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和量子信息科学到底是什么
1
作者 周思益 《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51-54,4,共5页
与量子力学有关的技术如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虽然尚未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但我们经常能在科技新闻中听到这些字眼。这些技术关乎国家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了解其背后的原理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 量子纠缠 贝尔不等式 量子信息科学
下载PDF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埃达克岩、富铌玄武岩组合:古亚洲洋板块南向俯冲的证据 被引量:104
2
作者 张海祥 牛贺才 +4 位作者 Hiroaki Sato 单强 于学元 Jun’ichi Ito 张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晚古生代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的安山质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具有较高的Al2 O3 ,Na2 O和Sr含量以及Sr/Y比值 ;明显亏损重稀土和Y ,它们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 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晚古生代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的安山质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具有较高的Al2 O3 ,Na2 O和Sr含量以及Sr/Y比值 ;明显亏损重稀土和Y ,它们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明显的Nb ,Ta负异常和Sr正异常 ,同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埃达克岩共生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富铌玄武岩一致 ,表现为Si过饱和及富Na的特征 ,同时具有较高的Nb ,TiO2 和P2 O5含量 ,并富集高场强元素。由于埃达克岩和富铌玄武岩的形成均与板块俯冲有关 ,因此 ,它们的存在表明 ,古亚洲洋在早 -中泥盆世向南 (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 埃达克岩和富铌玄武岩 古亚洲洋 板块俯冲
下载PDF
新疆北部富蕴县沙尔布拉克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海祥 牛贺才 +3 位作者 于学元 Hiroaki Sato Junichi Ito 单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富蕴县沙尔布拉克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的辉石安山岩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52.13%~60.45%);高MgO(3.91%~9.31%)和相容元素(包括Ni、Cr、Co等)含量,以及高Mg#和Al2O3/TiO2比值;低TiO2含量(0.21%~0.35%);同... 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富蕴县沙尔布拉克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的辉石安山岩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52.13%~60.45%);高MgO(3.91%~9.31%)和相容元素(包括Ni、Cr、Co等)含量,以及高Mg#和Al2O3/TiO2比值;低TiO2含量(0.21%~0.35%);同时具有U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这些特征均与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应属于玻安岩,形成于前弧环境。沙尔布拉克玻安岩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在早—中泥盆世向南发生了洋壳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安岩 地球化学 新疆 火山岩 洋壳俯冲作用 岩石学
下载PDF
准噶尔板块东北缘富铌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海祥 牛贺才 +3 位作者 于学元 单强 Hiroaki Sato Junichi Ito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富铌玄武岩是硅过饱和,富Na2O,TiO2,P2O5,同时富集高场强元素的一类岛弧玄武岩,这类玄武岩的w(Nb)>7×10-6,(w(La)/w(Nb))MN<2.它是由来源于70~100 km深处、受adakite熔体交代过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是大洋板块俯冲作... 富铌玄武岩是硅过饱和,富Na2O,TiO2,P2O5,同时富集高场强元素的一类岛弧玄武岩,这类玄武岩的w(Nb)>7×10-6,(w(La)/w(Nb))MN<2.它是由来源于70~100 km深处、受adakite熔体交代过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是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目前发现的富铌玄武岩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新生代岛弧环境,与洋壳俯冲作用密切相关[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洋壳 俯冲作用 新生代 准噶尔板块 富铌玄武岩
下载PDF
应用Cole-Cole公式分析蛙血液细胞介电谱 被引量:26
5
作者 马青 渡边牧夫 洲崎敏伸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利用Cole Cole公式对 10 4~ 10 8Hz频率段的蛙血液细胞介电谱进行了曲线拟合分析 ,建立了蛙血液细胞Cole Cole参数 :高频段相对介电常数εh=6 0 ,第一相对介电增量Δε1=4 90 0 ,第二相对介电增量Δε2 =12 0 0 ,第一特征频率 f1=0 .2M... 利用Cole Cole公式对 10 4~ 10 8Hz频率段的蛙血液细胞介电谱进行了曲线拟合分析 ,建立了蛙血液细胞Cole Cole参数 :高频段相对介电常数εh=6 0 ,第一相对介电增量Δε1=4 90 0 ,第二相对介电增量Δε2 =12 0 0 ,第一特征频率 f1=0 .2MHz,第二特征频率 f2 =2 .4MHz,第一相位角 β1=0 .92 ,第二相位角 β2 =0 .93,低频段电导率k1=3.38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 介电谱 相对介电常数 电导率 介电损耗因子 损耗角正切 Cole-Cole公式 蛙血
下载PDF
河西走廊和阿拉善东缘地区中寒武世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宝春 杨振宇 +1 位作者 朱日祥 Otofuji Yo-Ichiro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3-401,共9页
用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东缘中寒武世15个采点107块定向岩芯样品,进行岩石 磁学实验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所采样品以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高温特征分量B4组 分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褶皱检验,其构造校正后的方向明... 用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东缘中寒武世15个采点107块定向岩芯样品,进行岩石 磁学实验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所采样品以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高温特征分量B4组 分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褶皱检验,其构造校正后的方向明显区别于华北地块及河西走廊 和阿拉善地区志留纪以来的特征剩磁方向.这一组分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349.9°E,21.1°N, 95%置信圆锥半顶角A_(95)为14.9°)与华北地块同时期的极位置相近;表明河西走廊和阿拉善 地体与华北地块主体之间,在中寒武世之后未发生明显的纬向相对运动;但在中寒武世-奥陶 纪期间,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相对于华北地块主体仍可能发生15°左右的逆时针旋转.这 一旋转作用可能代表了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与华北地块主体的增生过程,最终在晚寒武世 形成统一的华北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寒武世 古地磁 河西走廊 阿拉善东缘地区
