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维生素D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及肌肉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静 吴继云 徐燕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继...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OH)_(2)D_(3)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1,25(OH)_(2)D_(3)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图特征,检测钙磷水平、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25OHD)、1,25(OH)_(2)D_(3)水平,以及24 h尿钙、尿磷水平,测量两组患者的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超声图像显示甲状腺左叶下极背侧低回声病灶,动脉期呈均匀高增强,治疗后,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增强,呈“空洞”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钙水平分别为(2.06±0.11)mmol/L、(2.21±0.12)mmol/L,高于治疗前(1.92±0.02)mmol/L、(1.93±0.03)mmol/L,血磷水平分别为(0.92±0.11)mmol/L、(1.11±0.07)mmol/L,低于治疗前(1.24±0.02)mmol/L、(1.25±0.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9、12.399、15.677、10.069,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钙、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7、7.982,P<0.05);两组治疗后血PTH、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TH、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5、12.605,P<0.05);两组治疗后血25OHD、1,25(OH)_(2)D_(3)及24 h的UC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24 h的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25OHD、1,25(OH)_(2)D_(3)及24 h的UCa高于对照组,24 h的U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63、5.269、45.086、3.387,P<0.05);两组治疗后L1~4、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腰椎L1~4、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44、2.355,P<0.05);两组治疗后骨骼肌握力、步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骨骼肌握力、步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1、3.093,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腺体出现钙化,超声表现为不同形状强回声。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OH)_(2)D_(3)可减少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甲状旁腺 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钙磷代谢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对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和A-H间距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继云 邓亚开 +1 位作者 陈伟南 刘卫峰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对肩袖(RC)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和肩峰-肱骨头(A-H)间距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3至2022-01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单纯冈上肌肌腱全层中型撕裂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不同缝合方式对肩袖(RC)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和肩峰-肱骨头(A-H)间距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3至2022-01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单纯冈上肌肌腱全层中型撕裂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固定,观察组行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肩关节前屈和外旋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CM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及A-H间距;比较两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RC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两组肩关节前屈和外旋活动度、VAS、CMS(疼痛、功能活动、肌力及肩关节活动度)及UCLA评分(肩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A-H间距均增加(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4.51±0.80)分,高于对照组的(4.02±0.73)分,观察组A-H间距[(14.35±2.07)mm],高于对照组的[(12.14±2.3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和单排缝合均可显著改善RC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增加A-H间距,但双排缝合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A-H间距及减少并发症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 肩袖撕裂 肩关节功能 肩峰-肱骨头间距
下载PDF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继云 邓亚开 +1 位作者 陈伟南 刘卫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采用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判断骨愈合情况,并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采用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判断骨愈合情况,并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最终骨折愈合结果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4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12周愈合组(10例)、16周愈合组(25例)和延迟愈合组(5例)。比较3组SOD、M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OD、MDA与骨折愈合进度的相关性。结果:40例四肢骨折患者经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其中30例放射性浓聚连续性通过骨折线并跨越骨折两端,SPECT/CT融合图像判断12周愈合组和16周愈合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准确率为85.71%(30/35);12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和延迟愈合组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3,F=53.344;P<0.05);12周愈合组SOD水平明显高于16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明显高于延迟愈合组,12周愈合组MDA水平明显低于16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明显低于延迟愈合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SOD、MDA均存在相关性(r=-0.324,r=0.612;P<0.05)。结论: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为评价四肢骨折愈合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骨折愈合程度与氧化应激指标存在相关性,可结合氧化应激指标综合进行四肢骨折愈合情况的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 四肢骨折 愈合情况 氧化应激水平
下载PDF
肩锁韧带联合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对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卫峰 吴继云 +1 位作者 贾军 陈伟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肩锁韧带联合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对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医院就诊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改良双TightR... 目的探讨肩锁韧带联合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对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医院就诊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和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肩锁韧带治疗)。比较两组相关康复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肩锁韧带联合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安全性 改良双TightRope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 肩锁韧带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万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7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组(AFPF... 目的:比较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7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组(AFPFR组,n=37)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组(RAPF组,n=37)。分别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对AFPFR组患者与RAPF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RAPF组患者相比,AFPFR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相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促进骨折骨愈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谢加舒 刘卫峰 朱桃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488-492,共5页
