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PSA/tPSA比值优化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灵 计国义 +6 位作者 李晓萌 王伟华 高洪文 潘玉琢 王洪军 桑原正明 赵雪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82-585,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tPSA)比值在优化t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 方法 :以长春市 5 0岁以上PCa集团普查中tPSA在 4 .0~ 2 0 .0 μg/L范围、并接受前列腺活检的1 8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tPSA)比值在优化t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 方法 :以长春市 5 0岁以上PCa集团普查中tPSA在 4 .0~ 2 0 .0 μg/L范围、并接受前列腺活检的1 8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 ,测定tPSA、fPSA含量 ,应用SPSS 1 0 .0软件对不同区间fPSA/tPSA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tPSA在 4 .0~ 1 0 .0 μg/L、1 0 .0~ 2 0 .0 μg/L区间时 ,PCa检出率分别为1 8.1 %、2 2 .5 %。②ROC曲线分析显示不同区间时fPSA/tPSA比值的曲线下面积 (AUC)均大于tPSA (P <0 .0 5 )。③fPSA/tPSA比值取 0 .2 5为界值时 ,tPSA在 4 .0~ 1 0 .0 μg/L、1 0 .0~ 2 0 .0 μg/L两区间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90 .5 %和 87.5 % ,可以分别避免 2 6 .7%和 1 1 .3%的人群进行活检。 结论 :在集团普查中 ,fPSA/tPSA比值在tPSA为 4 .0~ 2 0 .0 μg/L时可以提高检测PCa的特异性 ,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
下载PDF
前列腺癌PC-3M细胞hmSD活性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扬 狄茜 +4 位作者 许莉 刘喜春 赵丹 赵雪俭 宫城妙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8-751,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 - 3M细胞株hmSD的活性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丁酸钠诱导前列腺癌PC - 3M细胞发生凋亡,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收集丁酸钠作用后的PC - 3M细胞,匀浆后离心取上清,与底物共同孵育,以硫代巴比妥酸...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 - 3M细胞株hmSD的活性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丁酸钠诱导前列腺癌PC - 3M细胞发生凋亡,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收集丁酸钠作用后的PC - 3M细胞,匀浆后离心取上清,与底物共同孵育,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反应检测所生成的唾液酸,计算唾液酸酶活性;将细胞凋亡率与hmSD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丁酸钠诱导PC - 3M细胞凋亡的同时显著下调hmSD的活性,凋亡率与hmS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hmSD活性变化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氨酸酶 前列腺肿瘤 PC-3M细胞 细胞凋亡 丁酸盐类
下载PDF
中日两城市前列腺癌普查结果及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洪亮 张海峰 +6 位作者 许宁 张灵 计国义 李晓萌 高洪文 赵雪俭 桑原正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比较中日两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状况和临床病理情况。方法以长春市3566例和日本名取市2212例55岁以上男性为对象,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血清PSA>40ng/ml者行超声引导下系统活检并进行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1)长春市受... 目的比较中日两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状况和临床病理情况。方法以长春市3566例和日本名取市2212例55岁以上男性为对象,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血清PSA>40ng/ml者行超声引导下系统活检并进行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1)长春市受检人群血清PSA>40ng/ml占52%(185/3566人),低于名取市85%(189/2212人)。(2)前列腺癌发现率长春市为08%(28/3566),低于日本名取市21%(46/2212)。(3)PSA>40ng/ml者活检阳性率两市相近,长春市为252%(28/111),名取市为269%(46/171)。(4)临床分期两市相近,长春市局限期癌(T1,T2期)占61%,进展期癌(T3,T4期)占39%,名取市分别为65%和35%。(5)病理分级长春市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89%),名取市以高、中分化癌为主(765%)。结论(1)普查可实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2)长春市前列腺癌发现率低于名取市。(3)长春市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与名取市相近,病理分级恶性度高于名取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下载PDF
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mSD)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许莉 李扬 +4 位作者 狄茜 杨柯 赵丹 赵雪俭 宫城妙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0,304,共3页
目的:构建高表达hmSD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系。方法:从人睾丸组织钓取hmSD基因并克隆至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hmSD活性。结果:获得高表达hmSD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系。结... 目的:构建高表达hmSD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系。方法:从人睾丸组织钓取hmSD基因并克隆至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hmSD活性。结果:获得高表达hmSD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系。结论: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hmS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质膜型唾液酸酶 绿色荧光蛋白 前列腺癌 质粒载体