下载PDF
断层岩与断层模式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爱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本文通过对断层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力学成因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断层岩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特征直接反映所处环境的地质构造运动特性,所以通过研究断层岩的内部组构可以直接了解形变环境及其... 本文通过对断层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力学成因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断层岩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特征直接反映所处环境的地质构造运动特性,所以通过研究断层岩的内部组构可以直接了解形变环境及其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2)断层岩的线理和面理结构既可以在韧塑性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脆性条件下形成,因此是否具有线理与面理结构不能作为断层岩分类的决定性基准;(3)断层岩母岩结晶体的大小直接影响断层岩粒度大小的变化,所以利用粒度大小对断层岩进行分类时必须考虑母岩的粒度;(4)通过把断层岩研究与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岩石流变学以及岩石力学等学科的研究相结合,解明断层的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岩 变形特征 岩石流变 断层模式
下载PDF
川滇菱形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育燕 乙藤洋一郎 玉井雅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在位于川滇菱形地块的西昌西南大德里向斜两翼的白垩系红色砂岩内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96个(12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昌晚白垩世末期的古地磁偏角为5.9°,古地磁倾角为45.8°,古地磁极... 在位于川滇菱形地块的西昌西南大德里向斜两翼的白垩系红色砂岩内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96个(12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昌晚白垩世末期的古地磁偏角为5.9°,古地磁倾角为45.8°,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84.7°,东径193.3°.将该数据与作者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则可见自楚雄至元谋,进而至西昌,其古地磁偏角逐渐靠近正北,而古地磁极纬度渐次升高.这反映了川滇菱形地块内的断块呈自西南至东北逐渐减弱的顺时针旋转特征,而这一古地磁学特征又揭示了川滇菱形地块断裂的右行走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学 川菱形地块 红河断裂带 白垩纪
下载PDF
用于1.54μm微片激光器的高Er^(3+)/Yb^(3+)共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
9
作者 张军杰 河本洋二 +1 位作者 戴世勋 张丽艳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3-443,共1页
本文系统制备了980 nm半导体崩浦的应用于1.54 μm波段微片激光器的高Er3+/Yb3+共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通过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光谱的测试,对其光学性质、浓度淬灭及其洱灭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玻璃中Er3+离子掺... 本文系统制备了980 nm半导体崩浦的应用于1.54 μm波段微片激光器的高Er3+/Yb3+共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通过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光谱的测试,对其光学性质、浓度淬灭及其洱灭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玻璃中Er3+离子掺杂浓度低于10 mol%的情况下,浓度淬灭现象较弱,Er3+/Yb3+共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在由于Er3+离子4I13/2→4I15/2跃迁所引起的1.54 μm波段的发射强度比Er3+单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中的荧光强度要强。在Er3+离子掺杂浓度高于10 mol%的情况下,由于Er3+与Yb3+之间的反能量转移过程,Er3+/Yb3+共掺杂的氟铝酸盐玻璃的1.54 μm波段的荧光浓度淬灭效应比Er3+离子单掺杂的情况下明显。在Er3+离子掺杂浓度小于10 mol%的情况下,实验中发现可获得1.54μm波段高发射效率的Er3+与Yb3+离子最佳摩尔浓度掺杂比例约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片激光器 铒离子/镱离子共掺杂 氟铝酸盐玻璃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上转换荧光光谱
下载PDF
马站盆地成因与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景鹏 宫田隆夫 孙元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内马站盆地中沉积岩相和同沉积构造分布特征的详细研究及盆地内凝灰岩夹层中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盆内化石的研究,认为该盆地是一个形成于晚白垩世并与郯庐断裂带活动有关的走滑盆地。该盆地的形成表明郯庐断裂带...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内马站盆地中沉积岩相和同沉积构造分布特征的详细研究及盆地内凝灰岩夹层中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盆内化石的研究,认为该盆地是一个形成于晚白垩世并与郯庐断裂带活动有关的走滑盆地。该盆地的形成表明郯庐断裂带,至少是其一部分,在晚白垩世时期仍存在明显的走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站盆地 走滑盆地 郯庐断裂带 晚白垩世 断层
下载PDF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森永速男 井口博夫 宫田隆夫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9°,古地磁极位置北纬79.4°,东径210.3°;广东:古地磁偏角10.7°,古地磁倾角44.0°,古地磁极位置北纬80.1°,东径193.4°.该古地磁学数据反映了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历过一个大约10°左右的区域性顺时针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古地磁学 古地磁极 古地磁偏角
下载PDF
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谱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德益 田山 +1 位作者 蒋淳 大内彻 《高原地震》 1993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谱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的形... 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谱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的形态要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