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公共哲学的视野看日本和平宪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千叶真 许寿童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9期15-25,共11页
战后日本,三种公共哲学最具有影响力,它们是立宪主义的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经济发展和新民族主义。和平宪法存在天皇制等历史局限性和问题。和平宪法的现实主义因素有:对本国政府和军队的怀疑主义,原子弹受害经验,国家主权的自主限制,... 战后日本,三种公共哲学最具有影响力,它们是立宪主义的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经济发展和新民族主义。和平宪法存在天皇制等历史局限性和问题。和平宪法的现实主义因素有:对本国政府和军队的怀疑主义,原子弹受害经验,国家主权的自主限制,新国民原理等。和平宪法维护了日本战后60年没有发动过战争,防止了军国主义的复活,保持了"和平国家"的形象,战后的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没有国民的精力和国家资源使用到军事方面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和平宪法 公共哲学 民主主义 和平主义 新民族主义 人民政治体
下载PDF
中日实学的交流——新井白石与朱之瑜 被引量:1
2
作者 古藤友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新井白石曾求学于儒学学者木下顺庵 ,而木下顺庵与浙江余姚的朱之瑜有交流 ,新井白石因顺庵举荐 ,曾出仕德川纲丰的甲府藩 ,白石一生著述甚丰 ,其语言学著作有《东雅》、《同文通考》、《东音谱》等书 ,《东雅》是一部关于古语名词语源... 新井白石曾求学于儒学学者木下顺庵 ,而木下顺庵与浙江余姚的朱之瑜有交流 ,新井白石因顺庵举荐 ,曾出仕德川纲丰的甲府藩 ,白石一生著述甚丰 ,其语言学著作有《东雅》、《同文通考》、《东音谱》等书 ,《东雅》是一部关于古语名词语源的辞典。白石不仅关注一种语言内部的诸种变化 ,更注意到了多种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白石的研究语言的方法 ,一方面是木下顺庵那种广泛涉猎文献的实证学风的继承 ,另一方面也是吸收中国明代学术成果的结晶。朱之瑜在日本住了 2 3年 ,白石著作中多处引用了朱之瑜的话 ,新井白石与朱之瑜的学问交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 学术交流 实学文化
下载PDF
现代基督教神学——关于它的思想和行动
3
作者 古屋安雄 黄炳炎(译) 《世界宗教文化》 1983年第1期24-29,49,共7页
简而言之,现代甚督教神学,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而这个转折时期,也许是从古代转向中世纪,或从中吐纪转向近代的转折时期所无法比拟的,所谓从近代转向近代以后的激烈过渡时期的神学,可以说就是现代基督教神学。
关键词 基督教神学 现代 转折时期 过渡时期 中世纪 近代
原文传递
县域农业经济繁荣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研究
4
作者 刁以勒 盛大宸 《山西农经》 2022年第20期17-20,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生产机械化逐渐普及,机械耕作代替了人力生产。在此背景下,人力劳动的需求应减少,辍学务农的青少年劳动力应随之减少,但农村辍学率却依旧不低,辍学...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生产机械化逐渐普及,机械耕作代替了人力生产。在此背景下,人力劳动的需求应减少,辍学务农的青少年劳动力应随之减少,但农村辍学率却依旧不低,辍学的情况依旧发生。文章以吉林省县域农业经济与教育发展为基础,研究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上升与农村初等教育的辍学率升高之间的关系,使用计量方法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因果关系分析,阐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导致校园辍学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机械耕种水平 乡村教育 辍学率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建构和应用的“背景化—普适化—再背景化循环” 被引量:3
5
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44,77,共13页
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旨在揭示本领域的知识,指导不同文化和环境下的实践与研究,但是这些理论不能完全摆脱这些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文化和环境差异对教与学、技术采用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建构和应... 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旨在揭示本领域的知识,指导不同文化和环境下的实践与研究,但是这些理论不能完全摆脱这些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文化和环境差异对教与学、技术采用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建构和应用的“背景化—普适化—再背景化循环”。根据这个循环,背景化理论建构指的是在某一个具体背景下运用理论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收集合适数据,用适当方法分析这些数据并对它们进行阐释。经过背景化建构的理论被应用于各种不同背景下的研究与实践,对不同背景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具有普适性。但是,一个普适化的理论必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合某一个特定文化背景,才能成为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化—普适化—再背景化循环 文化视角下的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理论 技术采用 传统理论 理论建构和应用
