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力感、文学与现代性——重读竹内好《何谓近代》
- 1
-
-
作者
王钦
-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东亚艺文书院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19,共7页
-
文摘
通过重读日本思想家竹内好的《何谓近代》一文,本文着重讨论和辨析竹内好关于欧洲与欧洲现代性的理解,以及亚洲在与欧洲的对峙中所处的真正位置。竹内好设想的亚洲的主体性不是欧洲精神的翻版或复制,不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亚洲变体;相反,亚洲的主体性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文学性的存在,它通过自身的无力感而通向一种弱者的连带。这一连带将成为文学的政治性的涵义。但正是因为亚洲的主体性具有文学性质,它不能通往政治上的同一性逻辑,从而在面对如宪法案等实证文本时,面临无法克服的矛盾。
-
关键词
竹内好
《何谓近代》
亚洲
无力感
-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普遍、特殊与反讽的主体性
- 2
-
-
作者
王钦
-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东亚艺文书院
-
出处
《东方学刊》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
文摘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一书最初出版于2005年,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因为对于中国学界而言,2000年代初正是学者们争相引介、阅读英美文化研究和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时期,也是"后现代"话语非常时髦的时期(福柯和德里达被视作"后现代"的代表性人物)。
-
关键词
张旭东
英美文化
米歇尔·福柯
雅克·德里达
后结构主义
代表性人物
文化认同
主体性
-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