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动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48,共4页
日本的大学正处于历史转换期。据官方统计,每满十八岁的入学数以1992年为高峰,逐年递减,至本世纪末将由1992年的205万人减为150万。大学经营将进入“冰河期”。日本全国共有大学523所,加上各种短期大学(三年学制)达1114所。迄今为止,隶... 日本的大学正处于历史转换期。据官方统计,每满十八岁的入学数以1992年为高峰,逐年递减,至本世纪末将由1992年的205万人减为150万。大学经营将进入“冰河期”。日本全国共有大学523所,加上各种短期大学(三年学制)达1114所。迄今为止,隶属于文部省的上述国、公、私立大学、短大,从大学的组织经营到具体课程设置,乃至教育环境等都置于文部省的严格规定限制下。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高(1992年大学入学率为39%)即出现了大学的“大众化”。再加上国际国内社会条件的变化,要求改革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1991年7月文部省终于修改并制定了新的大学设置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大学 文部省 大学设置基准 课程设置 大学院 基础教育 日本大学 私立大学 京都大学 国际化
下载PDF
中日佛教交流史——从日本古代末期至中世前期的情形 被引量:1
2
作者 草野显之 李贺敏 《佛学研究》 2015年第1期207-212,共6页
本文为《中日佛教交流史——以日本古代为中心》的续篇,内容主要讲述从日本古代末期至中世前期,(即自五代十国经宋代至元代初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日佛教交流情况。首先是五代十国时期以吴越为中心,甚至发展到... 本文为《中日佛教交流史——以日本古代为中心》的续篇,内容主要讲述从日本古代末期至中世前期,(即自五代十国经宋代至元代初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日佛教交流情况。首先是五代十国时期以吴越为中心,甚至发展到书籍的往来,双方交流密切。到了宋代,中国对以巡礼佛教圣地为主要目的的入宋日本僧人给予优厚待遇,加深了交流密度。中日佛教交流在十二世纪后半叶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通过入宋的日本僧人及东渡的中国僧人,将禅传到日本直至繁荣兴盛。可以说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日佛教交流是禅僧交流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佛教 交流史 古代末期至中世前期
下载PDF
中日佛教交流史--以日本古代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草野显之 李贺敏 《佛学研究》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我是位于日本京都的大谷大学校长草野显之。今天,能够得到在中国佛学院演讲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大谷大学是以佛教研究为中心的只有一个文学部的单科大学。而且,大学的历史悠久,作为近代化的大学创建于1901年。特别是自创建至今,... 我是位于日本京都的大谷大学校长草野显之。今天,能够得到在中国佛学院演讲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大谷大学是以佛教研究为中心的只有一个文学部的单科大学。而且,大学的历史悠久,作为近代化的大学创建于1901年。特别是自创建至今,一直以佛教研究为主,研究并教授哲学、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的各种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研究 日本 交流史 大学校长 古代 中国佛学院 人文科学 近代化
下载PDF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面面观
4
作者 刘建 《高等建筑教育》 1993年第2期53-57,共5页
一场改革的浪潮正猛烈地冲击着日本的高等教育。这场改革启动于1984年。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即注重教育,积极引进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以此推动现代化,使日本在短时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科技大国。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 一场改革的浪潮正猛烈地冲击着日本的高等教育。这场改革启动于1984年。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即注重教育,积极引进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以此推动现代化,使日本在短时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科技大国。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的国民教育,多年来以其高度化、多样化、普及化著称于世。进入90年代后,随着国际社会的急剧动荡及全球范围内生产结构、知识结构的更新变化,日本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人士纷纷忧虑地指出:“日本大学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 日本大学 科技大国 京都大学 先进科学技术 教育界人士 女子大学 国际社会 私立大学 生产结构
下载PDF
契丹语和中古蒙古语文献中的汉语喉牙音声母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内康则 聂鸿音 《满语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29-33,共5页
汉语的舌根擦音x-具有不同发音部位的诸多变体,这些变体被汉语使用者视为同一音位,而被契丹语和中古蒙古语使用者视为不同的音位。
关键词 契丹语 蒙古语 八思巴字 汉语 声母
下载PDF
西藏密教传承考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彦 金伟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莲花生 毗玛那弥遮 毗卢遮那 西藏 密教传承
下载PDF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