原文传递
太平天国前夜的广西社会变动--以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档案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5
6
作者 菊池秀明 梁雯(译)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112,共17页
19世纪前半期,随着条件恶劣的荒地以及西部旧土官统治区开垦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精英——以移民为主的土地开垦事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在处理纳税问题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对地方官的治理积极提出各种问题的地方领袖。尽管这些新... 19世纪前半期,随着条件恶劣的荒地以及西部旧土官统治区开垦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精英——以移民为主的土地开垦事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在处理纳税问题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对地方官的治理积极提出各种问题的地方领袖。尽管这些新兴势力并没有获得科举头衔,但对于陷入治理僵局的地方政府而言,他们的举动具有填补官方统治职能以及恢复人们对政府已经失去的信心的可能性。清朝政府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股新兴势力的重要性,而是做出了压制新兴势力的举措,因而大大加深了独占政治发言权的科举精英和非科举精英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太平天国发生的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社会 变迁地方 新兴势力
原文传递
开放教育: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被引量:16
7
作者 +24 位作者 阿拉斯·博兹库尔特 坚吉兹·哈坎·艾登 斯韦尼亚·贝登利耶 郑仁星 约阿希姆·斯图特 乔治·韦利特西亚诺斯 丽莎·玛丽·布拉斯科 梅丽莎·邦德 安德里亚·布朗斯 艾丽莎·布鲁恩 卡莱娜·多尔西 马可·卡尔兹 迈克尔·克雷斯 亚萨尔·孔达奇 维多利亚·马林 克斯汀·梅伯格 沃尔夫冈·穆斯肯斯 索姆·奈杜 阿德南·卡尤姆 詹妮弗·罗伯茨 艾伯特·桑格拉 弗兰克·森约·洛各洛 帕特丽夏·J.斯莱格·范·特伦 肖俊洪(译) 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开放教育研究中心COER团队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1年第2期46-58,77,共14页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背景下开放教育的内容。文章首先介绍开放教育的起源及其理论基础,随后根据远程开放学习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框架讨论远程开放学习、开放教育实践、开放学术、开放教育资源、慕课、先前学习认定、学习者特征和...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背景下开放教育的内容。文章首先介绍开放教育的起源及其理论基础,随后根据远程开放学习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框架讨论远程开放学习、开放教育实践、开放学术、开放教育资源、慕课、先前学习认定、学习者特征和开放教育国际化等主题的内容。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开放学习 远程教育 灵活学习 在线学习 开放教育资源 国际化
原文传递
“天道”与“人道”的交响——展望二宫尊德的天人观、新实学
8
作者 小岛康敬 李亚 《中国儒学》 2012年第1期454-467,共14页
序言人类认真地与自然进行对话了吗?面对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自然',有时是服从的对象,有时是压制的对象,有时是依赖的对象,有时是畏怯的对象,有时是掠夺的对象,有时是... 序言人类认真地与自然进行对话了吗?面对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自然',有时是服从的对象,有时是压制的对象,有时是依赖的对象,有时是畏怯的对象,有时是掠夺的对象,有时是敬畏的对象。然而,无论人类怎样困惑,自然还是作为'自发性'的东西不可撼动地存在着。面对自然的威猛,作为本来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的人类应怎样做呢?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 对象 实学 地震 核电站 交响 人类
原文传递
荻生徂徕之“学”--以身体的了解、模仿、习熟、思虑问题为中心
9
作者 刘莹(译) 《国际儒学论丛》 2022年第1期198-215,共18页
本文以荻生徂徕的言说为依据从哲学的维度对其学习论进行考察。徂徕要求学习者学习以诗书礼乐为内容的“圣人(先王)之道”,以求“德”的完成。徂徕反对朱子将“德”解释为得之于“心”,主张“德”为“体”得。于徂徕而言,所谓“德”绝... 本文以荻生徂徕的言说为依据从哲学的维度对其学习论进行考察。徂徕要求学习者学习以诗书礼乐为内容的“圣人(先王)之道”,以求“德”的完成。徂徕反对朱子将“德”解释为得之于“心”,主张“德”为“体”得。于徂徕而言,所谓“德”绝非宋学所说的积累心之修养的结果这种人格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学习外在客观存在的文化规范(“礼乐”),并将其身体化、内在化。在此维度所论之“德”,可与习得模型与技艺之际相类比,可以说是刻入身体的身体知、黯默知。从此观点来看,徂徕对“格物”的解释提示出了与之前朱子、阳明所不同的全新的解释,对《论语·子罕》“绝四”的注释也确实有独特的见解。更进一步,作为使“德”得之于“身”的方法,徂徕着眼于“仿效”“习熟”“思虑”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之间的思想关联进行了深入研究。徂徕的学习论所呈现出的睿智也迫使我们反思今日学问和教育中的问题,即从个体意识出发形成的批判主体的自我,忽视了通过古典文化将各种文化规范加之于身而形成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仿效 习熟 思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