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灵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
1
作者 郭寿南 郭卉 +1 位作者 陆忠华 严桐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究五灵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3家医疗机构收治的26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未入组,纳入病例2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究五灵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3家医疗机构收治的26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未入组,纳入病例2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试验组予以五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右肋胀痛、周身困重、腹胀嗳气、倦怠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五灵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脂与肝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灵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肝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变化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岩 颜学兵 +1 位作者 陆忠华 季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危险因素(MRF)种类与晚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肝穿刺...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危险因素(MRF)种类与晚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肝穿刺活检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5%的515例脂肪变性肝病(SLD)患者。513例(有2例分别不符合NAFLD和MAFLD诊断,被归为其他特定原因的SLD,不参与分组)SLD患者分为3组:MASLD组(n=275)、合并组(MASLD合并其他肝病,n=216)和隐源性SLD组(n=22)。比较不同组SLD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晚期肝纤维化的差异。其次比较合并不同种类MRF的MASL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晚期肝纤维化的差异,分析MASLD患者合并晚期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影响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515例SLD患者中,NAFLD 297例(57.7%)(22例隐源性SLD,275例MASLD),MAFLD 467例(90.7%)(216例被诊断为和其他病因共存的MASLD)。3组间性别、BMI、GGT、TG、CHOL、LDL-C、HDL-C、FPG、NFS、FIB-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MASLD组、隐源性SLD组相比,合并组患者晚期肝纤维化(F3~4)占比最高(P<0.001)。随着MRF种类的增加,患者年龄更大,更有可能是女性,更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并具有更高的代谢相关参数水平,包括BMI、血脂和血糖水平(P值均<0.05)。MASLD患者随MRF种类的增加,无创纤维化评分(NFS、FIB-4)更高,合并晚期纤维化(F3~4)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622,95%CI:1.091~6.300,P=0.031)和MRF种类增加(OR=1.876,95%CI:1.194~2.947,P=0.006)均为MASLD伴严重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的MASLD定义基于MRF的阳性识别,重新分类的人群少于MAFLD定义的人群,与NAFLD定义的人群差异较小。此外,年龄≥50岁以及MRF种类的增加均为MASLD合并晚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刘珊珊 陆忠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0-945,共6页
目的分析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137例ALT水平正常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计数资料... 目的分析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137例ALT水平正常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ra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LT水平<20 U/L、20~29 U/L、30~40 U/L患者中分别有57.4%、53.4%、75%具有显著炎症坏死(≥G2),63.8%、62.1%、75%具有显著纤维化(≥S2)。HBeAg阳性/阴性、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DNA、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RNA在炎症活动程度分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8、6.911、7.946,P值均<0.05);HBeAg阳性/阴性、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RNA在纤维化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96、10.874,P值均<0.05)。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r_(s)=0.024,P=0.785;r_(s)=0.039,P=0.652),与血清HBV RNA存在显著相关性(r_(s)=0.222,P=0.009;r_(s)=0.187,P=0.029)。多因素分析提示HBeAg阳性是CHB患者肝脏发生炎症坏死(OR=−0.302,95%CI:−1.160~0.386,P=0.002)及纤维化(OR=−0.387,95%CI:−1.160~0.386,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T水平正常的CHB患者的肝脏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炎症坏死及纤维化,HBeAg阳性是这类患者肝脏组织出现显著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转氨酶 HBV DNA HBV RNA 病理学
下载PDF
美他多辛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弘 汪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美他多辛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他多辛;疗程均为4周。检测2组... 目的探讨美他多辛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他多辛;疗程均为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谷酰转肽酶(GGT)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美他多辛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他多辛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性肝病
下载PDF
FibroScan评估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微 《肝脏》 2016年第9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FibroScan)在评估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6 0例 酒精性肝病患者采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获得FibroScan弹性值(F S值),同时对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 FS...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FibroScan)在评估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6 0例 酒精性肝病患者采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获得FibroScan弹性值(F S值),同时对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 FS值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teristic,ROC)曲线评 估 FibroScan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SO?S 4的 F S值分别为SO (5 .3 1± 1 .0 6 ) kPa、 S1: (7. 91±2. 81) kPa、 S2: (9. 81±3.39) kPa、 S3: (14. 66±4. 31) kPa、 S4: (19. 81±6. 02) kPaD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 3 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性(r = 0 .7 0 6, P〈 0 .0 5 ).肝纤维化程度≥S 1、 ≥S 2 、≥ S3和 S4 的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3、 0. 87K0. 90 6和 0. 919.结论 Fibroscan作为一种无创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定 量评估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脂质代谢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单悦 徐剑媛 邱源旺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被认为是一种“代谢病毒”,影响肝脏的多种代谢途径,其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近来受到广泛关注。