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5
1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张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0例老年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对象行腹部CT扫描和腹部卧位片检查,其中36例可以站立患者行腹部... 目的探讨和比较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0例老年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对象行腹部CT扫描和腹部卧位片检查,其中36例可以站立患者行腹部立位片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肠梗阻。螺旋CT和腹部立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95.8%vs.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59.7%)比螺旋CT低(P<0.01)。结论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具有不受体位影响,以及易发现梗阻原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X线摄片 老年精神病 肠梗阻
下载PDF
6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图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王德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48-350,36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颅脑CT表现特征。方法对6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门质区缺血、变性,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内软化灶。其中,大脑萎缩20例,...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颅脑CT表现特征。方法对6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门质区缺血、变性,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内软化灶。其中,大脑萎缩20例,小脑萎缩19例,大脑与小脑同时萎缩12例,脑萎缩合并软化灶9例,脑萎缩合并脑门质区缺血、变性.腔隙性脑梗死6例。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颅脯CT表现特征足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h质缺血、变性脱髓鞘改变,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内软化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颅脑CT 精神障碍
下载PDF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CT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镇 夏从羊 +1 位作者 邢曜耀 王德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2166-2168,共3页
目的:提高对多中心型Castleman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CT征象,总结其特征。结果:3例均为多中心分布,病理分型为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2例。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表现轻度强化,延迟期... 目的:提高对多中心型Castleman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CT征象,总结其特征。结果:3例均为多中心分布,病理分型为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2例。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表现轻度强化,延迟期表现为持续强化。结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多病灶性分布,轻度强化及分枝状钙化等征象可提示该病的诊断,确诊需要靠穿刺活检及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淋巴结
下载PDF
5例门静脉瘤的MSCT表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镇 邹真 杨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门静脉瘤(protal vein aneurysm,PVA)以往临床上极为少见,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本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发现的患者有所增加。现收集5例PVA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SCT表现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门静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脑CT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王德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98-500,506,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颅脑平扫CT值与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的特征,为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诊断提供客观数据基础。方法:随机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颅脑平扫CT值与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的特征,为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诊断提供客观数据基础。方法:随机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行头颅CT平扫与增强扫描,比较各脑叶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后CT值递增峰值。结果:①抑郁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分别为(31.56±1.48)HU、(30.65±1.55)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2±1.36)HU、(34.78±1.86)HU(P均<0.01)。②抑郁组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后CT值递增峰值分别为(4.68±0.62)HU、(4.51±0.53)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0.66)HU、(9.69±0.56)HU(P均<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大脑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较正常人低,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较正常人低,这可能是大脑额叶功能损害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脑血流量灌注减少,使得大脑额叶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德阳 夏从羊 冯晓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S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全肾平扫后行皮质期、实质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7个病灶为等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内见低密度影... 目的: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S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全肾平扫后行皮质期、实质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7个病灶为等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内见低密度影。皮质期所有病灶均强化,2个病灶出现"车辐征",5个出现中心瘢痕。实质期所有病灶密度明显低于肾实质,6个病灶强化明显减低。结论:SCT能显示RO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镇 王德阳 邢曜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8-1189,共2页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HCC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在HCC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I-ICC螺旋CT多期扫描...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HCC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在HCC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I-I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CT 多期扫描 边缘强化
下载PDF
8例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邢曜耀 夏从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79-781,共3页
目的分析8例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HA)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特点,以提高该病的CT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上腹部平扫后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PHA患者的CT表现。手术切除标本,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分析8例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HA)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特点,以提高该病的CT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上腹部平扫后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PHA患者的CT表现。手术切除标本,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规显微镜观察。结果 CT平扫8例,5例为巨块型,2例混合型,1例多发结节型。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影,中央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其中4例巨块型低密度内见散在小片状高密度影,1例混合型巨块边缘见高密度结节。动脉期7例周边结节状、不规则强化,其中1例中央亦见点絮状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持续强化,1例病灶始终未见强化。本组9个病灶中5个病灶动脉期及门脉期边缘清晰,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界限如同"刀切样"表现。7个病灶外缘在门脉期发现"假包膜"。结论 PHA的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灶内伴不规则坏死区或是散在出血灶,增强检查呈渐进性充填,中央有坏死区,边缘可见"刀切征"和"假包膜征",通过上述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与复发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邢曜耀 张玲霞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探讨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特点。方法:对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30例(首发组20例,复发组10例)和正常人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并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比较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与正常... 目的:基于磁共振探讨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特点。方法:对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30例(首发组20例,复发组10例)和正常人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检查并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比较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异常脑区以及首发与复发患者脑白质、灰质容量及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双侧额叶、右顶叶、左楔叶、左海马回灰质以及左颞上回白质T1信号强度减低;右扣带回灰质T1信号及白质T1信号强度升高(P<0.01,像素集合>30)。