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对低温弱光反应的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07
1
作者 陈青君 张福墁 +1 位作者 王永健 藏田宪次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偏低温 (亚适温 )、临界低温、弱光以及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苗期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变化及光合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弱光降低了黄瓜对低温的敏感性 ,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 ,使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 ,但弱光下... 偏低温 (亚适温 )、临界低温、弱光以及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苗期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变化及光合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弱光降低了黄瓜对低温的敏感性 ,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 ,使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 ,但弱光下光合速率下降。在偏低温条件下 ,光照强度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在临界低温条件下 ,低温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不同黄瓜品种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低温 弱光 光合特性 耐受性 叶绿素含量 叶面积
下载PDF
多环芳烃化合物菲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小凡 小柳津广志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4-547,共4页
利用2,3-二羟基联苯喷雾技术,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菌。它们可以菲为惟一的碳源和能源良好地生长。在生理生化试验的基础上,利用16S rRNA(小核糖亚单位RNA序列)的方法鉴定这株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这些菌对菲的降解性是... 利用2,3-二羟基联苯喷雾技术,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菌。它们可以菲为惟一的碳源和能源良好地生长。在生理生化试验的基础上,利用16S rRNA(小核糖亚单位RNA序列)的方法鉴定这株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这些菌对菲的降解性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内菌体的增加及底物的减少来证实的。静止细胞反应试验表明,这些菌除了菲以外还可降解其它芳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化合物 分解菌 分离鉴定 分解特性 石油污染土壤 环境
下载PDF
瑞士乳杆菌JCM 1004发酵乳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潘道东 徐德闯 Masaru Tanokura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关键词 影响的研究 乳杆菌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瑞士 血管紧张素Ⅰ 发酵乳制品 ACE活性 一级结构 研究发现 抑制作用 发酵过程 活性片段 活性中心 蛋白质 蛋白酶 乳酸菌 竞争性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日本冷杉/二色蜡蘑的外生菌根合成
4
作者 瓦里奥禄敏 铃木和夫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4年第1期63-68,共6页
本实验报道了以离体培养方式诱导日本冷杉(Abies firma Sieb.et Zucc.)与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Maire) Orton)的外生菌根合成的方法。日本冷杉能否与广谱性的外生菌根菌二色蜡蘑形成人工菌根?菌根结构的诱导是否只发生在植物体... 本实验报道了以离体培养方式诱导日本冷杉(Abies firma Sieb.et Zucc.)与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Maire) Orton)的外生菌根合成的方法。日本冷杉能否与广谱性的外生菌根菌二色蜡蘑形成人工菌根?菌根结构的诱导是否只发生在植物体整体水平上?这些是本实验的关注点。研究结果显示:无菌幼苗接种10周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外生菌根的特征,即由高度分叉的外延菌丝体形成的厚实的菌套以及由内延菌丝体形成的哈蒂氏网。将来源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与二色蜡蘑的菌丝体进行共同培养,3周后,菌丝体开始接触愈伤组织的表面,并且侵入到愈伤组织的细胞间,形成拟哈蒂氏网结构。愈伤组织可以作为一种菌根学研究的有效的培养体系。这一方法可望为冷杉类植物菌根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冷杉 二色蜡蘑 愈伤组织 外生菌根 离体培养 合成
下载PDF
土壤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及监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小凡 小柳津广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3,46,共3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芳香化合物菲污染土壤中的生物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中菲的生物降解有很好促进效果,在30d内约有50%的菲被降解。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污染环境中转基因工程菌进行了追踪监测,发现添加菌的...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芳香化合物菲污染土壤中的生物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中菲的生物降解有很好促进效果,在30d内约有50%的菲被降解。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污染环境中转基因工程菌进行了追踪监测,发现添加菌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修复 生物监测
下载PDF
赤松不定根和愈伤组织与松口蘑外生菌根菌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傅禄敏 铃木和夫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本实验报道了以简单的离体培养方式来诱导赤松不定根和愈伤组织与松口蘑的菌根反应。不定根和愈伤组织均起源于无菌苗的下胚轴,接种2周后,菌丝体开始包围不定根。接种3周后,菌丝体出现在不定根皮层细胞间,哈蒂氏网型的形成也同时被确认... 本实验报道了以简单的离体培养方式来诱导赤松不定根和愈伤组织与松口蘑的菌根反应。不定根和愈伤组织均起源于无菌苗的下胚轴,接种2周后,菌丝体开始包围不定根。接种3周后,菌丝体出现在不定根皮层细胞间,哈蒂氏网型的形成也同时被确认。在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细胞间也能观察到菌丝体及拟-哈蒂氏网结构。这是第一个离体条件下成功地诱导赤松培养组织与松口蘑形成外生菌根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蒂氏网 离体培养 菌根化 松树 组织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PY3菲降解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凡 小柳津广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将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anassp .)PY3的DNA片段与pUC1 1 9质粒连接后 ,转化大肠杆菌JM1 0 9,经筛选得到两个质粒 ,分别命名为pUp1 (带有 2 3kb外源DNA片段 )和pUp2 (带有 3 9kb外源DNA片段 )。pUp 1的DNA含有 2个ORF。ORF 1... 将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anassp .)PY3的DNA片段与pUC1 1 9质粒连接后 ,转化大肠杆菌JM1 0 9,经筛选得到两个质粒 ,分别命名为pUp1 (带有 2 3kb外源DNA片段 )和pUp2 (带有 3 9kb外源DNA片段 )。pUp 1的DNA含有 2个ORF。ORF 1由 2 75个氨基酸组成 ,与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utida)F1的甲苯水解酶及菌株PseudomonasCF6 0 0的甲苯水解酶在氨基酸水平上有 47%的同源性。ORF 2由 3 2 7个氨基酸组成 ,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的邻苯二酚双加氧酶 (pheB)及紫红红球菌 (Rhodococcusrhodochrous)CTM的邻苯二酚双加氧酶 (C2 3O)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有 5 7%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降解菌 双加氧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鞘氨醇单胞菌
下载PDF
谈清代江南水边植物空间景观特征
8
作者 王若雪 堀繁 《山西建筑》 2011年第34期182-183,共2页
通过分析《康熙南巡图》第11卷中的水边植物的立地场所,形态以及所在空间特征,总结归纳了水边植物在景观空间上的功能,对现代水边植物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边植物 景观 空间
下载PDF
Carbon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Soil Aggregates as Affected by Short-term Tillage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琳琳 西村拓 +1 位作者 井本博美 孙志刚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Abstract: Tillage practic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effec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The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soil aggregates helps to expl... Abstract: Tillage practic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effec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The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soil aggregates help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tillage practice on soil carbon dynamics. Total carbon and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sizes of soil aggregates under no-tillage and tillage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with a volcanic ash soil. Total carbon content in microaggregates (〈0.25 mm)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acroaggregates (〉0.25 mm) for both the no-tillage and tillage treatments, since microaggregates of the volcanic ash soil include more fine silts and clay particles absorbing more organic agents. The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 and total carbon were highly correlated (R2 = 0.6552, P= 0.002) for both treatments, suggesting that soil aggregate siz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 The no-tillage system showed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for volcanic ash soil. A larger proportion of microaggregates with relatively high carbon mineralization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greater carbon loss from tilled soils. Unlike aggregate size, short-term tillage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s associated with aggregates in a specific size cl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 soil aggregates TILLAGE total carb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