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顾娟芬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和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和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d、5d、7d恶露量少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可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进程,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模式 产妇康复进程 产后康复护理 恶露量 宫底高度
下载PDF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超声诊断与分型分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阚晓纯 尤玲英 +1 位作者 顾娟芬 范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26-29,35,共5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研究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间距和类型,建立DRA诊断和分型分类的标准。方法采用便利序贯采集法抽取2020年1—12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后常规复诊(产后3 d、6周和3个月)的产妇326例,采用高频超声测量DRA的间距...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研究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间距和类型,建立DRA诊断和分型分类的标准。方法采用便利序贯采集法抽取2020年1—12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后常规复诊(产后3 d、6周和3个月)的产妇326例,采用高频超声测量DRA的间距和最大间距位置。结果根据改良分型标准进行评估,326例产妇中疑似和轻度分离者占多数,产后42 d复诊时,疑似和轻度分离患者比率分别为39.88%、28.83%;产后3个月复查时,分离恢复正常(≤2 cm)者比率为92.64%。产后6周分离>3 cm者有101例,根据改良分类标准分为Ⅰ型(脐上分离)72例(71.29%),Ⅳ-a型(脐上=脐下)1例(1.00%),Ⅳ-b型(脐上>脐下)20例(19.80%),Ⅳ-c型(脐下>脐上)1例(1.00%),Ⅲ型(脐部型)6例(5.94%),Ⅴ型1例(1.00%),脐上和脐环区为最大分离距离。结论改良分型分类标准更符合临床实际,有助于临床精准确定DRA康复治疗的时机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分型分类 超声 产后检查
下载PDF
超声检测诊断孕产妇腹直肌分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晔 白伟伟 +2 位作者 项达军 虞志艳 范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检测孕产妇腹直肌间隙距离与传统指测法的比较,探究高频超声辅助腹直肌分离临床诊断的优势。方法:选取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产检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孕产妇19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随机抽取,分阶段产检时间分别为...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检测孕产妇腹直肌间隙距离与传统指测法的比较,探究高频超声辅助腹直肌分离临床诊断的优势。方法:选取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产检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孕产妇19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随机抽取,分阶段产检时间分别为妊娠28、32、35、37周以及产后1、2、3、4、6周,手法检测腹直肌分离程度,以手指触诊间距进行尺度测量;实验组95例,为自愿参加超声检测腹直肌分离程度的孕产妇,分别在相同孕周及产后相同时间点通过高频超声探视下测量腹直肌间隙距离。两组同时进行双盲交替测试,汇总比较两组在测量值、漏诊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孕产妇腹直肌分离数据妊娠28、3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5、37周及产后1、2、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漏诊率较高(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腹直肌分离,漏诊率低,利于实时动态评估孕产妇腹直肌分离症状,以早期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孕产妇 高频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