骨折后的愈合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骨折患者骨愈合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中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激活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折后的愈合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骨折患者骨愈合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中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激活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OPG/RANKL)信号通路,调节成骨基因表达产物,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抑制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信号通路等多途径促使骨愈合。总结了穿心莲内酯促进骨折骨愈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希望为穿心莲内酯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骨愈合 成骨细胞增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许沛荣 肖俊 +5 位作者 朱锋 韩旭 武鹏 李新武 姚建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4例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5.0±12.1)min,术中出血量(210....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4例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5.0±12.1)min,术中出血量(210.0±12.8)ml,术后引流量(54.0±12.5)ml。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8~12)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2.4±0.4)分。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拆除内固定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未丢失。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3±2.1)分。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不需要对椎旁肌进行剥离,使椎旁软组织损伤减轻,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可保护脊柱结构及多裂肌的神经支配,减轻肌肉水肿,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Omnispan缝合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晖 华国军 +2 位作者 王星亮 樊嵘 张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2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采用Omnispan系统全内缝合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1采用关节镜下Omnispan缝合技术治疗的28例半月板损伤,5例内侧半月板体部合并半月板前角损伤者采用缝合钩和双针由内向外缝合,...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采用Omnispan系统全内缝合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1采用关节镜下Omnispan缝合技术治疗的28例半月板损伤,5例内侧半月板体部合并半月板前角损伤者采用缝合钩和双针由内向外缝合,5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时采用自体半束腓骨长肌腱和(或)腘绳肌腱单束解剖重建交叉韧带。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13~24)个月。术后6个月根据Barrett等标准评估24例半月板达到临床愈合,Mcmurry征均为阴性;4例肥胖患者MRI发现多个Ⅲ级半月板损伤信号。末次随访时22例完全无痛,6例活动时轻度疼痛,20例恢复伤前运动和劳动能力。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Omnispan系统全内缝合技术能够有效缝合多种类型的半月板损伤,并持续维持半月板的稳定性,进而缓解半月板损伤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缝合 关节镜 Omnispan系统 全内缝合技术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治疗与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沛荣 金根洋 +4 位作者 朱锋 刘锦 韩旭 李新武 肖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12—2016-12收治的Logsplitter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66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受伤原因以及受伤程度进行分析,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12—2016-12收治的Logsplitter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66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受伤原因以及受伤程度进行分析,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切口愈合时间由长到短为:切口愈合时间由长到短分别为开放性损伤>联合切口>单切口>闭合性损伤;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时间(21.67±2.42)周。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关节疼痛伴间歇变窄。结论Logsplitter损伤类型较多,在治疗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以及切口位置,进而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Logsplitter 损伤 分析
原文传递
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和单膝置换术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晓晖 周敏 +2 位作者 朱建平 蔡福金 储旭东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7-968,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双膝同期关节置换和单膝置换手术的相关因素,评价双膝同期置换手术价值。方法比较24例双膝置换(A组)和36例单膝置换(B组)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变量,术后3d体温、术后总引流量、不良反应、并发症、... 目的通过比较双膝同期关节置换和单膝置换手术的相关因素,评价双膝同期置换手术价值。方法比较24例双膝置换(A组)和36例单膝置换(B组)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变量,术后3d体温、术后总引流量、不良反应、并发症、手术费用以及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体温、术后3个月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单膝费用低于B组,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变量以及总引流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中3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应激性溃疡;B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膝同期关节置换手术经济、高效,但是手术创伤大,需要结合患者全身情况慎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效果观察
11
作者 朱永生 孙振中 +1 位作者 汪建良 徐耀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胸、腰椎椎间盘突出症35例,脊柱外伤10例,脊柱肿瘤8例,脊柱结核... 目的评价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胸、腰椎椎间盘突出症35例,脊柱外伤10例,脊柱肿瘤8例,脊柱结核7例;利用疼痛评分、影像学指标和神经功能评分等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50±1.00)分]较术前[(7.90±0.90)分]降低(P<0.05),伤椎Cobb角[(5.08±1.22)°]较术前[(29.12±3.01)°]减小(P<0.05),伤椎前缘、后缘压缩率[(9.67±2.89)%、(10.34±3.01)%]较术前[(55.75±4.99)%、(44.03±5.22)%]减少(P<0.05),椎管狭窄率[(10.14±2.69)%]较术前[(60.98±20.21)%]降低(P<0.05);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bb角度数、以及椎管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无改善,其余患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P<0.05)。结论胸腰椎疾病经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后可减轻疼痛,影像学指标及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疾病 钉棒系统 前后一体固定技术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