7
作者 松川节 敖特根 乌云其木格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一词,柯立夫等学者解释为名词aldaγsi加后缀-tu构成的名词,意为"具有(某种东西)"。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同一时期汉文文献中出现的"按答奚"为蒙古文aldaγsi一词的音写或为-γ脱... 关于1240年汉蒙碑铭中的aldaγ-situ一词,柯立夫等学者解释为名词aldaγsi加后缀-tu构成的名词,意为"具有(某种东西)"。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同一时期汉文文献中出现的"按答奚"为蒙古文aldaγsi一词的音写或为-γ脱落后的aldasi。此文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进行考释,认为该词应读作aldangqi,而非aldaγ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40年 汉蒙碑 aldaγ-situ
下载PDF
隐元禅师和南明抗清人士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林观潮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6-74,共9页
隐元隆琦是日本黄檗宗的开山祖。然而 ,他首先是一位明末遗民 ,一位悲伤的亡国诗僧。这可以从他和南明抗清人士的关系中得到证明。
关键词 黄檗宗 明末遗民 南明 抗清势力 隐元禅师
下载PDF
北齐禅与净土——南响堂山第二窟所见一行三昧的二种解释
9
作者 井上尚实 李贺敏(译) 《佛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引语南响堂山石窟,是在中国末法到来的意识逐渐传播的北齐末期其都——邺之西北的太行山脉鼓山(滏山)南端开凿的佛教石窟。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相比,虽然规模较小,却由于留下许多石刻佛经,是北齐时期优美的佛教美术宝库①,在中国... 引语南响堂山石窟,是在中国末法到来的意识逐渐传播的北齐末期其都——邺之西北的太行山脉鼓山(滏山)南端开凿的佛教石窟。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相比,虽然规模较小,却由于留下许多石刻佛经,是北齐时期优美的佛教美术宝库①,在中国佛教史和美术史研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行三昧 响堂山石窟 净土教 《文殊般若经》 称名念佛 净土论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下载PDF
法源寺考
10
作者 中田源次郎 释悟灯 《佛学研究》 2013年第1期186-205,共20页
一、法源寺略史 法源寺位于北平宣武门南的外城内.北平以及郊外保存了众多的古刹,从古文物和丰富的史料保存方面而言,法源寺是众多古刹中首屈一指的寺庙.法源寺创建于唐代,最初称为“闵忠寺”,其后在明代改名为“崇福禅寺”,直到清代才... 一、法源寺略史 法源寺位于北平宣武门南的外城内.北平以及郊外保存了众多的古刹,从古文物和丰富的史料保存方面而言,法源寺是众多古刹中首屈一指的寺庙.法源寺创建于唐代,最初称为“闵忠寺”,其后在明代改名为“崇福禅寺”,直到清代才称为“法源寺”一直沿用至今.这期间寺庙的变迁情况从寺院内所保留下的碑文中可以很清楚地得知.现在寺院常住僧人有三四十人,所属宗派为律宗.寺院内所揭示的僧人的日常守则来看,僧人日常所要遵守的戒律条项是非常严格的.戒律在佛教之中是戒定慧三学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我国(日本)对于戒律却被忽略的.然而,现今中国僧人依然严格地遵守戒律,是非常喜悦的事.其次,作为“慧”是对法相学的学习,从僧人们所读的书籍来看,全都是与唯识学有关的典籍.作为“定”就是念佛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源寺 幽州 仁寿 悯忠寺 舍利函 舍利塔 弘业寺 史思明
下载PDF
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1
作者 木村宣彰 《佛教文化》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一、序论——问题所在 当今时代,“人类”本身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对于人类自己来说,人类已成为疑问的符号并问题化。在现代社会,人类自己已不能认清自己,即“人为何物”、“人的价值是什么”、“人应如何生活为好”等,对于现代... 一、序论——问题所在 当今时代,“人类”本身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对于人类自己来说,人类已成为疑问的符号并问题化。在现代社会,人类自己已不能认清自己,即“人为何物”、“人的价值是什么”、“人应如何生活为好”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实难确定。自己不明白自己,是现代社会人类问题的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教育 现代社会 人的价值 人类 世界性 问题化 现代人
下载PDF
2014年日本的五代宋元史研究
12
作者 井黑忍 蔡春娟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回顾2014年的五代宋元史研究,可以看到与往年一样,今年的热点仍然在国际关系及海外交流方面。同时,对宋代的国家统治,尤其是北宋末年政治状况的研究热情及力作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 宋代 元史 日本 国际关系 国家统治 政治状况
原文传递
蒙古语译《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中残存的回鹘语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松川节 杨富学(译) 秦才郎加(译) 《甘肃民族研究》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一、吐鲁番出土蒙古文文献的价值 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收集的“吐鲁番出土蒙古文文献”总共由105件文献构成,虽然总量不是很多,但在内容上却包括了叙事诗、格言诗、佛教文献、占卜、行政文书等丰富的体裁。对于研究13-14世纪蒙古社会、... 一、吐鲁番出土蒙古文文献的价值 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收集的“吐鲁番出土蒙古文文献”总共由105件文献构成,虽然总量不是很多,但在内容上却包括了叙事诗、格言诗、佛教文献、占卜、行政文书等丰富的体裁。对于研究13-14世纪蒙古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七星 回鹘语 蒙古语 佛教文献 吐鲁番 行政文书 蒙古社会 14世纪
