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解剖特点及其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健 马光铄 +5 位作者 刘云阳 刘勇 冯学泉 太田仲郎 野田公寿茂 谷川绿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的解剖特点及其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中应用的技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4月至2019年3月日本札幌祯心会医院脑卒中中心脑动脉瘤患者101例,其中男16例,女85例,年龄11~89岁,均行耳前经颞下窝桥... 目的探讨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的解剖特点及其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中应用的技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4月至2019年3月日本札幌祯心会医院脑卒中中心脑动脉瘤患者101例,其中男16例,女85例,年龄11~89岁,均行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CTA)评估桥血管通畅率,根据CTA重建图像多点描记测量桥血管长度,并分析实现该路径的解剖学及技术要点。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6个月,发生桥血管堵塞3例,通畅率为97.0%。经测量桥血管路径的长度(162.9±12.6)mm。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从颈部二腹肌后腹的外侧起始,在茎突舌骨肌与茎突舌肌的外侧继续向上行至颞下窝,穿经翼内肌的深头,在翼外肌的外侧、颧弓的内侧穿经颞肌向上抵达颅内术区部位。结论耳前经颞下窝桥血管路径模拟血管抵达颅骨颞区的自然路径,且具有行程短、远期通畅率高等优点,值得在颅内外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搭桥 颞下窝 桥血管 路径
下载PDF
黏膜缝合及脂肪填塞技术在额底纵裂入路额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云阳 冯学泉 +7 位作者 刘勇 马光铄 李牧 木下由宇 太田仲郎 野田公寿茂 上山博康 谷川绿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经额底纵裂入路进行手术时,正确修复开放的额窦对预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日本札幌祯心会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经验,对黏膜缝合及脂肪填塞技术在额底纵裂入路额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 经额底纵裂入路进行手术时,正确修复开放的额窦对预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日本札幌祯心会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经验,对黏膜缝合及脂肪填塞技术在额底纵裂入路额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以促进技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额底纵裂入路 脑脊液漏 神经外科手术 黏膜缝合 颅内感染 技术交流 脂肪填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