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契约、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学龙 于潇 白雪秋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从交换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是一种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设计的载有对社会资源支配权的契约。契约的目的是保障货币作为一种有效率的交换媒介,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从契约这一视角理解货币可以发现金融系统有三项重要功能:组织社会资源... 本文从交换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是一种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设计的载有对社会资源支配权的契约。契约的目的是保障货币作为一种有效率的交换媒介,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从契约这一视角理解货币可以发现金融系统有三项重要功能:组织社会资源进行生产、调节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和风险管理。笔者基于金融系统对消费投资比例的调节功能,通过构建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金融系统功能,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投资与消费的最优比例,从而使经济得到最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契约 金融功能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论《资本论》的劳动主体性问题--基于日本宇野学派的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尤歆惟 《天府新论》 CSSCI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劳动是否具有主体性的争论。日本的宇野学派认为,在《资本论》的理论中劳动是不具备主体性的,它只能被纳入资本的价值形成增值过程这个资本逻辑中来理解。因此,在宇野弘藏的原理论体系中,劳动过程被放在...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劳动是否具有主体性的争论。日本的宇野学派认为,在《资本论》的理论中劳动是不具备主体性的,它只能被纳入资本的价值形成增值过程这个资本逻辑中来理解。因此,在宇野弘藏的原理论体系中,劳动过程被放在生产论的开端而不是全体系的开端来加以论述。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劳动被理解为一个作为"无"的东西,而《资本论》中的范畴体系被理解为"有"的体系,劳动作为"无"的过程必须通过这个"有"的体系来把握。劳动价值论也必须放弃从人对自然的一般关系意义上的投入劳动来论述,而要纳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过程中来论述。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环节在于改变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一点不能寄托于劳动的主体性,而必须寄托于一个外在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主体性 资本论 唯物史观 宇野学派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对马克思早期哲学的感性主义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尤歆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8年第2期246-262,共17页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感性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有着密切渊源关系。早期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曾努力试图用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但他最终又超越了感性主义哲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感性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有着密切渊源关系。早期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曾努力试图用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但他最终又超越了感性主义哲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全面走进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哲学;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将感性主义哲学发展为利益论的新形态;在《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反思费尔巴哈哲学,并再度接近黑格尔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的《费尔巴哈》章中他结合了黑格尔的主体性原则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义,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感性主义的理论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类本质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唯物史观
下载PDF
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 被引量:143
4
作者 杨文 孙蚌珠 王学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1,共12页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脆弱的;分解结果发现相对于村间不平等,村内不平等是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脆弱性及五个分解部分对家庭特征集合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降低其脆弱性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家庭脆弱性,但大学教育支出会显著提高家庭的脆弱性水平,这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农村籍高中生弃考大学这一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能有效降低农村家庭脆弱性;社会资本、更大的家庭规模和更高的劳动力占比有利于降低家庭脆弱性,这能较好地解释中国农村家庭频繁的送礼活动以及倾向于组建大家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协同性风险 异质性风险 社会资本
原文传递
小幡道昭“他律型”价值形式理论——资本主义开端理论的新思路
5
作者 尤歆惟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8,共8页
小幡道昭的价值形式理论,贯彻了宇野弘藏立足于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横向关系逻辑,并通过将其彻底化而发展成为一种"他律型"的价值形式理论。小幡道昭首先通过界定欲求概念,确定了简单的价值形式的理论出发点地位;然... 小幡道昭的价值形式理论,贯彻了宇野弘藏立足于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横向关系逻辑,并通过将其彻底化而发展成为一种"他律型"的价值形式理论。小幡道昭首先通过界定欲求概念,确定了简单的价值形式的理论出发点地位;然后,他将扩大的价值形式理解为对他者的欲望进行的欲望,即间接欲望的产物,并将一般价值形式理解为这种间接欲望的统一;最后,他将货币形式理解为这种统一的"工具理性"反过来对所有财富的统摄。因此,正是商品所有者对他者欲望进行的"模仿",孕育了货币生成的逻辑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野学派 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 货币 他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