脂质代谢途径不仅参与了乙型肝炎的病理过程,而且还参与了HBV相关疾病如肝细胞癌和肝脏脂肪变性。此外,...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被认为是一种“代谢病毒”,影响肝脏的多种代谢途径,其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近来受到广泛关注。脂质代谢途径不仅参与了乙型肝炎的病理过程,而且还参与了HBV相关疾病如肝细胞癌和肝脏脂肪变性。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潜在的靶点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强某些与脂质代谢相关的蛋白质或代谢物来抑制HBV的复制或表达。为了更清楚地了解HBV影响肝脏脂质代谢途径及其发病机制,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有关HBV感染与肝脏脂质代谢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和观点,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脂代谢 肝脏脂肪变性 代谢紊乱 代谢信号通路 核因子 胆汁酸代谢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杭源 朱银芳 +3 位作者 华忠 徐淑凡 过小叶 姚上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45,148,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42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n=21)给予保肝、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n=21)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疗程48周。...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42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n=21)给予保肝、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n=21)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疗程4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Child-Pugh评分、血生化指标、HCV-RNA(hepatitis C virus-RNA)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65.0%患者乏力消失,62.5%患者腹胀消失,50%患者腹水消失Child-Pugh评分由治疗前的(9.7±1.4)分降至治疗后的(8.3±0.7)分,观察组85.7%患者乏力消失,87.5%患者腹胀消失,88.3%患者腹水消失Child-Pugh评分由治疗前的(9.8±1.6)分降至治疗后的(5.7±0.6)分,2组临床症状改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CV-RNA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HCV-RN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降低HCV-RNA水平,延缓肝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胸腺肽Α1 失代偿 肝硬化 抗病毒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病毒基因型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栋 汤琴 朱银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66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HBV基因型检测,比较B、C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66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HBV基因型检测,比较B、C基因型感染者之间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HBV特异性CTL水平、HBV DNA水平和肝功能的差别。结果 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基因型44例(66.67%),B基因型21例(31.82%),B、C混合型1例(1.52%),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t=12.07,P<0.01),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t=13.54,P<0.01),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t=7.46,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t=2.54,P<0.05),TBi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t=3.12,P<0.01)。结论与乙型肝炎肝硬化B基因型感染者相比较,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较高,导致HBV特异性CTL水平较低,引起HBV DNA水平较高,肝功能损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DN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后细胞免疫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茵 华忠 +2 位作者 俞萍 戴亚萍 蒯守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CHB)患者后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HBV特异...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CHB)患者后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72周后HBV-DNA水平下降,血清IL-21水平、外周血HBV特异性CTL和Tfh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HBV-DNA转阴组和HBe Ag转阴组中血清IL-21水平、外周血HBV特异性CTL、Tfh水平高于未转阴组(P<0.05),而HBV-DNA转阴组和HBe Ag转阴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CHB可提高血清IL-21、HBV特异性CTL及Tfh水平,该变化可能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性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HBV-DNA水平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 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联合静脉化疗对PTEN通路和Wnt通路介导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杭源 陈卫 吴鸣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联合静脉化疗对PTEN通路、Wnt通路介导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接受LRFA联合静脉化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联合静脉化疗对PTEN通路、Wnt通路介导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接受LRFA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静脉化疗。术后1周取两组患者的肝脏病灶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其中PTEN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 RNA表达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组织PTEN通路相关基因PTEN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组织Wnt通路相关基因β-链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γ-谷胺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FA联合静脉化疗可通过PTEN通路、Wnt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 静脉化疗 PTEN通路 WNT通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俊 陈卫 +1 位作者 陆忠华 周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 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RFA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TL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原发性肝...