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附59例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玉成 袁越 +3 位作者 初建国 永井完治 西脇裕 大松脇伸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分析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HR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HRCT和病理表现。观察CT征象时,依据肺纵隔窗缩减率将肿瘤密度分为致密型、含气型和中间型三种。依据血管、支气管集... 目的:分析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HR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HRCT和病理表现。观察CT征象时,依据肺纵隔窗缩减率将肿瘤密度分为致密型、含气型和中间型三种。依据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的程度将其分成0~Ⅲ度。结果:本组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和HRCT征象与较大肺癌比较有明显差别。毛刺、分叶、胸膜凹陷征等征象减少,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有所增加。小肺癌的HRCT征象与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之间存在有一定联系。含气型,支气管气相等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高分化腺癌。致密型,毛刺征和分叶征等征象多见于中低分化腺癌和其它组织类型的周围型肺癌。结论:①小肺癌的CT征象与较大肺癌比较有明显差别,在诊断上应引起注意。②小肺癌的CT征象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肺癌 CT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彬 邹毅 +9 位作者 邹三明 沈雄山 邹永光 刘晓安 吉六舟 汤素琼 黄华明 张景宇 伊藤理江子 山田麻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CTA检查数据信息影像资料;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资料(SCA)进行... 目的探讨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CTA检查数据信息影像资料;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资料(SCA)进行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比较,并分析CTA检查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综合分析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共160支,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无狭窄为95.3%、97.1%、97.6%、94.3%、96.1%;轻度程度狭窄为为66.7%、96.7%、70.5%、95.3%、86.4%;中度程度狭窄为77.8%、94.5%、75.0%、95.2%、91.6%;重度程度狭窄率为83.3%、94.6%、74.1%、96.8%和92.9%。影响CT影像数据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运动伪影、血管壁钙化斑块、心脏高心率等相关因素。结论 CTA检查与SCA检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TA检查在临床应用上有更多的技术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 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旋转3D-DSA成像技术在颅内小型血管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与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汤素琼 李彬 +4 位作者 吉六舟 黄华明 张景宇 伊藤理江子 山田麻希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54-657,共4页
近几年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大大提升了细小颅内血管动脉瘤的检出性,已成为其最新的诊断金标准。本文就其在颅内血管细小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下载PDF
采用病毒受体基因转移技术建立EB病毒细胞感染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纪志武 李保民 +1 位作者 曾毅 K Takada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EB病毒感染人上皮细胞是受到许多条件限制的。通过补体受体(CR2)使EB病毒感染人上皮细胞是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把CR2基因的cDNA(3219bp)片段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C5中,并使之在人... EB病毒感染人上皮细胞是受到许多条件限制的。通过补体受体(CR2)使EB病毒感染人上皮细胞是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把CR2基因的cDNA(3219bp)片段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C5中,并使之在人羊膜细胞(WBh)和人鼻咽癌肿瘤组织传代细胞(CNE3)中表达。CR2基因在细胞中的最高表达率可达总细胞数的5%。最后用EB病毒B95-8株感染上述两种细胞,病毒在细胞中增殖成功。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的2-25天中,可以不同程度地在细胞中检出EB病毒相关抗原。抗原检出高峰出现在细胞被感染后的第4天。通过我们的实验,成功地建立了EB病毒细胞感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染 疱疹病毒 受体 基因转移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计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合成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图兴 孙宏训 +3 位作者 冲田极 村上知之 佐佐木功典 竹本忠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溴脱氧脲嘧啶抗体标记 DNA 技术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大鼠初代培养肝细胞 DNA 合成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 合成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以被胰岛素进一步... 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溴脱氧脲嘧啶抗体标记 DNA 技术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大鼠初代培养肝细胞 DNA 合成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 合成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以被胰岛素进一步加强。当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者联合使用时,肝细胞 DNA 合成显著增强。提示表皮生长因子,特别是它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刺激肝细胞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肝细胞 表皮细长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彬 汤素琼 +3 位作者 黄华明 张景宇 伊藤理江子 山田麻希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2期63-64,6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乳腺全景X线摄影资料。结果病理结果证实,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8...