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荀慧生《红楼梦》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2,共6页
创作于民国时期的《红楼二尤》和《晴雯》是荀派悲剧的代表作,在解放后的戏曲改革运动中又接纳吸收了新的变革因素,在红楼京剧的发展变革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不仅推动促进了红楼戏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而且为今后红楼戏的创作... 创作于民国时期的《红楼二尤》和《晴雯》是荀派悲剧的代表作,在解放后的戏曲改革运动中又接纳吸收了新的变革因素,在红楼京剧的发展变革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不仅推动促进了红楼戏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而且为今后红楼戏的创作改编与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慧生 《红楼梦》 剧本 《红楼二尤》 《晴雯》
下载PDF
关于清代前期定例集的利用
2
作者 〔日〕岸本美绪 顾其莎 (译)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4年第1期375-397,共23页
如何在日积月累的庞大命令、成例当中确切找出适用于行政参考的规定呢?基于这个迫切的需求,清朝时期出版了不少官刻或是坊刻版本的定例集。本文列举了五种出版自康熙年间到乾隆初年、内容较为丰富的坊刻定例集〔《本朝则例类编》、《... 如何在日积月累的庞大命令、成例当中确切找出适用于行政参考的规定呢?基于这个迫切的需求,清朝时期出版了不少官刻或是坊刻版本的定例集。本文列举了五种出版自康熙年间到乾隆初年、内容较为丰富的坊刻定例集〔《本朝则例类编》、《本朝续増则例类编》、《定例全编》、《定例成案合镌》、《定例续编(残)》〕,在对每一本定例集的出版过程和编辑方针进行概说的同时,也以“钱法”这一领域作为例子,简单地调查收录于各种定例集的定例的重复状况,以及重复的定例之间是否出现文章上的出入。不同的定例集,所收录的定例也不太一样,但当中也有《实录》或《皇朝文献通考》等其他史料未见的内容,就档案史料鲜少被保存下来的康熙年间来说,这些定例集具备了补充史料不足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例 坊刻 钱法
下载PDF
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王芳中国发明创造的汉字,自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已逐渐地溶入日本固有的生活、文化中,并发展、形成为今日日本特有的汉字文化。一、汉字的传入据有关学者推论,日本人大约从6世纪末开始能够用... 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王芳中国发明创造的汉字,自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已逐渐地溶入日本固有的生活、文化中,并发展、形成为今日日本特有的汉字文化。一、汉字的传入据有关学者推论,日本人大约从6世纪末开始能够用汉字来表达日本语。汉字在民间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汉字 日本政府 削减汉字论 福泽谕吉 日本语 汉字表 《篆隶万象名义》 汉字词 日本国民 汉字文化
原文传递
近代中日女子教育论比较研究
4
作者 何玮 《日本学研究》 2005年第1期237-251,共15页
导言提到“贤妻良母”,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陈词滥调”,是非常古老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之一的人也许不在少数。那么,“贤妻良母”所规定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来的“贤妻良母”女子教育论是否真是传统中国的产物呢?濑地山角(1996)... 导言提到“贤妻良母”,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陈词滥调”,是非常古老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之一的人也许不在少数。那么,“贤妻良母”所规定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来的“贤妻良母”女子教育论是否真是传统中国的产物呢?濑地山角(1996)、姚毅(1999)等的研究向我们显示:在中国作为四字熟语的“贤妻良母”并非由来已久,它最初是从日本“引进”,作为一个比较固定的词汇确立下来大约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中国面临外敌入侵、国家·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熟语 贤妻良母 教育论 中国 富国
原文传递
“社会生态史学”的启示与反思--读安富步、深尾叶子编《“满洲”的成立--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的形成》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敏玲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7-153,共7页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满铁档案及相关机构留下的调查材料相对完整,间接造就了近代“满洲”研究在日本中国史研究中长期的热点地位。然而,不同于其他探讨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中国的国民国家形成等“...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满铁档案及相关机构留下的调查材料相对完整,间接造就了近代“满洲”研究在日本中国史研究中长期的热点地位。然而,不同于其他探讨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中国的国民国家形成等“满洲”研究的主流作品,《“满洲”之成立——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的形成》一书则比较综合。虽然使用的史料和其他“满洲”研究相仿,但它试图解决的却是一个头绪纷繁的问题——山海关之东北、黑龙江之南、乌苏里江之西这一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地理区域,如何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满洲”社会的过程,以及此过程与该地区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 社会生态 空间 近代 森林 中国东北地区 帝国主义侵略 反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