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 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RFA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TL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TL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1.9±13.8%、33.3±5.0%、10.3±4.9%、4.4±1.3%和1.4±0.6,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75.7±12.3%、41.1±10.1%、19.7±5.8%、16.7±8.2%、1.7±0.6,P<0.05);CD8+T细胞的比例为25.5±5.1%,高于健康人(21.7±6.7%,P<0.05);RFA治疗后1周和2周,CD3+T细胞(72.1±9.8%、73.3±7.3%)、CD4+T细胞(39.6±10.9%、39.0±10.0%)、CTL细胞(14.8±9.6%、12.3±7.4%)、NK细胞(11.1±4.9%、12.8±8.1%)均较治疗前上升,而CD8+T细胞(22.6±5.8%、22.0±9.6%)比例下降,CD4+/CD8+比值(1.7±0.8、1.9±0.4)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处于免疫抑制状态,RFA治疗可调节其T细胞亚群的平衡,升高NK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术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彩超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桂红 严志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3期2338-234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治疗的肝硬化且门脉高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60例为A组,肝...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治疗的肝硬化且门脉高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60例为A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60例为B组。另选取同期于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A、B组患者及对照组的门静脉的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及每分钟血流量。分别测量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程度者的胃底静脉、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每个参数测量三次,求平均值。结果 A、B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及每分钟血流量远远大于对照组,而平均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患者的门静脉的血管内径、每分钟血流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A组相比,B组患者门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减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高,胃底静脉、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越大。结论肝硬化的门脉血流速度减慢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临床上测量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流速度有助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门静脉 彩超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病毒疗效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文玺 丁虹 +2 位作者 王新国 张波 金慧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23-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共48 wk,观察单纯CHC组患者及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共48 wk,观察单纯CHC组患者及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阴转情况.结果:治疗前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胆固醇(5.12 mmol/L±0.93 mmol/L vs3.94 mmol/L±0.7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95 mmol/L±0.46 mmol/L vs 3.15 mmol/L±0.34 mmol/L)、甘油三酯(3.75 mmol/L±2.27mmol/L vs 1.89 mmol/L±0.52 mmol/L)、谷丙转氨酶(149.30 U/L±26.13 U/L vs 74.50 U/L±25.4 U/L)、血清胰岛素(5.52 mmol/L±1.33mmol/L vs 5.43 mmol/L±0.71 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1.56 mmol/L±0.62 mmol/L vs1.60 mmol/L±0.61 mmol/L)较单纯CHC组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略下降,治疗后HCV-RNA阴转率(40.74%vs 75.75%)较单纯CHC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HC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下降,其原因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通过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华江 严志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236-1237,124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接受脾切除术的36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过程中抽取患者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脾内静脉血,将其血细胞计数...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周血细胞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接受脾切除术的36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过程中抽取患者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脾内静脉血,将其血细胞计数对比手术前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脾内血细胞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与外周血细胞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WBC、RBC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脾门、脾上极及脾下极部位的PLT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之间的RBC、WBC计数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的PLT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WBC、PLT计数与脾内静脉血细胞计数降低相关,且外周血细胞与脾内血细胞的PLT计数具有相关性,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血细胞计数
下载PDF
医用三氧治疗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肾血流量及腹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美蓉 顾锡炳 陈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27-3529,共3页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肾血流量及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医用三氧治疗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加医用三氧治疗系...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肾血流量及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医用三氧治疗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加医用三氧治疗系统进行治疗,采用基本自血疗法,抽出患者静脉血100 mL,然后与100 mL(35μg/mL)的医用三氧混合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0 d后,治疗组的PRA、AⅡ、ALD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肾血流量较治疗前增加,也较对照组治疗后增加,发生肝肾综合征2例(3.8%),对照组发生肝肾综合征9例(1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14,P<0.05)。治疗组存活32例(61.5%),对照组存活18例(3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1,P<0.05);存活者至出院时腹水消退,治疗组25例(78.1%)多于对照组的8例(44.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82,P<0.05);腹水消退时间,治疗组(30.22±3.21)d,短于对照组的(47.25±9.0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12.1,P<0.01)。结论: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医用三氧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显著,能使患者PRA、AⅡ、ALD下降,增加肾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腹水消退,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医用三氧 肾血流量 腹水 存活率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NT)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d,qd)和阿德福韦酯(10 mg,qd)治疗。两组...