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阶段中华绒螯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汤辰婧 松前成辉 +3 位作者 付娜 刘源 陶宁萍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74-178,共5页
通过索氏抽提法及气相色谱(GC)法对10、11月和12月的中华绒螯蟹体肉及蟹黄、蟹膏的脂含量与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雌蟹体肉脂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雄蟹体肉脂含量呈上升趋势;蟹黄、蟹膏脂含量均在10月份达到三节点最高,... 通过索氏抽提法及气相色谱(GC)法对10、11月和12月的中华绒螯蟹体肉及蟹黄、蟹膏的脂含量与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雌蟹体肉脂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雄蟹体肉脂含量呈上升趋势;蟹黄、蟹膏脂含量均在10月份达到三节点最高,处于品质最佳时期,其后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肉脂含量相对较低,且雌蟹高于雄蟹;蟹黄、蟹膏脂含量相对较高,且蟹膏高于蟹黄。实验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7种,以油酸(C18:1ω9)比例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于饱和脂肪酸。以FAO/WHO推荐的ω3/ω6比例为评价指标,11月份中华绒螯蟹的体肉及蟹黄和10月份的蟹膏对人体健康最有利。以油酸的含量作为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三节点的蟹体肉、蟹黄及蟹膏均具有较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体肉 蟹黄 蟹膏 脂类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盐浓度及温度对秋刀鱼干制作中组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志华 韩雅丽 佐藤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鱼在海水中易被组胺菌污染,并且秋刀鱼干在制作过程中,是在常温下晒干,易造成组胺菌的生长繁殖,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组胺。本实验以不同的盐浓度(5%、10%、20%)制备鱼干,以不同的温度(20℃,25℃)保存6 d,每天取样测定鱼肉中组胺的变化量。... 鱼在海水中易被组胺菌污染,并且秋刀鱼干在制作过程中,是在常温下晒干,易造成组胺菌的生长繁殖,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组胺。本实验以不同的盐浓度(5%、10%、20%)制备鱼干,以不同的温度(20℃,25℃)保存6 d,每天取样测定鱼肉中组胺的变化量。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减少,而且25℃比20℃生成的组胺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组胺 盐浓度 温度
下载PDF
金枪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陶志华 佐藤实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鱼肉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 目的: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鱼肉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金枪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组胺菌,菌种Ⅰ在5℃~30℃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30℃有最高组胺生成量,约2 700ppm。菌种Ⅱ在25℃有组胺最高生成量约为2 400ppm。结论:依据两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弧菌属、埃希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肉 组胺生成菌 生物化学 形态学
下载PDF
滤纸电泳分析检测鱼的鲜度K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陶志华 佐藤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09-2511,2553,共4页
为了监控鱼类的鲜度水平,本文建立了简单的鱼肉鲜度K值的滤纸电泳检测方法。样品经1N HCl提取、混匀后,经高速离心机(8000 xg)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0 μL于直径6 mm的滤纸片上,然后把含样品液的滤纸片放置在用醋酸吡啶缓冲液浸润... 为了监控鱼类的鲜度水平,本文建立了简单的鱼肉鲜度K值的滤纸电泳检测方法。样品经1N HCl提取、混匀后,经高速离心机(8000 xg)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0 μL于直径6 mm的滤纸片上,然后把含样品液的滤纸片放置在用醋酸吡啶缓冲液浸润的(醋酸:啶:=10:1:289,pH=3.7)电泳用滤纸上,经800 V 20 in的滤纸电泳分离后,在254 nm的紫外光视觉化处理下,观察到ATP+ADP+IMP, AMP, HxR+Hx有效的分离,样品经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后进行定量分析。标准品ATP+ADP+IMP, AMP, HxR+Hx在0.001 umol至0.01 μmol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线性关系系数均为0.99。鱼肉样品分别添加0.3 μmol ATP及其分解产物,其平均回收率为98%、9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5-5.8%。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并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适合鱼肉鲜度K值的现场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 K值 滤纸电泳 UV灯
下载PDF
海水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陶志华 佐藤实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海水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 目的: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生化实验和功能酶检测,进而对海水中组胺菌的存在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海水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细菌。结论:依据两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奈瑟氏菌属、黄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组胺生成菌 生物化学 形态学
下载PDF
鲭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陶志华 张宏梅 佐藤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331-332,共2页
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鲭鱼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株组胺菌,菌种Ⅰ在5~25℃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25℃组胺生成量最... 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鲭鱼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株组胺菌,菌种Ⅰ在5~25℃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25℃组胺生成量最高,约2700mg/kg。菌种Ⅱ在20℃组胺生成量最高,约为2000mg/kg。依据2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摩尔摩根氏菌、嗜水性气单胞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鱼肉 组胺生成菌 生物化学 形态学
下载PDF
秋刀鱼中组胺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陶志华 佐藤实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287-288,共2页
通过半海水寒天培养基及组胺酸肉汤选择性培养液,组胺的电泳分析技术,对秋刀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理化分析和功能酶检测及细菌鉴定试剂盒API20E的分析试验,进而对秋刀鱼肉中的组胺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株组胺生成菌,... 通过半海水寒天培养基及组胺酸肉汤选择性培养液,组胺的电泳分析技术,对秋刀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理化分析和功能酶检测及细菌鉴定试剂盒API20E的分析试验,进而对秋刀鱼肉中的组胺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株组胺生成菌,通过生化分析,此菌株为假单胞菌。此菌株在5~30℃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30℃有最高组胺生成量,约2 2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组胺生成菌 理化性质 形态学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市售鱼类及其加工品中组胺含量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志华 佐藤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334-334,336,共2页
2006年3月对市售鲭鱼20尾、秋刀鱼30尾、金枪鱼6块等进行组胺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0尾鲭鱼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20mg/kg;30尾秋刀鱼肉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16mg/kg,另一尾为10mg/kg;6块金枪鱼样品及其他鱼类样品未能检测到组胺。鲭鱼20尾中1尾... 2006年3月对市售鲭鱼20尾、秋刀鱼30尾、金枪鱼6块等进行组胺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0尾鲭鱼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20mg/kg;30尾秋刀鱼肉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16mg/kg,另一尾为10mg/kg;6块金枪鱼样品及其他鱼类样品未能检测到组胺。鲭鱼20尾中1尾检出酪胺23mg/kg,尸胺为36mg/kg,腐胺及亚精胺未检出;秋刀鱼30尾中2尾检出10mg/kg和15mg/kg的酪胺,1尾检出52mg/kg腐胺,2尾检出35mg/kg和55mg/kg尸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鱼肉加工品 组胺 生物胺 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