下载PDF
前列腺癌PC-3M细胞株膜结合型唾液酸酶的活性测定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狄茜 李扬 +4 位作者 孟艳 王岩 赵雪俭 宫城妙子 山口壹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 PC- 3M细胞株膜结合型唾液酸酶 ( hm SD)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方法 :收集指数生长期的 PC- 3M细胞 ,匀浆后离心取上清 ,与底物共同孵育 ,以 TBA显色反应检测所生成的唾液酸 ,计算唾液酸酶活性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 h...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 PC- 3M细胞株膜结合型唾液酸酶 ( hm SD)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方法 :收集指数生长期的 PC- 3M细胞 ,匀浆后离心取上清 ,与底物共同孵育 ,以 TBA显色反应检测所生成的唾液酸 ,计算唾液酸酶活性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 hm SD的 m RNA表达。结果 :在 PC- 3M细胞株可检测到 hm SD活性及其 RNA的表达。结论 :PC- 3M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有 hm SD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3M细胞株膜结合型唾液酸酶 前列腺癌 基因表达 唾液酸酶
下载PDF
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658例报告) 被引量:17
6
作者 范海涛 王尧 +7 位作者 王凯臣 王伟华 计国义 高洪文 潘淑琴 孔祥波 赵学俭 桑原正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开始,对中老年男性进行以PSA为主要检查指标的PCa普查,累计23761例。普查中发现PSA>4μg/L者占普查人群的8.0%,达1900例。以前列腺PSA密度(PSA...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开始,对中老年男性进行以PSA为主要检查指标的PCa普查,累计23761例。普查中发现PSA>4μg/L者占普查人群的8.0%,达1900例。以前列腺PSA密度(PSAD)>0.15ng/cm3,同时结合直肠指诊为658例疑似PCa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外腺6点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穿刺证实为PCa者168例(25.5%),BPH者347例(52.7%),非典型性增生者24例(3.6%),腺瘤样改变者36例(5.5%),前列腺炎者57例(8.7%),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者26例(4.0%);168例PCa者中,前列腺周围区见低回声反射103例(61.3%)。PCa者PSAD为0.19±0.04,前列腺体积为(28.11±12.79)cm3;BPH者PSAD为0.12±0.02,前列腺体积为(36.22±18.18)cm3,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具有准确、安全等优点,是确诊PCa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结合正确应用PSA、PSAD,不但提高PCa的早期诊断率,而且有助于PCa高危人群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穿刺活检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丁酸钠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狄茜 李扬 +1 位作者 赵雪俭 宫城妙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0-712,共3页
目的 :研究丁酸钠对前列腺癌 PC- 3M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前列腺癌 PC- 3M细胞经不同剂量丁酸钠作用后 ,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MTT测定丁酸钠对 PC- 3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吖啶橙 /溴化乙锭染色检测凋亡细胞 ,... 目的 :研究丁酸钠对前列腺癌 PC- 3M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前列腺癌 PC- 3M细胞经不同剂量丁酸钠作用后 ,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MTT测定丁酸钠对 PC- 3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吖啶橙 /溴化乙锭染色检测凋亡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峰。结果 :丁酸钠对 PC- 3M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并使 PC- 3M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周期被阻滞于 G1 / G0 期和 G2 / M期 ,S期细胞减少 ,有亚 G1 峰出现。结论 :丁酸钠对 PC- 3M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 丁酸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清fPSA对老年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慕淳 计国义 +4 位作者 孔祥波 王伟华 桑原正明 赵雪俭 赵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 PSA)及游离 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 30例前列腺癌 (PCa)、76例前列腺增生 (BPH)以及 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f PSA、t PSA,并计算 f P...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 PSA)及游离 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 30例前列腺癌 (PCa)、76例前列腺增生 (BPH)以及 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f PSA、t PSA,并计算 f PSA/ t PSA比值 ,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 f PSA/ t PSA比值为 0 .1 5为评判上限时 ,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认为 f PSA及 f PSA/t PSA比值可有效区分 PCa和 BPH(P<0 .0 0 5) ,其诊断敏感性为 91 .6% ,特异性为 88.1 % ,准确性为 87.8% ;尤其是当 PSA值界定在 4~ 1 0μg/ L灰区范围内效果更明显优于常规的 t PSA和 f PSA单独测定结果。结论  f PSA和 f PSA/ t PSA比值的应用 ,使血清 PSA测定更具临床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血清特异抗原
