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微粒凝集试验检测麻风菌特异抗体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元华 和泉真藏 川津邦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58,共2页
近年来以半合成麻风菌特异三糖蛋白结合物(NT-P-BSA)等为抗原,用 ELISA 法检测麻风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NE)已被广泛用于麻风的免疫血清学研究,并证明其在筛选高危人群、早期发现麻风及监测化疗效果等方面均有意义。据报告日本学者建立... 近年来以半合成麻风菌特异三糖蛋白结合物(NT-P-BSA)等为抗原,用 ELISA 法检测麻风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NE)已被广泛用于麻风的免疫血清学研究,并证明其在筛选高危人群、早期发现麻风及监测化疗效果等方面均有意义。据报告日本学者建立的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具有简单、快速及可肉眼判定结果等优点,故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曾推荐使用 MLPA 试盒。我们将 MLPA 和 NE 作了对比,仅就 MLPA 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实用性等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杆菌 特异抗体 凝集试验 MLPA
原文传递
麻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和抗体的变化
2
作者 曹元华 和泉真藏 +1 位作者 川津邦雄 吴勤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9.05,>2.58,P<0,01)。抗原量的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最快(79.14%),治疗第3个月时已下降99%以上,这提示抗原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多菌型麻风的早期疗效,在发现耐药和抗麻风新药筛选方面亦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药物疗法 抗原 麻风杆菌 抗体
原文传递
M-Dot-ELISA检测麻风家内接触者血清中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
3
作者 曹元华 和泉真藏 +5 位作者 吴勤学 叶干运 川津邦雄 M.D.Amiruddin MauroF.Mendes 侯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69,共3页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 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 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结果表明:①75例HC中抗原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21%。接触多菌型麻风(MB)者的抗原阳性率(28%)明显高于接触少菌型麻风(PB)者(0%),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②抗体弱、强阳性组的抗原阳性率和抗原量之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40例正常人及10例经MLPA和ELISA检测证实特异性抗体阳性的非麻风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检测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抗原 麻风杆菌 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