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日本代际差距的状况分析——基于自身经验的视角
1
作者 伊势弘志 李欣子 《日本研究》 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试图揭示在与政治同步发生变化的经济因素、社会背景这一条件下,现代日本出现的社会问题。如平成日本在政治状况上呈现出内阁更迭频繁,在经济方面则进入了萧条时代。特别是泡沫经济的破裂导致日本社会出现了代际差距,而代际差距的... 本文试图揭示在与政治同步发生变化的经济因素、社会背景这一条件下,现代日本出现的社会问题。如平成日本在政治状况上呈现出内阁更迭频繁,在经济方面则进入了萧条时代。特别是泡沫经济的破裂导致日本社会出现了代际差距,而代际差距的出现又引发了就业、教育、道德、福祉等一些列新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经验,对现代日本代际差距的真是状况进行分析,并藉此考察泡沫经济破裂的诸多原因,并以"平成日本"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研究今后面临的课题和应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差距 社会中坚阶层 泡沫经济 社会问题
下载PDF
關於唐法門寺咸通十四年(873)舍利供養的考察——兼論法門寺《真身誌文》碑
2
作者 氣賀澤保規 石青(译)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20年第2期199-236,6,共39页
一、前言——《真身誌文》簡介1987年春,從中國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十三層真身舍利塔的地下(地宫)出土了金銀器、陶瓷器、玻璃製品及絹製品等大量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分别置於幾個多重寶函内的四枚指骨舍利。這些舍利是作爲釋迦真身即... 一、前言——《真身誌文》簡介1987年春,從中國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十三層真身舍利塔的地下(地宫)出土了金銀器、陶瓷器、玻璃製品及絹製品等大量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分别置於幾個多重寶函内的四枚指骨舍利。這些舍利是作爲釋迦真身即真骨保存在該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身誌文》
下载PDF
汉学是科学吗——现代中国汉学和宋学的对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志野好伸 张瀚之 常春兰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2期38-46,共9页
20世纪初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加速了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汉学和宋学的对立也被卷入这种分化之中。在科学派一方,丁文江坚持科学万能论,主张汉学是科学,宋学不是科学;胡适认为汉学并非汉儒之学,而是宋学“格物致知”方法的延续和发展,与西... 20世纪初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加速了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汉学和宋学的对立也被卷入这种分化之中。在科学派一方,丁文江坚持科学万能论,主张汉学是科学,宋学不是科学;胡适认为汉学并非汉儒之学,而是宋学“格物致知”方法的延续和发展,与西方科学处于同一路向。在玄学派一方,张君劢认为宋学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企图以宋学包容汉学并由此重建新儒学;冯友兰则认为宋学是哲学而非科学,正是因为其具有空虚这一不同于科学的特征而成为中国哲学经久不变的主流。而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之前,王国维早已对汉宋划界问题有所预见,他较为倾心于汉学并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然终不可得。对汉宋划界形成过程的追溯为我们重新思考何谓“中国哲学”提供了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宋学 科学 哲学
下载PDF
“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再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川日出志 张光燕 《大众考古》 2015年第5期51-57,共7页
1784年,二位佃农在九州岛北部的志贺岛偶然发现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学者们认为它就是《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的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委奴国奉贡朝贺时光武帝赐给的印绶。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此印应该是江户时代(1603... 1784年,二位佃农在九州岛北部的志贺岛偶然发现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学者们认为它就是《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的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委奴国奉贡朝贺时光武帝赐给的印绶。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此印应该是江户时代(1603~1867)仿制的,也有人认为此印为赝品。经过多角度的研究,我认为这些质疑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九州岛 弥生时代 东夷 光武帝 日本列岛 邑长 宁乐美术馆 上海博物馆 句丽
下载PDF
日本政府对“天津外交”的认识与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帆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42,220,共11页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趋向于通过总理衙门来解决外交问题,在历经琉球案交涉失败的教训之后,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李鸿章在对日外交中的地位,并开始接受以李鸿章为主体的“天津外交”,进而巧妙地运用它来为日本谋取利益。“天津外交”的核心是...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趋向于通过总理衙门来解决外交问题,在历经琉球案交涉失败的教训之后,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李鸿章在对日外交中的地位,并开始接受以李鸿章为主体的“天津外交”,进而巧妙地运用它来为日本谋取利益。“天津外交”的核心是“和戎”,从主观动机来说,李鸿章的和戎思想是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客观上来说,它虽为清朝解决了许多外交问题,却存在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等负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天津外交 日本政府 伊藤博文
