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信息系统在骨科首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钱聪 桑建英 傅育红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骨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16例新入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8例。实验组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照组使用纸质版书写风险评估和护理记录,其他步骤两组相同。结果:实验组...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骨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16例新入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8例。实验组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照组使用纸质版书写风险评估和护理记录,其他步骤两组相同。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评估错误例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评估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风险评估和护理记录书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骨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评估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骨科
下载PDF
复合夹板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和医护配合研究
2
作者 施玲玲 沈奕雯 +2 位作者 殷渠东 李鑫 魏长宝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夹板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和医护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9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自主设计的复合夹板固定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2~79岁,平均56.9岁。护士配合... 目的探讨复合夹板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和医护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9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自主设计的复合夹板固定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2~79岁,平均56.9岁。护士配合医师实施骨折复位和复合夹板固定,以及牵引期间密切观察和指导患者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牵引装置并观察治疗效果。采用Lidstr9m影像学分级评价骨折移位,采用Cooney评分和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分别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结果固定后1周肿胀评分(2.1±0.5)分。6例(24%)发生骨折再移位,与牵引带和夹板发生松弛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置有关。其中2例再次整复达Lidstr9m满意标准,1例未整复者继续夹板固定,另3例未达满意标准者改为手术治疗(手术率12%)。随访6~12个月,平均8.1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8周,平均5.9周,无局部皮肤压疮和神经压迫症状。末次随访,桡骨高度(9.0±1.3)mm,掌倾角(8.0±3.1)°,尺偏角(22.3±2.2)°,掌屈度(41.4±11.0)°,背伸度(36.1±8.9)°,桡侧倾斜度(23.1±10.0)°,尺侧倾斜度(27.0±5.2)°,旋前(70.4±7.5)°,旋后(71.5±9.6)°,手握力达对侧(77.7±6.0)%,VAS(0.6±0.6)分,Cooney评分(87.9±8.6)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8%,PRWE评分(18.7±3.1)分。结论复合夹板固定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短缩移位率和手术率较低,使用安全;保持牵引带适当张力和指导患者学会正确使用牵引装置的护理工作,对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非手术治疗 复合夹板 纵向牵引力 疗效
下载PDF
某院参与等级医院评审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傅育红 钱聪 《中国农村卫生》 2022年第5期49-51,共3页
本文依据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五大管理要素和层级管理理论,从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的不同角度,从动员与部署、学习与培训、自查与整改、督导自评与持续改进等4个推进阶段,探索医院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的团队建设要点及方法,系统管... 本文依据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五大管理要素和层级管理理论,从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的不同角度,从动员与部署、学习与培训、自查与整改、督导自评与持续改进等4个推进阶段,探索医院等级评审准备工作的团队建设要点及方法,系统管理与条款落实相结合的工作要点,力求发挥团队作用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实现医院等级评审目标。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能够推动医院的团队建设,提高执行力,从而推动医院全员树立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医院 评审 团队建设
下载PDF
骨科晨晚间系统化护理查房在护理质控中的作用
4
作者 马玲 郭玲 朱丽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晨晚间系统化护理查房在骨科护理质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与2010年每季度骨科患者20例,2009年80例为对照组,2010年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晨晚间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晨晚间护理查房,对2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 目的:探讨晨晚间系统化护理查房在骨科护理质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与2010年每季度骨科患者20例,2009年80例为对照组,2010年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晨晚间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晨晚间护理查房,对2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用药知晓率、健康教育掌握率、主动功能锻炼率、住院及出院患者护理满意率等相关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用药知晓率、健康教育掌握率、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率、住院患者和出院患者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晨晚间系统化护理查房在改善骨科护理质控中起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法学研究 护理查房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实施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锦伟 黄强 +13 位作者 马信龙 吴新宝 张长青 金群华 许鹏 肖涟波 芮永军 陈海啸 兰玉平 石波 王谦 刘婷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国内外学者对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而其能够成功实施与推广有赖于自上而下管理制度的建立。本文在总结我国2019—2022年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医院的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国内外学者对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而其能够成功实施与推广有赖于自上而下管理制度的建立。本文在总结我国2019—2022年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医院的管理经验,系统阐述了医院骨科加速康复的实施条件、医院组织架构与职责、医院骨科加速康复的实施与管理,旨在为骨科加速康复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医院管理 医疗质量 医疗效率
下载PDF
