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X线摄影与CT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对比
1
作者 郭艳江 梁东海 胡善鹏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与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CT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诊治的36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 目的 探讨与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CT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诊治的36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的检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84.17%)和CT检查(8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和C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种诊断方式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支气管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树芽征、空洞征占比都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数字化X线摄影,CT在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的应用可显示更多的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数字化X线摄影与CT检查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CT 活动性肺结核 鉴别诊断 检出率 纵隔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肝门静脉积气症1例
2
作者 王强 孔新亮 +2 位作者 徐衍杰 史新兰 葛权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99-501,共3页
肝门静脉积气症(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于1955年由Wolf和Evans首次报道^([1])。此后虽多有报道,但病因多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溃... 肝门静脉积气症(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于1955年由Wolf和Evans首次报道^([1])。此后虽多有报道,但病因多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我院于2018年5月发现1例肝门静脉积气症,原发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总结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因“腹痛1 d,加重伴意识不清1 h余”于2018年5月2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肝门静脉积气症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辛英 栾红 赵港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日照市中心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日照市中心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临床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整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不良反应 干预性护理
下载PDF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宋景国 秦建华 吴金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NBSAE)的应用技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22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因大咯血急症入院或住院期间突发大咯血的26例患者,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造影资料... 目的探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NBSAE)的应用技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22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因大咯血急症入院或住院期间突发大咯血的26例患者,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造影资料,总结NBSAE的应用技巧,评估NBSAE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结果26例大咯血患者中18例存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供血,其中,肋间动脉(PIA)出血患者11例,胸廓内动脉(ITA)出血患者4例,PIA+ITA出血患者2例,肋间动脉+胸外侧动脉(PIA+LTA)出血患者1例,NBSAE栓塞彻底程度与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有效性相关。结论肺部病变血供复杂,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病灶供血,全面栓塞肺部病变NBSA可彻底止血并降低大咯血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时卫东 王辛英 赵金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9期24-25,共2页
目的:对多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加以观察与研究。方法:抽选我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予以两种检查方式,即常规螺旋CT、多排螺旋CT检查,且对上述两种检查方式的... 目的:对多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加以观察与研究。方法:抽选我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予以两种检查方式,即常规螺旋CT、多排螺旋CT检查,且对上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度(95.56%)显著高于常规螺旋CT检查(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疾病进行检查,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排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葛权昌 冷梅娜 +3 位作者 吴华 李慧 朱宝强 林飞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增强CT扫描测量肠壁各层结构CT值的方法量化分析小肠梗阻患者是否肠坏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肠梗阻并且出现肠壁增厚分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经手术证实肠缺血坏死18例(坏死组)、非坏死29例(缺血组),测量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采用增强CT扫描测量肠壁各层结构CT值的方法量化分析小肠梗阻患者是否肠坏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肠梗阻并且出现肠壁增厚分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经手术证实肠缺血坏死18例(坏死组)、非坏死29例(缺血组),测量两组患者肠壁内层、中层、外层的平扫CT值、增强CT值及增强幅度,比较两组数值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有差异的数值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界值。结果两组患者肠壁内层、中层、外层的平扫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增强CT值和增强幅度两组均数有明显差异(P<0.05),其AUC分别为0.890、0.949、0.836、0.813、0.888、0.833,以肠壁内层的增强幅度诊断肠坏死的效能最高,其最佳界值为28HU,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82.8%。结论测量增强CT扫描中肠壁各层结构CT值能有效量化肠壁缺血程度,并能预测早期肠壁坏死,其中以肠壁粘膜层的增强幅度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小肠坏死 定量分析 CT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厉波 胡明森 +2 位作者 高兴超 焦光娟 宋景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42-2346,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统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病原菌分布;按是否...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统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病原菌分布;按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及VDR基因启动子Fok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筛选前列腺增生术后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究VDR启动子FokI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前列腺增生术后医院感染易感性的关系。结果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23.33%;其中泌尿系统感染30例占85.71%,呼吸系统感染3例占8.57%,消化系统感染2例占5.71%;共检出病原菌6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1.97%;感染组携带ff基因型及f等位基因频率所占比例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大小、术前导尿、灌洗液温度、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VDR Fok I位点基因型分布均为前列腺增生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术者操作年限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风险大,高龄、合并糖尿病、前列腺体积大、术前导尿、灌洗液温度偏低、手术时间长、留置尿管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及携带VDR启动子FokI位点ff基因型均为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需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强化临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感染 影响因素 维生素D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