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巧治慢性骨髓炎
1
作者 谢其根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1年第3期29-29,共1页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术后感染所致.病变可波及骨髓、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开放性骨折 介入 急性骨髓炎 周围软组织 治疗不当 术后感染 反复发作
下载PDF
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琼瑶 谢其根 +1 位作者 杨章庚 华燕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超声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肝动脉 栓塞
下载PDF
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章庚 王琼瑶 +3 位作者 刘丽华 谢其根 华燕艳 曹根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在DSA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最接近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 ,应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为栓塞剂 ,栓塞治疗巨大型肝... 目的 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在DSA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最接近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 ,应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为栓塞剂 ,栓塞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 7例。结果  7例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 ,达到瘤内碘油聚集 ,瘤体血供截流的理想栓塞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随访复查瘤体逐渐缩小 ,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适应症广 ,应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供血动脉栓塞 疗效
下载PDF
双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转移性肺癌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章庚 徐同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33-434,共2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和肺动脉灌注 (PAI)相结合的双重动脉灌注 (DAI)化疗对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4 0例转移性肺癌为研究对象 ,其中采用DAI化疗的 2 0例作观察组 ,单纯BAI化疗的 2 0例为对照组 ,两组进行对比观...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和肺动脉灌注 (PAI)相结合的双重动脉灌注 (DAI)化疗对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4 0例转移性肺癌为研究对象 ,其中采用DAI化疗的 2 0例作观察组 ,单纯BAI化疗的 2 0例为对照组 ,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4 5 % ,生活质量改善率为 6 5 % ;对照组分别为 2 0 %、30 %。结论 DAI化疗 ,效果优于单纯BAI化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 肺动脉灌注 双重动脉灌注 转移性肺癌
下载PDF
右旋糖酐铁与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均钧 华燕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铁与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右旋糖酐铁组和蔗糖铁组。所有患者均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给予抗溃疡、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铁与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右旋糖酐铁组和蔗糖铁组。所有患者均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给予抗溃疡、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右旋糖酐铁组患者给予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 m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3次;蔗糖铁注射液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滴注,每周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术后恢复情况(感染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右旋糖酐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相当,但蔗糖铁的安全性优于右旋糖酐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铁 蔗糖铁 胃溃疡穿孔 胃大部切除术 贫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