医院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加速康复管理流程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强 谢锦伟 +13 位作者 马信龙 吴新宝 张长青 金群华 许鹏 肖涟波 芮永军 陈海啸 兰玉平 石波 王谦 刘婷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自兴起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国内骨科学界的探索也有十余年,众多学者已对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施后的效果评价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总结。如何将患者从门诊接诊、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康复与随访等各个环节...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自兴起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国内骨科学界的探索也有十余年,众多学者已对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施后的效果评价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总结。如何将患者从门诊接诊、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康复与随访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达到医师、护士、技师、患者、管理人员心中有数,使管理流程能够顺利实施,是众多学者及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骨科加速康复为切入点,对医院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医院管理 择期手术 流程管理
下载PDF
Mini-CEX联合翻转课堂在小儿骨科年轻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7
作者 惠涛涛 林伟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217-0221,共5页
探讨Mini-CEX联合翻转课堂在小儿骨科年轻医师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骨科医师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28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小儿骨科医师新职工、规培... 探讨Mini-CEX联合翻转课堂在小儿骨科年轻医师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骨科医师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28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小儿骨科医师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小儿骨科医师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1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Mini-CEX联合翻转课堂教学,然后评估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理论知识(分)、操作技能(分)以及综合能力成绩。结果 与带教前相比,观察组新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进修生带教后Mini-CEX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水平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CEX联合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儿骨科年轻医师的临床带教,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小儿骨科年轻医师临床思维的建立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提高,有效提高科室及医院临床带教水平,值得临床带教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翻转课堂 小儿骨科 带教
下载PDF
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邵牧 罗俊浩 +5 位作者 吴永伟 刘彬 王超 孙振中 芮永军 殷渠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0年5月本院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58例,按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外固定组(传统组,40例)和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组(结合组,18例),两组... 目的探讨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0年5月本院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58例,按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外固定组(传统组,40例)和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组(结合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缺损长度、类型、合并伤、手术次数、骨搬运术前邻近关节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二组切口和骨愈合、外固定时间、愈合指数、下肢功能、并发症、身体和精神健康等情况,采用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方法评价骨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按Paley标准将Ilizarov术后并发症分为主要和次要并发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理功能(PCS)和精神健康质量(MCS)。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5个月。结合组的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次要并发症和MCS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延长指数、下肢功能恢复和PCS,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可避免对位不良和畸形愈合,明显减少外固定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精神心理健康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缺损 骨搬运 髓内钉 并发症
下载PDF
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鑫 殷渠东 +4 位作者 韦旭明 杨澔侠 陆尧 刘军 芮永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86,489,共7页
目的探讨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阐明本牵引夹板治疗原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保守治疗70例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夹板固定,35例)和对照组(石膏固定,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 目的探讨特制牵引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阐明本牵引夹板治疗原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保守治疗70例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牵引夹板固定,35例)和对照组(石膏固定,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固定时机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再移位、不可接受移位和手术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和外固定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2.2个月,末次随访,实验组桡骨高度和尺偏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掌倾角、尺桡侧倾范围、腕屈伸范围、旋转范围、手握力、VAS、自行评估量表评分(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和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牵引夹板较石膏固定能更好维持桡骨远端骨折位置和桡骨高度,减少再移位和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 石膏 牵引夹板 纵向牵引
下载PDF
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印飞 孙振中 +5 位作者 殷渠东 顾三军 马运宏 宋升 刘宇 刘军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 :分析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开放骨折1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18~61岁,平均39.2岁,均为单侧。根据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44例,Ⅲa型27例,Ⅲb... 目的 :分析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开放骨折1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18~61岁,平均39.2岁,均为单侧。根据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44例,Ⅲa型27例,Ⅲb例56例,Ⅲc例9例。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固定方式、术后引流、清创是否彻底等相关资料,对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诸因素与术区感染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并将显著相关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4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病例22例,感染率15.6%。固定方式、清创是否彻底、基础疾病、术后引流与术后术区感染有明确相关性(P〈0.05),相关程度依次升高,OR值分别为2.451、3.164、3.414、5.117。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及充分引流是预防术后术区感染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 骨折 开放性 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疗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辉 许亚军 +2 位作者 陈政 韦旭明 殷渠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3,共5页
