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1
作者 李新兰 中村典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27,89-90,共6页
本文利用PHA和白细胞介素2结合克隆的形成测定了人外周血新鲜淋巴细胞体外辐射敏感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来自健康成年人,在体外照射x射线0~5Gy,并获得了剂量活存曲线,D-(10)值(杀伤90%细胞时所需剂量)约为3.5Gy。 另一种方法是用细胞松... 本文利用PHA和白细胞介素2结合克隆的形成测定了人外周血新鲜淋巴细胞体外辐射敏感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来自健康成年人,在体外照射x射线0~5Gy,并获得了剂量活存曲线,D-(10)值(杀伤90%细胞时所需剂量)约为3.5Gy。 另一种方法是用细胞松弛素B(CB)阻断细胞浆分裂,从体外受照淋巴细胞形成双核微核率的结果,得出双核微核形成率和受照剂量(0~3Gy)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敏感性 X线 T淋巴细胞克隆 双核微核
下载PDF
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慢性照射与实体癌超额危险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全富 秋叶澄伯 +7 位作者 陶祖范 袁镛龄 邹剑明 森岛弥重 加藤宽夫 查永如 菅原努 魏履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估算阳江高本底辐射慢性照射可能导致的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方法 基于自然村室内、外环境剂量和性别年龄别居留因子 ,估算研究群组每一个成员的累积剂量。假定剂量与癌症危险间存在线性关系 ,利用 1979~ 1995年的癌症死亡率资... 目的 估算阳江高本底辐射慢性照射可能导致的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方法 基于自然村室内、外环境剂量和性别年龄别居留因子 ,估算研究群组每一个成员的累积剂量。假定剂量与癌症危险间存在线性关系 ,利用 1979~ 1995年的癌症死亡率资料 ,按照Poisson模型计算超额相对危险。结果 全部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 (ERR)为 - 0 11(95 %CI,- 0 6 7,0 6 9) Sv。肝癌、鼻咽癌、肺癌和胃癌等前 4位癌症的ERR(95 %CI) Sv分别为 - 0 99(- 1 6 0 ,0 10 ) ,0 10 (- 1 2 1,3 2 8) ,-0 6 8(- 1 5 8,1 6 6 )和 - 0 2 7(- 1 37,2 6 9)。结论 未发现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 辐射 慢性照射 实体癌 超额危险 放射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阳江高本底地区群组研究1979~1995年随访数据合并与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全富 邹剑明 +7 位作者 秋叶澄伯 刘玉升 李嘉 陶祖范 查永如 袁镛龄 加藤宽夫 魏履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讨论阳江高本底地区群组研究不同阶段的资料合并与癌症危险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分阶段进行,1970~1978年为回顾性调查,1979~1986年为动态人群前瞻性观察,1987~1995年为定群研究,后两个阶段的数据已... 目的讨论阳江高本底地区群组研究不同阶段的资料合并与癌症危险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分阶段进行,1970~1978年为回顾性调查,1979~1986年为动态人群前瞻性观察,1987~1995年为定群研究,后两个阶段的数据已经计算机化。采用记录连接方法进行1979~1986年和1987~1995年随访数据的合并。危险分析基于详细的人年列表,分组变量包括性别、到达年龄(attendedage)、随访年份和剂量分组。利用标准的Poisson回归方法估计超额相对危险和与对照组相比高本底地区每个剂量组的相对危险。采用似然比χ2近似方法计算显著性检验的双侧P值和95%置信区间。结果由于某些成员的出生日期在两个随访阶段数据库中有所不同及其他原因,约有10%的群组成员未能完成记录连接。我们讨论了合并随访数据的三种方法。结论癌症危险分析基于1979~1995年记录连接合并资料,包括125079人,累计观察1698350人年,10415人死亡,其中1003人为癌症死亡。癌症危险估计的结果将有另文专门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研究 数据库 高本底地区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阳江高本底地区恶性肿瘤死亡调查1987~1995年资料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陶祖范 秋叶澄伯 +7 位作者 查永如 加藤宽夫 孙全富 邹剑明 李嘉 刘玉升 菅原努 魏履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本项研究是高本底辐射研究组的一项专题,始于1972年,旨在探索平均年有效剂量为64mSv的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照射的致癌危险。1991年起中日两国科学家合作继续研究,以累积更多观察人年数,提高统计学精度,并... 目的本项研究是高本底辐射研究组的一项专题,始于1972年,旨在探索平均年有效剂量为64mSv的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照射的致癌危险。1991年起中日两国科学家合作继续研究,以累积更多观察人年数,提高统计学精度,并检验以往研究的可重复性。方法合作研究后所获1987~1995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是通过回顾性调查或/和前瞻性调查从定群队列中获得。恶性肿瘤死亡现场调查分为队列成员追踪和死因确认两步骤。按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将高本底人群分为高、中、低剂量3个组,以进行内比较。高本底地区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相对危险(RR)。RR和超额相对危险(ERR)系数及其95%置信区间(CI)计算应用Epicure中AMFIT程序。结果1987年1月1日定群观察起点人口为106517人,至1995年共累积观察926238人年,期间共死亡5161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557例。整个高本底地区经性别年龄组调整的全部恶性肿瘤的RR(95%CI)为096(080,115)。就部位别恶性肿瘤而论,白血病、鼻咽癌、食管癌和小肠癌的RR大于1,而胃癌、肝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和淋巴肉瘤的RR小于1,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对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底地区 癌症 死亡调查 相对危险 肿瘤 ERR
原文传递
阳江高本底地区居民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与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全富 邹剑明 +7 位作者 刘玉升 袁镛龄 李嘉 陶祖范 查永如 秋叶澄伯 加藤宽夫 魏履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研究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先进统计分析方法,对阳江高本底地区10多万人20余年的健康随访研究资料和剂量学调查资料进行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比较分析,确定采用Foxbase系列数据库管理系统按专题建立数据库,... 研究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先进统计分析方法,对阳江高本底地区10多万人20余年的健康随访研究资料和剂量学调查资料进行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比较分析,确定采用Foxbase系列数据库管理系统按专题建立数据库,借助于ID号实现记录连接;一般统计分析由SAS完成;交叉分组人年列表由Epicure中的Datab完成;癌症相对危险分析用AMFIT程序。结果建立了40MB的各专题研究库,主要包括:10余万人的人口学数据库(1979~1995)、1.2万人的死因数据库(1979~1995)和526个村庄6783户、5273人的剂量数据库。提出了动态群组研究资料(1979~1986)与固定群组研究资料(1987~1995)的合并方法:首选方法是建立假想的基于记录连接的以1979年为起点的(固定)群组。另一方法是将不同阶段群组研究的人年表分层直接相加。计算了每个成员基于卧室内、起居室内、室外村平均剂量率与性别-年龄别居留因子的累积剂量。完成了以性别、atainedage、随访年代及剂量交叉分组的人年列表,对癌症死亡资料(1979~1990)进行了危险分析。结论应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统计分析技术使阳江高本底地区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危险分析 高本底地区 健康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