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脑病毒持续感染模型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
1
作者 冯国和 竹上勉 赵桂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1,35,共3页
目的 :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模型 ,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实验模型体系。方法 :采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标准株及人肝癌细胞株KN73 建立持续感染模型 ,应用标准胰蛋白酶消化技术进行细胞传代 ,经反复冻融方法收集细胞内病毒 ,采... 目的 :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模型 ,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实验模型体系。方法 :采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标准株及人肝癌细胞株KN73 建立持续感染模型 ,应用标准胰蛋白酶消化技术进行细胞传代 ,经反复冻融方法收集细胞内病毒 ,采用BHK细胞空斑实验进行病毒滴定。选用Suramine进行病毒抑制实验。结果 :在早期 (感染后 2 4~ 36h)细胞培养液中病毒量为 10 6PFU/ml,在后期 (感染后 3年 )细胞培养液中病毒量为 10 3 ~10 4PFU/ml,细胞内病毒含量一直维持在 10 2 ~ 10 3 PFU/ml水平 ;在细胞传代后第 2d ,80 μg/ml的Suramine可使病毒量由 2 .3× 10 3 PFU/ml降至 2 .3× 10 2 PFU/m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持续感染 抗病毒药物 乙型脑炎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国和 王玉梅 +3 位作者 刘宁 刘沛 王占英 竹上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C、prME,E等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克隆。方法:病毒感染C6/36细胞,RT-PCR法依次获取该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分析,PCR克隆法将PCR产物分别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的BamH I与EcoR I酶切位点并... 目的: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C、prME,E等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克隆。方法:病毒感染C6/36细胞,RT-PCR法依次获取该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分析,PCR克隆法将PCR产物分别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的BamH I与EcoR I酶切位点并依次命名为pJC、pJME与pJE,通过DNA测序、电泳以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加以鉴定。结果:JEV C、prME与E基因片段分别为380、2 001以及1 500 bp,各基因测序结果与发表的JEV JaGAr-01株相对应序列相一致,从重组质粒释出的插入子分别与各基因大小相符合。结论:pJC、pJME与pJE重组质粒分别含有C、prME与E蛋白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重组质粒 DNA测序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NS4A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菌的表达
3
作者 冯国和 王玉梅 +3 位作者 刘宁 王占英 刘沛 竹上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克隆及表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NS4A蛋白基因。方法:JEV JaGAr-01株感染C6/36细胞,RT-PCR法获取JEV NS4A蛋白基因并采用AB I PRSMTM310 Genetic Analyzer进行DNA测序分析,PCR克隆方法将RT-PCR产物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 a的B... 目的:克隆及表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NS4A蛋白基因。方法:JEV JaGAr-01株感染C6/36细胞,RT-PCR法获取JEV NS4A蛋白基因并采用AB I PRSMTM310 Genetic Analyzer进行DNA测序分析,PCR克隆方法将RT-PCR产物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 a的BamH I与EcoR I酶切位点并命名为pNS4A,电泳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JEV NS4A蛋白基因大小为446 bp,DNA测序与发表的JEV JaGAr-01株相对应的DNA序列相符合,酶切后从重组质粒释出的插入子与JEV NS4A蛋白基因大小相一致。pNS4A在原核细胞内表达的特异蛋白分子量约16 kDa,与JEV NS4A蛋白理论计算相一致。结论:获取的JEV NS4A蛋白基因来自于JaGAr-01野生株,pNS4A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蛋白产物为JEV NS4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pNS4A DNA测序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蛋白表达