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乳腺全景X线摄影资料。结果病理结果证实,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8例为钙化性导管癌;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一级浸润性导管癌12例,二级浸润性导管癌15例,三级浸润性导管癌11例。乳腺全景X线摄影显示,46例患者的乳腺均具有散在分布的微小钙化。将全景X线摄影征象(钙化形态、钙化总数、单位面积钙化数,合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病理分级间单位面积钙化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显示乳腺癌的微小钙化,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化全景X线乳腺摄影 钙化 特征性分析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核抗原Ⅱ(EBNA2)重组质粒pSG5-EBNA2-Hyg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传代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纪志武 李宝民 曾毅 《病毒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6-270,共5页
Eptein-Barr病毒,EBNA2短暂表达。
关键词 EB病毒 EBNA2短暂表达 重组质粒
下载PDF
涎腺肿瘤患者血清中肺腺癌相关抗原KA-93的研究
8
作者 刘谊 朱宣智 +2 位作者 陈智滨 辻龙雄 筱崎文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研究涎腺肿瘤病人血清中肺腺癌相关抗原KA - 93的含量。方法 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KM- 93采用改良SandwichELISA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良恶性肿瘤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中KA - 93的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阳性率 5 0 % ,良性肿瘤 36 % ,恶... 目的 研究涎腺肿瘤病人血清中肺腺癌相关抗原KA - 93的含量。方法 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KM- 93采用改良SandwichELISA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良恶性肿瘤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中KA - 93的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阳性率 5 0 % ,良性肿瘤 36 % ,恶性肿瘤与健康人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良恶性间无差异。 1例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KA - 93含量降低 ,2例腺样囊性癌无改变。结论 涎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肺腺癌相关抗原KA - 93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但是该抗原不能用于涎腺肿瘤的鉴别 ,其在肿瘤疗效和预后检测方面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血清 KA-93 肺腺癌相关抗原 诊断 肿瘤分类
下载PDF
风湿性关节炎与Epstein-Barr病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纪志武 Kenzo Takada +2 位作者 李宝民 谈浪逐 曾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抗体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内抗 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EBNA),壳抗原(VCA)和早期抗原(EA)的 IgG 抗体,及周围血粒细胞、口腔和病变关节腔积液中脱落细胞内 EB 病毒 BamH Ⅰ K 片段存在情况进行... 采用抗体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内抗 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EBNA),壳抗原(VCA)和早期抗原(EA)的 IgG 抗体,及周围血粒细胞、口腔和病变关节腔积液中脱落细胞内 EB 病毒 BamH Ⅰ K 片段存在情况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实验中发现,病人血清内抗 EB 病毒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正常人。两组人血清中抗 EB 病毒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之比分别是:EBNA3.1:1,VCA4.0:1,EA4.8:1。在病人和正常人血粒细胞和口腔脱落上皮细胞中分别检出了 EB 病毒 BamH Ⅰ K 240bp 的 DNA 片段。在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病人关节滑膜腔积液脱落细胞中也扩增出 EB 病毒的基因片段。对经药物治疗后病人血清内抗 EB 病毒不同成分抗体滴度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证明药物治疗3个月后,病人血清内抗 EBNA-1抗体滴度下降明显,而IgG/VCA 和 IgG/EA 等抗体的滴度几乎无变化。还对系统性红癍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症病人血清内抗EB 病毒 IgG 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显性 关节炎 EPSTEIN-BARR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多种脊髓诱发电位测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机能
10
作者 李郑林 金子和生 +1 位作者 张卫红 孙景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调查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脊髓机能状态,并结合磁共振影像学(MRI)及X线放射学探讨其病理生理形成机制。方法对23例MRI显示为多椎间脊髓压迫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颅电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经脊髓硬膜外刺激-脊髓硬膜... 目的调查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脊髓机能状态,并结合磁共振影像学(MRI)及X线放射学探讨其病理生理形成机制。方法对23例MRI显示为多椎间脊髓压迫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颅电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经脊髓硬膜外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经正中神经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的三种脊髓诱发电位进行颈脊髓机能测定。结果17例患者(73.9%)显示为颈脊髓单一椎间的障碍,其中10例位于C3-4、5例位于C4-5、2例位于C5-6。另外6例患者(26.1%)的正中神经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结果表现为多个或两个椎间的障碍。结论在MRI影像学上显示为多椎间脊髓压迫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多数在脊髓电生理上表现为单一颈椎椎间的脊髓白质损伤,特征是不仅脊髓后索的感觉传导束,而且侧索的皮质脊髓束也受到损伤。结合X线放射学结果分析,C3-4或C4-5颈椎椎间的过大活动度或不稳是导致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传导束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诱发电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机能 高龄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