺、桡掌侧2支动脉的血管内径(D)、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搏动指数(P I)、阻力指数(R I)的平均值作为观察数据。以症状评分、冷水试验、指温恢复时间测定作为临床疗效指标,血流动力学数据作为实验室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2.73%,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内径(D)、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较治疗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P I)、阻力指数(R I)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反映尺、桡掌侧2支动脉的高阻性和低顺应性经治疗后有明显好转。结论在治疗雷诺现象中,采用口服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增加肢端血流量,改善血管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现象 贝前列素钠 血流动力学 症状评分
下载PDF
风湿消肿止痛膏治疗痛风急性发作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腊梅 陶娟 周晓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风湿消肿止痛膏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痛风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他林乳胶剂外涂,治疗组给予风湿止痛膏贴敷。观察关节疼痛、压痛、红肿... 目的观察风湿消肿止痛膏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痛风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他林乳胶剂外涂,治疗组给予风湿止痛膏贴敷。观察关节疼痛、压痛、红肿程度评分,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肝功能、肾功能等。结果 2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红肿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组缓解疼痛、压痛及红肿程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0.5月后,2组患者血尿酸、ESR、CRP、WBC、PLT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等无不良影响。结论风湿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疗效优于扶他林乳胶剂外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消肿止痛膏 痛风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抗Sm D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志斌 陶娟 朱锦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SLE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抗原 胞浆 干燥综合症 分子 特征 对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