下载PDF
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慕淳 孔祥波 +2 位作者 王伟华 桑原正明 川村贞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 2 0例前列腺癌患者 ,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 ,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 (8例 )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 (12例 )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骨髓... 目的 :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 2 0例前列腺癌患者 ,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 ,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 (8例 )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 (12例 )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 PSA值 ,并测定骨髓 PSA与血清 PSA的比值。结果 :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髓 PSA值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以骨髓 /血清 PSA比值为 0 .70作为筛选骨转移阳性的参考值时 ,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 78% ,特异性为 86 % ,准确率为 73%。结论 :骨髓 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关 ,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记物 ,骨髓 /血清 PSA比值 0 .70可作为骨转移的筛检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骨肿瘤/继发性
下载PDF
血清锌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萌 李江 +5 位作者 张灵 李扬 王洪亮 计国义 桑原正明 赵雪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锌含量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检测方法对3940名50岁以上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的集团普查。通过ROC曲线对比分析血清锌和游离PSA/t—PSA比值(f-PSA/t-PS比值)在提高前列腺癌联查结... 目的探讨血清锌含量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检测方法对3940名50岁以上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的集团普查。通过ROC曲线对比分析血清锌和游离PSA/t—PSA比值(f-PSA/t-PS比值)在提高前列腺癌联查结果中的作用。结果在血清t-PSA〉4.0ng/ml且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16例受检者中,诊断前列腺癌者29例。血清锌含量80-100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5.54(95%可信区间为1.33—23.12),血清锌在40-60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24.28(95%可信区问为2.78~212.32)。PSA〉4.0ng/ml人群中锌的ROC-AUC74.3%高于f-PSA/t-PSA比值的65.3%(P〈0.01)。而PSA在4—10ng/ml的灰色区域,锌的ROC-AUC是70.5%,高于f-PSA/t-PSA比值的62.4%(P〈0.01)。用100μg/ml作为血清锌的临界值,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53%,PSA在4—10ng/ml人群中分别为83%和53%。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血清锌测定可明显提高PSA增高人群前列腺癌诊断率,而且优于f-PSA/t-PSA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灰色区间
下载PDF
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及减少尿道狭窄的前列腺癌根治术(附28例报告)
11
作者 张慕淳 孔祥波 +4 位作者 李胜文 王伟华 桑原正明 计国义 赵雪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探讨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的术式。方法 采用保留尿道外扩约肌、膀胱颈环状肌纤维及单侧血管神经束 ,吻合时将膀胱颈黏膜外翻固定再与尿道对端吻合的手术方式对 2 8例病人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尿道外括约... 目的 探讨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的术式。方法 采用保留尿道外扩约肌、膀胱颈环状肌纤维及单侧血管神经束 ,吻合时将膀胱颈黏膜外翻固定再与尿道对端吻合的手术方式对 2 8例病人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尿道外括约肌保留尿失禁发生 1例 ,占3.5% ,尿道狭窄仅发生 1例 ,随访 6~ 40个月 ,最大尿流率 2 3.2~ 32 .4 ml/ s。结论 手术方式和外科技术是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的重要因素 ,保留尿道外括约肌可以减少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将膀胱颈黏膜外翻再与尿道对端吻合可以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括约肌保留 尿道狭窄 前列腺癌 根治术 尿失禁 并发症
下载PDF
CD_(44)V_6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2
作者 张慕淳 朱继红 +1 位作者 孔祥波 桑原正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28-930,共3页
