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淋巴瘤与EB病毒潜伏感染的关系及病毒亚型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子刚 赵佩云 +2 位作者 马圣清 岩月启氏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感染及其亚型与皮肤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标本来源于41例淋巴瘤患者的皮肤组织和38例健康成人咽部洗漱液。采用原位杂交、PCR、巢式PCR、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及其亚型。通过Southern杂交对5例自然杀伤/T细胞...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感染及其亚型与皮肤淋巴瘤的相关性。方法标本来源于41例淋巴瘤患者的皮肤组织和38例健康成人咽部洗漱液。采用原位杂交、PCR、巢式PCR、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及其亚型。通过Southern杂交对5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病例中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8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4例皮下脂膜炎型淋巴瘤、1例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增生症、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恶性淋巴瘤和1例组织细胞样淋巴瘤EB病毒原位杂交和PCR结果均阳性。38例正常人中有14例咽部携带有EB病毒。15例蕈样肉芽肿、5例Sézary综合征病例中,EB病毒原位杂交和EB病毒BMRF1基因PCR扩增均为阴性。除1例淋巴细胞增生症患者为EB病毒亚型1和2双重感染外,其它病例均为亚型1感染。正常人群咽部携带亚型1EB病毒。5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特异性探针杂交后,均只产生一条杂交带。结论EB病毒潜伏感染与皮肤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及皮下脂膜炎型淋巴瘤相关,但与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细胞中的EB病毒与正常人群咽部所携带的病毒亚型相同,均为亚型1。肿瘤细胞单克隆增殖发生于EB病毒感染之后,此结论支持EB病毒在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的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瘤 EB病毒潜伏感染 相关性 原位杂交 PCR技术
原文传递
培养人角朊细胞中白介素15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钢文 岩月氏 +1 位作者 马圣清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白介素 1 5 (IL 1 5 )在表皮角朊细胞中的表达及调节。方法 应用RT PCR及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了IL 1 5在培养的人角朊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HSC 5 )中的表达 ,并观察了地塞米松对角朊细胞表达IL 1 5的影响。结... 目的 为了探讨白介素 1 5 (IL 1 5 )在表皮角朊细胞中的表达及调节。方法 应用RT PCR及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了IL 1 5在培养的人角朊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HSC 5 )中的表达 ,并观察了地塞米松对角朊细胞表达IL 1 5的影响。结果 正常角朊细胞及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细胞均有IL 1 5mRNA的表达 ,1 0 -6mol/L地塞米松处理培养的角朊细胞后 ,IL 1 5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表皮细胞来源的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15 印迹法 RNA
原文传递
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产生及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中 郑学毅 +1 位作者 马圣清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在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产生及其调节因素。方法 培养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用ELISA法测定PDGF多肽分子 ,用Northern杂交检测PDGF B链mRNA的表达。结果 人角朊细胞可合成PDGF多肽分...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在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产生及其调节因素。方法 培养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用ELISA法测定PDGF多肽分子 ,用Northern杂交检测PDGF B链mRNA的表达。结果 人角朊细胞可合成PDGF多肽分子 ,双羟维生素D3 可促进其合成 ,肉豆寇沸波酯 (PMA)可抑制其合成。成纤维细胞不产生PDGF分子 ,可测到低水平的PDGF B链mRNA表达。结论 表皮角朊细胞是皮肤中PDGF分子的一个重要产生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源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E_1对角朊细胞和真皮纤维母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建中 丸山幸治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人工合成前列腺素 E_1(PGE_1)治疗皮肤创伤及慢性溃疡有明显疗效。为了探讨其治疗机理,我们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表皮角朊细胞及真皮纤维母细胞培养中加入 PGE_1,用 MTT 法测定细胞增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种细胞因子的产... 人工合成前列腺素 E_1(PGE_1)治疗皮肤创伤及慢性溃疡有明显疗效。为了探讨其治疗机理,我们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表皮角朊细胞及真皮纤维母细胞培养中加入 PGE_1,用 MTT 法测定细胞增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角朊细胞主要产生 IL1α、IL8、转化生长因子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而纤维母细胞则主要产生 IL6和 IL8。PGE_1可明显促进纤维母细胞 IL6产生,也轻度促进 IL8的产生,但对角朊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则无明显影响。同样 PGE_1对纤维母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角朊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提示 PGE_1、对皮肤溃疡和刨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纤维母细胞的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角朊细胞 纤维母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白介素1α及白介素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中 丸山幸治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6-388,共3页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表皮与真皮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白介素1α(IL-1α)及白介素6(IL-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前列腺素E1(PGE1)的调节作用。IL-1α...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表皮与真皮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白介素1α(IL-1α)及白介素6(IL-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前列腺素E1(PGE1)的调节作用。IL-1α主要由角朊细胞产生,而IL-6则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有较强的促进角朊细胞增殖能力。来自角朊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也有一定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IL-1α和PGE1可促进成纤维细胞IL-6的产生。抗IL-6抗体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角朊细胞的促生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Α 白介素6 角朊细胞 纤维母细胞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Dig-dUTP掺入法制备桥粒芯蛋白1、3型探针
6
作者 韩钢文 周立军 +2 位作者 马圣清 岩月啓氏 金子史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ig-dUTP掺入法成功地制备出桥粒芯蛋白1、3型探针。Dig标记探针由于掺入Dig而使其片段增大,凝胶电泳显示其移动速率较未掺入Dig的PCR产物缓慢,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制备的探针可用于RNA分析,且两种探针均具有较强的特...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ig-dUTP掺入法成功地制备出桥粒芯蛋白1、3型探针。Dig标记探针由于掺入Dig而使其片段增大,凝胶电泳显示其移动速率较未掺入Dig的PCR产物缓慢,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制备的探针可用于RNA分析,且两种探针均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本实验为进一步开展原位杂交及Northern杂交等技术定位、定量分析桥粒芯蛋白在组织及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粒芯蛋白 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