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NT)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d,qd)和阿德福韦酯(10 mg,qd)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周和48周收集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评估Child-Pugh评分和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24周和48周时,两组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48周时,两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和病毒学突破。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肝硬化 耐药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的检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宜 严志涵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究凝血指标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肝硬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临床意义,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8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将... 目的探究凝血指标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肝硬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临床意义,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8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观察组分为A、B、C级。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凝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血小板PDW、PLT、MPV、PCT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观察组凝血指标FIB、PT、TT、APTT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各分级比较中,A、B、C级血小板参数逐渐降低,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级比较MPV、PLT、P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级凝血指标中TT、APTT、PT逐渐增大,FIB逐渐降低,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级比较APTT、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人群,肝硬化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均出现异常,同时肝硬化严重程度不同的各项指标均有差异,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下载PDF
中药沐足、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对缓解肝硬化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辛晓燕 杜合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9-180,共2页
肝硬化为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及纤维间隔形成,引起肝脏逐步变形、变硬,继而发展为肝硬化[1,2].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受损、门静脉高压等,在晚期常伴随着消化道出... 肝硬化为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及纤维间隔形成,引起肝脏逐步变形、变硬,继而发展为肝硬化[1,2].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受损、门静脉高压等,在晚期常伴随着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疾病,加重肝硬化患者病情,进一步威胁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增加治疗难度[3].本研究采用中药沐足、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治疗肝硬化患者,并探究其对患者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焦虑情绪 中药沐足 芳香疗法 穴位按摩 慢性进行性疾病 肝细胞坏死 缓解
下载PDF
HC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内HCV RNA及核心蛋白水平表达研究
19
作者 张波 张余芬 《肝脏》 2021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内HCV RNA及核心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4例HC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HCV相关肝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CV RNA与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V RNA及HCV核...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内HCV RNA及核心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4例HC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HCV相关肝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CV RNA与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V RNA及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不同分期、分化程度患者癌组织HCV RNA和HCV核心蛋白阳性率。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V R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HCV相关肝细胞癌癌组织内HCV RNA阳性率与HCV核心蛋白阳性率分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51,P=0.000)。不同病理分期癌组织HCV RNA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HCV RNA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期患者HCV核心蛋白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HCV核心蛋白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HCV RNA及核心蛋白阳性率与HCV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监测HCV RNA含量与HCV核心蛋白有助于HCV相关肝细胞癌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相关肝细胞癌 癌组织 HCV RNA 核心蛋白
下载PDF
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冬 陆忠华 甘建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28-932,共5页
目的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 N)组,分别建立肝... 目的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 N)组,分别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活动,肝功能以及全血Th17、Treg的变化,评价成模效果。并用地塞米松和胸腺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造模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4组:t值分别为-3.95、-3.60、-3.57,P值分别为0.006、0.009、0.009;D-Gal N联合LPS组:t值分别为-10.56、-9.63、-11.82,P值均<0.001)。造模后大鼠外周血Th17均上升、Treg均下降,Th17/Treg失衡。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病理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Th17下降(CCl4组:0.830±0.224 vs 0.580±0.105,t=3.25,P=0.014;D-Gal N联合LPS组:1.301±0.163 vs 0.921±0.141,t=4.12,P=0.004)、Treg上升(CCl4组:0.317±0.076 vs 0.385±0.083,t=-11.13,P<0.001;D-Gal N联合LPS组:0.351±0.110 vs 0.570±0.119,t=-4.06,P=0.005)、Th17/Treg再平衡(CCl4组:2.201±0.556 vs 1.511±0.534,t=3.56,P=0.09;D-Gal N联合LPS组:3.699±0.976 vs 1.619±0.423,t=3.82,P=0.07),胸腺肽干预后Th17上升(CCl4组:1.161±0.219 vs 1.270±0.230,t=-5.74,P=0.001;D-Gal N联合LPS组:0.451±0.095 vs 0.929±0.130,t=-8.61,P<0.001)、Treg下降(CCl4组:0.643±0.100 vs 0.615±0.092,t=2.66,P=0.032;D-Gal N联合LPS组:0.200±0.085 vs 0.161±0.095,t=3.15,P=0.016)、Th17/Treg失衡加剧(CCl4组:1.799±0.625 vs 2.071±0.587,t=-6.47,P<0.001;D-Gal N联合LPS组:2.244±0.634 vs 5.770±1.455,t=-11.72,P<0.001)。结论 CCl4和LPS联合D-Gal N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均未出现死亡,肝组织学及血清生化学变化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Th17/Treg失衡改善,胸腺肽干预后动物模型Th17/Treg失衡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四氯化碳 脂多糖素类 半乳糖胺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