目的 探讨CD4 4V6 基因与前列腺癌 (PCa)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2例PCa组织中CD4 4V6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 4V6 基因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 ,阳性率为 46 3 % (38/82 ) ,其中伴盆腔... 目的 探讨CD4 4V6 基因与前列腺癌 (PCa)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2例PCa组织中CD4 4V6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 4V6 基因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 ,阳性率为 46 3 % (38/82 ) ,其中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者阳性率为62 5 % (1 5/2 4 ) ,无转移者阳性率 37 9% (2 3/58)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D4 4V6 在PCa组织中的高表达还与癌组织的Gleason评分及预后有关 (P <0 0 5)。结论 具有CD4 4V6 高表达的PCa具有更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 ,恶性度较高 ,分化较差 ,CD4 4V6 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基因 前列腺癌 高表达 阳性率 预后 癌组织中 转移 结论 指导 能力
下载PDF
前列腺癌128例临床诊断资料分析
13
作者 李晓萌 王洪亮 +3 位作者 张灵 赵雪俭 一郎 桑原正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诊断 实验室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荷瘤大鼠血清、脏器、肿瘤组织锌含量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德君 郭亚东 +1 位作者 胡明继 氏家重纪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83-84,共2页
本研究测定了正常大鼠,吉田肉瘤细胞种植于皮下第4、6、8天大鼠血清、各脏器、肿瘤组织锌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含有一定量的锌;随着大鼠荷瘤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增大,血清锌含量逐渐减少,血清白蛋白含... 本研究测定了正常大鼠,吉田肉瘤细胞种植于皮下第4、6、8天大鼠血清、各脏器、肿瘤组织锌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含有一定量的锌;随着大鼠荷瘤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增大,血清锌含量逐渐减少,血清白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而肝脏组织锌含量逐渐增加。认为:荷瘤机体血清锌含量的减少,主要与锌蓄积于肝脏、肿瘤组织内有关,同时也与血清白蛋白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田肉瘤 血清 脏器 肿瘤组织
下载PDF
前列腺癌集团检诊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张灵 计国义 +8 位作者 李晓萌 李胜文 高洪文 甘卉 王洪亮 潘玉琢 孔祥波 桑原正明 赵雪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集团检诊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方法 总结 1996至2 0 0 1年集团检诊发现的 67例前列腺癌和 1986至 2 0 0 1年长春各大医院诊治的 3 58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 ,从年度及年龄分布、临床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集团检诊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方法 总结 1996至2 0 0 1年集团检诊发现的 67例前列腺癌和 1986至 2 0 0 1年长春各大医院诊治的 3 58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 ,从年度及年龄分布、临床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含量、病理分级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999至 2 0 0 1年 3年间年均确诊例数较 1986至 1989年增长 4.7倍。其中集团组B期以下早期癌占 58.2 % ,临床组只占 2 7.9% ,且多为偶发癌 ;转移癌的诊断率集团组低于临床组 ;临床组PSA≥ 2 0ng/ml的比率高于集团组 ,低分化癌的比率高于集团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集团组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比率较临床组提高了 15.3 %。 结论 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 ,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集团检诊 诊断 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活检诊断早期前列腺癌 被引量:8
16
作者 计国义 张灵 +6 位作者 赵薇 高洪文 孔祥波 孙连坤 王伟华 赵雪俭 桑原正明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24,3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的超声影像与超声引导下6点系统活检病理学检查的关系,提高早期PCa检出率。方法研究对象为PCa集团普查发现的血清PSA>4.0ng/ml的32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受检者,每位受检者均行血清PSA检测及前列腺活...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的超声影像与超声引导下6点系统活检病理学检查的关系,提高早期PCa检出率。方法研究对象为PCa集团普查发现的血清PSA>4.0ng/ml的32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受检者,每位受检者均行血清PSA检测及前列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1)329例接受前列腺活检病例中PCa患者93例(28.3%),其中前列腺腺癌88例,其他类型癌5例。(2)93例PCa患者的超声影像中见低回声反射区组为56例(60.2%),其余37例为无异常回声组(39.8%)。(3)88例前列腺腺癌中,53例低回声反射区组PSA平均值为(60.50±39.79)ng/ml,35例无异常回声组PSA平均值为(12.74±8.25)n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PSA含量4.0 ̄10.0ng/ml区间者17例,无低回声反射区者15例,占88.2%。(4)早期病例(A,B期)中无异常回声组占82.9%。结论在超声影像学无异常的血清PSA增高的人群中,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能够发现早期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声影像学 活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