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
19
1
作者
张水林
朱云霞
糜祖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06-508,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 373例男性精液标本 ,以及其中 6 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 373例男性精液标本 ,以及其中 6 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技术进行Gv检测。 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为 4 4 .2 % ,阳性者配偶阳性率达 87.3%。 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较高 ,Gv可经性生活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阴道加德纳菌
精液
分子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男性精液携带阴道加德纳菌对配偶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水林
糜祖煌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6-447,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男性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Gv)与配偶之间的互感率。方法:取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阴道分泌物进行Gv套式PCR法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02例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中,共检出Gv阳性者89例,阳性率为87.3%。结论:Gv是性接...
目的:进一步了解男性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Gv)与配偶之间的互感率。方法:取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阴道分泌物进行Gv套式PCR法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02例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中,共检出Gv阳性者89例,阳性率为87.3%。结论:Gv是性接触传播的病原生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液
配偶
阴道加德纳菌(Gv)
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育夫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加德纳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水林
朱云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精液
阴道加德纳菌
感染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191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水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
治疗
尖锐湿疣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傅旭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144例C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微波治疗及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的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144例C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微波治疗及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的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CA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
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列腺素E_1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洪华
马超龙
赵永平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模型(以扭转后复位为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2只。A、B、C组分别为对照、治疗和非治疗组。所有大鼠在手术...
目的初步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模型(以扭转后复位为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2只。A、B、C组分别为对照、治疗和非治疗组。所有大鼠在手术45d后处死,取睾丸组织,肉眼观察其形态,称其重量(计算脏器系数),放入固定液以备行常规HE染色后镜下观察睾丸的病理改变,并在图像分析系统下测量精曲小管的直径,并对所有结果利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肉眼观察形态:B组与A组相比差别不明显,B组与C组比较差别显著;(2)镜下观察形态:B组与A组相比差别不明显,B组与C组比较差别显著;(3)脏器系数比较:B组与A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差别显著(P<0.05);(4)精曲小管直径比较:B组与A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PGE1有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病理改变,可以运用于临床上治疗睾丸扭转复位后和睾丸移植术后,对睾丸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理功能
睾丸/病理生理学
大鼠
原文传递
女性Uu与Gv感染对配偶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水林
杨岚
臧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001-4001,共1页
解脲脲支原体(Uu)、阴道加德纳菌(Gv)是生殖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前者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后者则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主要致病菌育龄夫妇感染Uu后,不但可引起泌尿生殖道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而且还...
解脲脲支原体(Uu)、阴道加德纳菌(Gv)是生殖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前者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后者则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主要致病菌育龄夫妇感染Uu后,不但可引起泌尿生殖道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而且还可导致不孕不育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Uu、Gv作为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解脲脲支原体
阴道加德纳菌
感染
配偶
互感率
原文传递
题名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
19
1
作者
张水林
朱云霞
糜祖煌
机构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无锡市
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06-508,共3页
文摘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 373例男性精液标本 ,以及其中 6 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技术进行Gv检测。 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为 4 4 .2 % ,阳性者配偶阳性率达 87.3%。 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较高 ,Gv可经性生活传播。
关键词
男性不育
阴道加德纳菌
精液
分子检测
Keywords
male infertility
Gardnerella vaginalis
semen
molecular detection
分类号
R698.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男性精液携带阴道加德纳菌对配偶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水林
糜祖煌
机构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无锡市
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
出处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6-447,共2页
文摘
目的:进一步了解男性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Gv)与配偶之间的互感率。方法:取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阴道分泌物进行Gv套式PCR法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02例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中,共检出Gv阳性者89例,阳性率为87.3%。结论:Gv是性接触传播的病原生物之一。
关键词
男性精液
配偶
阴道加德纳菌(Gv)
感染
分类号
R691.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育夫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加德纳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水林
朱云霞
机构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出处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精液
阴道加德纳菌
感染
分析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191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水林
机构
江苏省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出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
治疗
尖锐湿疣
临床分析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傅旭峰
机构
江苏省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4期25-2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144例C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微波治疗及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的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CA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波治疗
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疗效
Keywords
Microwave treatment
Fluorine uracil
Condyloma
Efficacy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列腺素E_1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洪华
马超龙
赵永平
机构
江苏省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昆明医学
院
第一附属医
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
院
出处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48,共5页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模型(以扭转后复位为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2只。A、B、C组分别为对照、治疗和非治疗组。所有大鼠在手术45d后处死,取睾丸组织,肉眼观察其形态,称其重量(计算脏器系数),放入固定液以备行常规HE染色后镜下观察睾丸的病理改变,并在图像分析系统下测量精曲小管的直径,并对所有结果利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肉眼观察形态:B组与A组相比差别不明显,B组与C组比较差别显著;(2)镜下观察形态:B组与A组相比差别不明显,B组与C组比较差别显著;(3)脏器系数比较:B组与A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差别显著(P<0.05);(4)精曲小管直径比较:B组与A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PGE1有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病理改变,可以运用于临床上治疗睾丸扭转复位后和睾丸移植术后,对睾丸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理功能
睾丸/病理生理学
大鼠
Keywords
PGE1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testis/physiopathology
rat
分类号
R697.2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女性Uu与Gv感染对配偶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水林
杨岚
臧嘉
机构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001-4001,共1页
文摘
解脲脲支原体(Uu)、阴道加德纳菌(Gv)是生殖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前者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后者则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主要致病菌育龄夫妇感染Uu后,不但可引起泌尿生殖道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而且还可导致不孕不育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Uu、Gv作为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关键词
女性
解脲脲支原体
阴道加德纳菌
感染
配偶
互感率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
张水林
朱云霞
糜祖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男性精液携带阴道加德纳菌对配偶的影响
张水林
糜祖煌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育夫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加德纳菌感染分析
张水林
朱云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191例临床分析
张水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波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傅旭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前列腺素E_1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后的影响
王洪华
马超龙
赵永平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
3
原文传递
7
女性Uu与Gv感染对配偶的影响
张水林
杨岚
臧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