目的评价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35例,其中采用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15例设为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法植骨或ILIZAROV技术治疗20例设为对照组。比... 目的评价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35例,其中采用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15例设为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法植骨或ILIZAROV技术治疗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骨愈合分级、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和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获12~48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缺损均愈合。试验组的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愈合分级、临近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方法简便,愈合较快,愈合率高,并发症少,但也有适应证等方面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性骨缺损 植骨 包裹植骨 游离皮质骨块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金磊 胡柯嘉 +3 位作者 吴永伟 芮永军 陆尧 孔友谊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的MR、CT、SPECT和X线平片4种影像学检查的成本效益比,寻找较好的成本效益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82例129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ARCO I^II期)成...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的MR、CT、SPECT和X线平片4种影像学检查的成本效益比,寻找较好的成本效益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82例129髋随访和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早期(ARCO I^II期)成人FHN病人的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X线平片检查。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 A),对4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效率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正确检出费用(cost of accurate diagnosis,CAD)。结果: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期诊断成人FHN的检出费用最低的是X线平片,对于X线平片确诊组和诊断可疑组,MRI检出费用并无太大变化,而CT费用最低;对于X线平片诊断阴性组,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且诊断费用也最低。结论:X线适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筛选,而MRI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综合比较高于CT和SPECT,而且应当作为X线诊断阴性的可疑股骨头坏死患者进一步诊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44例感染性骨缺损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子红 冯德宏 +1 位作者 徐可林 殷渠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4162-4167,共6页
背景:临床中发现,诱导膜包裹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诱导膜包裹植骨技术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4例应用诱导膜包裹植骨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4-6... 背景:临床中发现,诱导膜包裹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诱导膜包裹植骨技术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4例应用诱导膜包裹植骨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4-69岁,随访时间15-51个月,观察骨水泥填塞物成型方式、制作质量、诱导膜形成质量、负载抗生素浓度、切口愈合、骨愈合、并发症和临近关节活动度恢复等情况。结果与结论:(1)填塞物体内成型23例,体外成型21例;骨水泥填塞物制作质量优14例,良17例,差13例;诱导膜完整22例,少许缺损13例,较多缺损9例;负载低度浓度万古霉素19例,负载中度浓度万古霉素25例;导致诱导膜缺损者为填塞物制作质量差,形成的诱导膜无法包裹植骨材料(13例),以及填塞物体内成型致填塞物与断端连接过紧,需用暴力咬除致诱导膜损伤性缺损(9例);(2)临床愈合时间3-16个月,平均5.9个月;患者应用诱导膜技术至骨愈合平均手术次数2.4次;(3)共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8例是发生在诱导膜技术应用前2年;第一阶段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1例切口裂开、表浅感染,1例深部感染,1例皮瓣部分坏死;第二阶段术后并发症8例,包括2例骨不愈合、5例感染复发、1例畸形愈合;(4)末次随访,临近关节活动度恢复优24例、良1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0%;(5)结果表明诱导膜技术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存在学习曲线,术者应掌握手术技巧,尤其是填塞物制作技巧,才能避免手术失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诱导膜技术 骨缺损 并发症 手术失误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右髂前上棘骨折后骨痂压迫致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印飞 孙振中 +2 位作者 顾三军 李海峰 刘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5-725,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 患者,男,60岁。因右髋部外伤5月后大腿外侧局部麻木疼痛不适入院。体检:右髂前上棘外下1cm处压痛阳性,右大腿前外侧区域局部麻木(图1A),感觉S2,Tinel征阳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膝反射、踝反射存在。X线提示:右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图1B)。肌电图提示右股外侧皮神经严重损害。在腰麻下行右股前外侧皮神经探查修复术,术中见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出口处改变走行,横向走行,神经远端卡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块骨痂中(图1C),给予游离,断端直接缝合,并于腹股沟出口处及髂胫束出口处充分松解神经(图1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右大腿前外侧感觉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神经卡压综合症 股外侧皮神经 骨痂 骨折后 腹股沟韧带 压迫 术后切口愈合
下载PDF
附加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子红 程力 +1 位作者 孙振中 殷渠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235-235,共1页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附加钢板治疗17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疗效优良,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髓内钉 钢板 骨不连
下载PDF