原文传递
有关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噶.崔臣格桑 班玛更珠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1,共7页
公元7世纪中叶,随着藏文的创制和佛殿的建立,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并逐渐得到发展,从此直到9世纪中叶遇到法难的这段历史时期,在藏传佛教史上通常称为"前弘期"。前弘期是藏传佛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藏文的... 公元7世纪中叶,随着藏文的创制和佛殿的建立,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并逐渐得到发展,从此直到9世纪中叶遇到法难的这段历史时期,在藏传佛教史上通常称为"前弘期"。前弘期是藏传佛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藏文的创制、桑耶寺的建立、吐蕃人的出家、佛经的翻译、文字的厘定、目录的编纂等都与当时藏传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年代等基本问题,却由于史料的原因令后人常常出现误判。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文献的全面解读和深入分析,对以上相关重要事件的年代问题做了详细的考证。另外,作者还对吐蕃末代赞普达玛灭佛和被弑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佛教 前弘期 质疑
原文传递
从声闻部见地到大乘的创立
15
作者 康噶•崔臣格桑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19年第3期71-88,共18页
文章认为虽大乘见地尚未盛行于佛陀时期,之后以大众部为主的声闻部教派长期发展过程中,清辨的《思择焰》(D No.3856,Dza 175a7)和观音戒(Avalokitavarta)的《般若灯广注》(D No.3859,Za 270a6-7)两部经典可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创立。实际上... 文章认为虽大乘见地尚未盛行于佛陀时期,之后以大众部为主的声闻部教派长期发展过程中,清辨的《思择焰》(D No.3856,Dza 175a7)和观音戒(Avalokitavarta)的《般若灯广注》(D No.3859,Za 270a6-7)两部经典可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创立。实际上,大乘见地中最重要的如发菩提心、修行慈悲、六度和空性等特征的支柱般见地在声闻藏中均有所体现。一般而言,像工巧明一样,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之初是粗糙、不精、有所不足的,而后在其不断发展中将会愈发细致精良,这是客观规律,同样,对于内明而言,早期声闻藏中所呈现的一切见地,不仅在后期大乘藏中得以深广发展,且因地域和时间关系使其在藏地变得更加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 小乘 声闻部见地 慈悲 六度 空性
原文传递
宗喀巴对中观“如幻成理派”和“极无所住派”的论述
16
作者 康噶·崔臣格桑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0年第4期31-41,共11页
克珠·诺桑嘉措说:“曾经,印度和西藏有论师认为如幻成理派承认现空两俱为胜义谛,宗喀巴大师在其论著《胜观》中对此作出了有力的反驳,但并未反驳中观派分为如幻成理派和极无所住两派,即前者为自续派,后者为应成派”。文章简要论述... 克珠·诺桑嘉措说:“曾经,印度和西藏有论师认为如幻成理派承认现空两俱为胜义谛,宗喀巴大师在其论著《胜观》中对此作出了有力的反驳,但并未反驳中观派分为如幻成理派和极无所住两派,即前者为自续派,后者为应成派”。文章简要论述宗喀巴大师等藏族传统学者对上述有关承认如幻成理派为自续派、极无所住派为应成派之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派 空性论派 缘起论派 如幻成理派 极无所住派
原文传递
十二缘起支的形成与生世连续缘起述略
17
作者 康噶·崔臣格桑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2期43-64,共22页
在《甘珠尔》和《丹珠尔》中普遍都认同十二缘起支形成于同一时间的观点,但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便可发现其经过了从二支到五支、九支、十支、再到十二支的发展及演变轨迹,从中也可以得知将十二缘起支分为前世、今世、来世而说明其... 在《甘珠尔》和《丹珠尔》中普遍都认同十二缘起支形成于同一时间的观点,但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便可发现其经过了从二支到五支、九支、十支、再到十二支的发展及演变轨迹,从中也可以得知将十二缘起支分为前世、今世、来世而说明其轮回于世间之观点最早提出于有部经典《发智论》中。同时,阐述了缘起的终极思想与中观派所认为的空义缘起观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起 《发智论》 空义缘起
原文传递
契丹大字碑文的新发现
18
作者 松川节 路艳 《华西语文学刊》 2013年第1期24-30,261,共8页
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在蒙古境内首次发现的契丹碑文的发现时间、地点、经过及鉴定文种的具体过程。同时阐述了有关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将原石从发现地搬运至现存地乌兰巴托蒙古国立博物馆的时间及有关见闻。作者认为该碑刻应为辽道宗清宁九... 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在蒙古境内首次发现的契丹碑文的发现时间、地点、经过及鉴定文种的具体过程。同时阐述了有关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将原石从发现地搬运至现存地乌兰巴托蒙古国立博物馆的时间及有关见闻。作者认为该碑刻应为辽道宗清宁九年(1058)的文物,据其发现地可命名为《布勒奈敖包契丹大字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 契丹大字 发现经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