首发组和复发组患者脑白质容量未发现显著差异脑区,但复发组右海马区灰质容量较首发组明显减小(P<0.01,像素集合>30)。与首发组比较,复发组右额中回、左颞中回白质FA值减低(P均<0.01,像素集合>30)。结论:首发与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及右扣带回功能缺陷;双侧海马区灰质容量可能与临床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磁共振 脑结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分析和诊断脊柱结核的应用与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晓强 华国铭 夏从羊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5期6459-6460,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脊柱结核38例,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部分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0例可见死骨形成;26例椎间盘受累,椎间... 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脊柱结核38例,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部分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0例可见死骨形成;26例椎间盘受累,椎间隙变窄、消失;18例可见椎旁冷脓肿;3例见附件破坏。结论: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在病变早期就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细节、死骨、钙化、脓肿及椎间盘的改变及对病变的范围、邻近组织受累情况亦能清楚显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术后疗效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脊柱结核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CT测量参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文 夏从羊 +1 位作者 王德阳 冯晓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测量参数变化。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接受头颅CT检查。观察两...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测量参数变化。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例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接受头颅CT检查。观察两组外侧裂宽度、额角指数、尾状核头间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大脑纵裂宽度变化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外侧裂宽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额角指数、尾状核头间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大脑纵裂宽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健康人群CT测量参数定量检测存在差异,可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外侧裂宽度 额角指数 脑沟宽度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螺旋CT的诊断及病理基础
12
作者 王镇 华国铭 夏从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70-971,共2页
目的分析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在螺旋CT(SCT)上的各种表现和病理特点,进一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全肝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结果 CT平扫9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病灶... 目的分析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在螺旋CT(SCT)上的各种表现和病理特点,进一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全肝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结果 CT平扫9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病灶为略高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强化,7个病灶可见中心血管影。门脉期及延迟期8个病灶持续强化。结论 SCT能显示HAML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瘤 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DR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13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张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41-45,共5页
探讨和比较多排螺旋CT/DR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肋骨骨折诊断中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精神科临床有肋骨骨折症状和体征的住院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结合临床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肋骨骨... 探讨和比较多排螺旋CT/DR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肋骨骨折诊断中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精神科临床有肋骨骨折症状和体征的住院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DR摄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结合临床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肋骨骨折。常规轴位CT和DR摄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度(80% vs. 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6,P=0.00);运用多排螺旋CT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重建技术(VR)处理后检出率分别为97.53%和95.06%。结论 相比常规DR检查,多排螺旋CT结合运用后处理MPR技术、VR技术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肋骨骨折检出准确率高,漏诊率低,能降低潜在住院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摄片 多排螺旋CT 老年精神病 肋骨骨折
下载PDF
脑卒中后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CT诊断及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夏从羊 王德阳 吴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43-46,共4页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CT诊断及与脑卒中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确诊的18例脑卒中后住院康复治疗患者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的CT表现特征及分析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与脑卒中相关性。患者中7...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CT诊断及与脑卒中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确诊的18例脑卒中后住院康复治疗患者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的CT表现特征及分析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与脑卒中相关性。患者中7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均行髋部CT检查。结果 18例患者髋关节CT显示髋部周围病变软组织内见斑片状或团片状高密度钙化或骨化影最终确诊为髋部骨化性肌炎,疾病发生与患者脑卒中后自身机体发生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后期的护理、康复不当等因素有关,与脑卒中的类型没有相关性。结论 少数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会并发髋部骨化性肌炎,疾病发病隐匿,早期没有特别临床表现,髋关节CT在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以早期诊断及时临床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化性肌炎 脑卒中 CT
下载PDF
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感染的CT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镇 邹真 杨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医院感染及多层螺旋CT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52例颌面部颈部筋膜感染患者,其行手术后采集引流脓汁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厌氧菌培养;观察多层螺旋C... 目的探讨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医院感染及多层螺旋CT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52例颌面部颈部筋膜感染患者,其行手术后采集引流脓汁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厌氧菌培养;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表现及蔓延途径,应用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52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59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株、酿脓链球菌16株、咽峡炎链球菌8株,分别占22.03%、27.11%、13.56%;多层螺旋CT诊断52例患者感染呈蜂窝织炎或脓肿,脓肿CT表现为脓肿壁环形强化,脓腔呈低密度;蜂窝组织炎CT表现为受累肌肉增厚肿大,边界模糊;受累部位的皮肤水肿增厚,筋膜间隙内脂肪消失;52例患者筋膜间隙感染包括咀嚼肌间隙感染27例、口底间隙感染12例、颈动脉间隙脓肿感染10例、扁桃体周围间隙感染3例。结论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感染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且该诊断显示蔓延途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隙 感染 蔓延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脑白质CT值定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1 位作者 张峰 朱建中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3-994,共2页
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诊断仍依赖于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应的心理测验和病程演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参考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研究显示,V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除了诊断必备的脑血管病变外,尚... 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诊断仍依赖于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应的心理测验和病程演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参考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研究显示,V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除了诊断必备的脑血管病变外,尚有显著的脑室系统扩大以及海马和皮质萎缩,因此有人提出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也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1].脑白质病变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密度改变,脑白质CT值作为研究对象可提供客观、准确的定量值.我们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脑白质CT值与VD的关系,旨在明确脑白质CT值在VD病程进展中的变化特征和对VD风险评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