切开取骨部位合理性选择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子红 冯德宏 殷渠东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常用取骨部位切开取骨的数量、成分和并发症情况,为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在髂前或髂后或胫骨近端以切开方式行游离骨移植且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取骨量的113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13~69岁,... 目的探讨常用取骨部位切开取骨的数量、成分和并发症情况,为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在髂前或髂后或胫骨近端以切开方式行游离骨移植且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取骨量的113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13~69岁,平均35.3岁。根据量杯中水体积变化测量所取骨的体积。记录术后取骨区并发症情况,局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结果取骨量髂后为(27.19±2.18)cc,胫骨近端为(21.66±2.07)cc,髂前为(18.18±1.76)c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骨取骨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各占约50%,胫骨近端取骨几乎全为松质骨。髂前区发生并发症14例,髂后7例,胫骨近端3例,仅胫骨近端与髂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痛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但髂前区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结论髂后和胫骨近端取骨量较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需要较多自体骨移植者,应作为首选部位,而髂前取骨的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推荐常规采用;对于完全需要松质骨移植者,首选胫骨近端取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髂骨 胫骨近端 取骨数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Pubmed数据库文献挖掘的近5年脑机交互研究热点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磊 胡柯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调查有关脑机交互(brain-machine Interfaces,BCI)研究的医学文献,得出近期脑机交互研究热点。方法:应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开发的Pubmed数据库进行近5年有关脑机交互的文献检索,应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 目的:调查有关脑机交互(brain-machine Interfaces,BCI)研究的医学文献,得出近期脑机交互研究热点。方法:应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开发的Pubmed数据库进行近5年有关脑机交互的文献检索,应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进行文献计量分析,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脑机交互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绘制树状图,总结得出了3大类研究热点:1)非侵入式的脑机交互信号获取和解码;2)侵入式获取信号的脑机交互研究;3)脑机交互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研究。结论:脑机交互技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但仍需更方便、有效、安全的信号提取及转化技术,以求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交互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研究热点 脑卒中康复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萎缩区椎体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表型鉴定
18
作者 刘学光 邱 勇 +2 位作者 孙振中 钱邦平 王守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4年第46期7396-7400,共5页
背景:以往主要是针对肋软骨、关节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等透明软骨进行研究,而对人椎体终板软骨的体外培养尚不多见。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萎缩区椎体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并对其生物学特性... 背景:以往主要是针对肋软骨、关节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等透明软骨进行研究,而对人椎体终板软骨的体外培养尚不多见。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萎缩区椎体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方法:对术中取得的7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区椎体终板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细胞传代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描绘第2代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培养2周后周围开始有软骨细胞爬出,再经1周左右可以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软骨细胞逐渐由多角形、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变为梭形,折光性下降。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核周围被染成棕褐色。MTT比色法检测显示,第2代终板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倒"S"形,在第4-7天进入快速增殖期,细胞呈对数生长;到第8-13天达平台期,细胞增殖停止;从第14天开始出现生长抑制。结果显示采用两步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能够培养出纯度高,活性好的终板软骨细胞。第2代终板软骨细胞在第4-7天活力最好,增殖力旺盛,可以作为研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的观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细胞 神经纤维瘤病 细胞培养 终板 表型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短缩畸形的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三军 韩庆海 +6 位作者 韩义连 赵殿钊 韩礼魁 刘利民 马永涛 彭爱民 张庆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股骨短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36例(观察组),采用单纯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股骨短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36例(观察组),采用单纯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25例(对照组)。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骨延长相关参数(速度、长度)、外固定佩戴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5~4.5(2.5±2.0)年的随访。两组骨延长长度和延长速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固定佩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再骨折、畸形、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严重针道感染7例9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股骨短缩畸形,能减少股骨穿针,缩短外固定器佩戴时间,增加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尽早行关节功能锻炼,且能减少关节僵硬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短缩畸形 ILIZAROV外固定器 髓内钉 股骨延长
下载PDF
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莫兰 郭玲 +4 位作者 傅育红 王骏 杨维翔 俞君 李惠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1名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镜像治...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1名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镜像治疗。评价患者断指的感觉功能和手功能的主观状态。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再植指两点辨别觉平均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3个月,试验组MHQ总分、手部总体功能、日常活动情况、工作情况、外观及满意情况5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疼痛维度的得分较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便于临床应用,有利于改善断指再植患者手感觉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提高断指再植患者的手部功能主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镜像疗法 康复护理 手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