原文传递
文学自白的制度化及其失效——柄谷行人文学批评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尚蓉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自白作为文学表现技巧,事关自我言说的可能性限度这一重要问题。一方面,作为一种话语制度的自白,其成立建基于“本心—欺瞒”的二元图示;另一方面,基督教传统的自白仪式在宗教改革后逐渐转向私人化,自白便可溯源到这种基督教的私人忏悔... 自白作为文学表现技巧,事关自我言说的可能性限度这一重要问题。一方面,作为一种话语制度的自白,其成立建基于“本心—欺瞒”的二元图示;另一方面,基督教传统的自白仪式在宗教改革后逐渐转向私人化,自白便可溯源到这种基督教的私人忏悔。此时,以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私人语言批判能够提供一个拒绝私人化自白与承担他者伦理责任的契机。基于此,柄谷行人对文学自白的批判并非指向文类,而是自白文体中存在的与他者之伦理性关系的切断这一弊端。柄谷行人对夏目漱石《心》的分析则显示出对内省的主体性的反思,只有直面伦理关系中不可避的他者才能真正望见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白 私人语言 柄谷行人 夏目漱石
原文传递
秦简中所见的童工——兼及对家庭内部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的流动性之理解
7
作者 方国花(译) 《法律史译评》 2021年第1期26-36,共11页
前言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秦简(岳麓书院秦简、里耶秦简)^(1)中有关童工的记录,探讨生活在当时的人们的家庭人员构成以及这些人的人生经历的多样性,进而探讨当时社会的流动性。本文所说的童工为十几岁的孩子,主要年龄段在14—15岁,还包括1... 前言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秦简(岳麓书院秦简、里耶秦简)^(1)中有关童工的记录,探讨生活在当时的人们的家庭人员构成以及这些人的人生经历的多样性,进而探讨当时社会的流动性。本文所说的童工为十几岁的孩子,主要年龄段在14—15岁,还包括10岁以下的儿童,具体会在后文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秦简 岳麓书院秦简 家庭内部 人员构成 童工 流动性 多样性 人生经历
原文传递
唐初村落制度的“新史料”——西安碑林博物馆藏《荔非明达等四面造像题名》之再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石野智大 鲍丹琼 《唐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49-178,共30页
序论隋文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在整顿作为统治基础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同时,于平定南朝陈不久后的开皇九年(589年)二月,实施了新的村落制度,即制定了隋代的乡里制度。在此之前的隋开皇二年(582年)令施行期间,实行的是隋初三... 序论隋文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在整顿作为统治基础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同时,于平定南朝陈不久后的开皇九年(589年)二月,实施了新的村落制度,即制定了隋代的乡里制度。在此之前的隋开皇二年(582年)令施行期间,实行的是隋初三长制。隋初三长制吸收了北魏以来三长制的传统,在畿内、畿外各设置了由族(100家,族正)一闾(25家,闾正)—保(5家,保长)和党(100家,党长)一里(25家,里正)一保(5家,保长)三级构成的村落组织。隋代乡里制没有隋初三长制畿内、畿外之别,省略了相当于三长制中间组织的25家的村落组织,把原来的村落组织重新编成乡(500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长寿 大都督府 村正 碑阳 里正 邑义 畿内 西安碑林 碑面 石刻艺术
原文传递
秦汉地方行政中的决策过程
9
作者 高村武幸 朱腾 《法律史译评》 2017年第1期70-94,2,共26页
前言在中国,通过官僚机构实施统治或展开行政正式始于战国时期,这种统治或行政方式又依凭各种官府所制成的数量巨大的公文书或官方簿籍及其收发文件而成立,所以可被称为所谓的文书行政。~4自20世纪始,支撑文书行政的公文书、官方簿借以... 前言在中国,通过官僚机构实施统治或展开行政正式始于战国时期,这种统治或行政方式又依凭各种官府所制成的数量巨大的公文书或官方簿籍及其收发文件而成立,所以可被称为所谓的文书行政。~4自20世纪始,支撑文书行政的公文书、官方簿借以简牍史料的形式陆续出土。同时,作为探讨文书行政之制度基础的史料,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等与律令、法制相关的简牍也颇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 文书 公文书 史料 行政 简牍
原文传递
甲卒小考——据地湾出土的甲卒简牍
10
作者 吴明浩(译) 《法律史译评》 2021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前言在汉代史料中,可以看到“甲卒”这样的词,如《史记》记载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这里的“甲卒”历来被认为是与战士同义的军人之意,且似乎... 前言在汉代史料中,可以看到“甲卒”这样的词,如《史记》记载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这里的“甲卒”历来被认为是与战士同义的军人之意,且似乎不仅承担驻守前线的防务,还须参与物资输送的任务。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策划进攻匈奴,实施了大规模的征发,此时亦可见到甲卒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卒 《史记》 大宛 王莽 地湾 匈奴 酒泉
原文传递
關於陸游詩與自注的構造關係
11
作者 廖嘉祈(译) 《新宋学》 2020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一、序論一般而言,文學作品的注釋是爲了幫忙讀者理解作品而存在。而作者所作的"自注",則往往因爲反映了僅作者本人所知的知識或意圖,而成爲讀者不可輕易放過的信息。謝靈運在《山居賦》等賦中所作的自注,可謂是中國文學當中... 一、序論一般而言,文學作品的注釋是爲了幫忙讀者理解作品而存在。而作者所作的"自注",則往往因爲反映了僅作者本人所知的知識或意圖,而成爲讀者不可輕易放過的信息。謝靈運在《山居賦》等賦中所作的自注,可謂是中國文學當中自注的早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注 謝靈運 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