下载PDF
乙脑病毒prME与E蛋白编码基因重组构建的DNA免疫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国和 赵桂珍 +3 位作者 竹上勉 窦晓光 乔光彦 周子文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 研究乙脑病毒prME、E蛋白的体外表达特点 ,比较不同重组质粒所进行的DNA免疫效率。方法 分别将乙脑病毒 (JaGAr 0 1株 )prME、E蛋白编码基因 (2 0 0 1bp、15 0 0bp)构建于融合FLAG标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FLAG) 3上 (pJME、... 目的 研究乙脑病毒prME、E蛋白的体外表达特点 ,比较不同重组质粒所进行的DNA免疫效率。方法 分别将乙脑病毒 (JaGAr 0 1株 )prME、E蛋白编码基因 (2 0 0 1bp、15 0 0bp)构建于融合FLAG标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FLAG) 3上 (pJME、pJE) ,脂质体法将二重组质粒转染于HepG2及COS 1细胞系 ;采用不同抗体系统 (anti FLAG、anti E) ,经Westernblot法检测乙脑病毒prME[相对分子质量 (Mr)约 72× 10 3]与E(Mr 约 5 4× 10 3)蛋白表达水平 ;将质粒肌注BALB c鼠 ,二次免疫后 3周 ,腹腔注射乙脑病毒 (10 5PFU 10 0 μl)作为病毒攻击并观察 2 1d。 80 %空斑减少中和实验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变化。结果 anti FLAG可检测到由质粒pJME、pJE编码的相应蛋白产物在转染细胞内表达 ,同时在pJME转染的细胞内检测到一个新的 11× 10 3的低Mr 蛋白。anti E仅在pJME转染的细胞内检测到E蛋白。肌注pJME可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以及诱导有效的保护性免疫 ,效果等同于普通灭活JE疫苗 ,但优于pJE。结论 pJME的体外表达水平优于pJE。DNA免疫实验结果与pr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试验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重组质粒 蛋白表达 流行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分析及不同DNA免疫方法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国和 王玉梅 +3 位作者 窦晓光 王占英 乔光彦 竹上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乙脑病毒 prME蛋白 基因表达 DNA疫苗
原文传递
抗癌药物对人胰腺癌细胞小分子RNA155及B细胞整合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启胜 石垣靖人 +2 位作者 孙立 陈瑞 元雄良治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了解抗癌药物对人胰腺癌细胞小分子RNA155(miR-155)及其前体B细胞整合簇(BI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别给予吉西他滨等抗癌药物处理后,实时定量RT-PCR测定BICRNA和成熟的miR-155表达变化情况。应用磷脂酰肌... 目的了解抗癌药物对人胰腺癌细胞小分子RNA155(miR-155)及其前体B细胞整合簇(BI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别给予吉西他滨等抗癌药物处理后,实时定量RT-PCR测定BICRNA和成熟的miR-155表达变化情况。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相关激酶抑制剂渥曼青霉素了解P13K相关激酶是否与BICRNA的调节有关。结果经抗癌药物处理后,PANC-1细胞内BICRNA表达显著上调,1.0、2.5、5.0、10.0mg/L吉西他滨处理后48h BIC RNA的表达量分别是37.1±4.1、29.0±5.7、21.0±7.6、40.4±9.0,均高于对照组(1.6±1.1,均P〈0.05);处理后72h BIC RNA表达分别为27.7±3.1、43.1±1.2、31.8±5.4、23.1±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均P〈0.05),10mg/L 5-氟尿嘧啶和100mg/L博来霉素处理后48h,BICRNA表达分别为5.2±1.1和11.5±0.7,均高于对照组(1.7±0.7,均P〈0.05)。各浓度吉西他滨处理后48h,PANC.1细胞内miR-155水平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处理后72h,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2.21±0.40、1.86±0.03、2.47±0.04、3.24±0.05比1.11±0.09,P〈0.05)。吉西他滨诱导的BICRNA上调可以被渥曼青霉素抑制,1μmol/L渥曼青霉素+5mg/L吉西他滨组和10μmoL/L渥曼青霉素+5mg/L吉西他滨组BICRNA表达均低于5mg/L吉西他滨组(5.34±1.11、1.26±0.07比11.82±3.11,均P〈0.05)。结论抗癌药物处理能明显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BICRNA上调,并引起成熟miR-155上调,吉西他滨诱导的BICRNA上调与P13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胰腺肿瘤 微RNAS B细胞整合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