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减排贡献的电碳解耦分摊离散分析理论及计算方法
1
作者 周欢 黄婷 +3 位作者 卢世祥 何光宇 周意诚 严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033-9045,共13页
厘清碳排放权责,建立面向零碳演化的碳排放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基础。已有碳排放分析方法侧重于对负荷碳责任的分摊,该文从负荷对新能源消纳贡献角度出发,提出1种面向减排贡献的电碳解耦分摊离散分析理论及计算方... 厘清碳排放权责,建立面向零碳演化的碳排放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基础。已有碳排放分析方法侧重于对负荷碳责任的分摊,该文从负荷对新能源消纳贡献角度出发,提出1种面向减排贡献的电碳解耦分摊离散分析理论及计算方法。首先,以提升源荷时序特征的一致性,促进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将碳排放从单时间断面连续分摊扩展到多连续时间断面综合评价,建立适用于多时段、面向过程、实时评价的电碳分摊离散分析基础理论;其次,考虑时段内电源和负荷的时空耦合特性,提出计及新能源消纳贡献的碳排放责任评价机制;最后,基于评价机制建立电碳离散分摊模型,提出潮流与碳流解耦计算方法,实现对碳排放的高效溯源、支路/节点电碳流率的快速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离散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能够实现整体和各环节的碳平衡,具备可行性。此外,与已有分摊方法对比,负荷节点可以在不降低用电总量的条件下,通过用电时序的优化实现减排,促进新能源消纳,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演化 减排贡献 电碳解耦分摊 离散分析 新能源消纳
下载PDF
土压盾构施工引起的土层应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晨 李莹 Akagi Hirokazu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9-113,共5页
为对土压盾构施工过程中土的应力-变形进行研究,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了关于土压盾构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盾构过程中土层的应力状态和排水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盾构机的推... 为对土压盾构施工过程中土的应力-变形进行研究,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了关于土压盾构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盾构过程中土层的应力状态和排水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土的固结系数、隧道的覆土厚度和隧道断面4个因素,通过参数试验得出关于判断隧道开挖过程中土层排水情况的方程,并根据具体的隧道工程和地质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土压平衡盾构 固结沉降 数值模拟 应力 变形
下载PDF
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欢 王芬 +3 位作者 李志勇 刘江 李祖毅 何光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334-8348,共15页
虚拟电厂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能源聚合体,通过挖掘分布式电源、储能、柔性可控负荷的灵活性,促进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该文提出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策略,基于自趋优运行理论实现对目标负荷曲线的自动跟踪控制和... 虚拟电厂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能源聚合体,通过挖掘分布式电源、储能、柔性可控负荷的灵活性,促进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该文提出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策略,基于自趋优运行理论实现对目标负荷曲线的自动跟踪控制和海量灵活性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包括"优"、"趋优"、"自趋优"三个部分:针对"优"的评价方法,建立负荷跟踪误差和激励成本两个评价指标;如何"趋优"方面,提出事件驱动的刺激–反馈控制机制,根据负荷跟踪误差的偏差触发事件,事件启动进程引导分布式能源独立决策,驱动虚拟电厂整体趋优运行;为确保这种趋优是自动、自主进行的,构建了与刺激–反馈机制匹配的分布式能源响应规则,提出端到端自动响应模型,实现个体的决策与整体目标的相容一致,并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算例表明,提出的策略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快速探明虚拟电厂的调控能力,在其能力范围内能够准确地跟踪目标负荷曲线,并且个体趋优运行的同时,能够有效驱动整体接近于理论最优运行点。该文为虚拟电厂如何参与电力系统调度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灵活性 自趋优 负荷跟踪控制 事件驱动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几分智能?几分机械?
4
作者 菅野重树 《科技与金融》 2018年第12期11-14,共4页
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实现,社会的探讨更多聚焦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挖。实际上,机械设计在机器人的智能研发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却往往为人忽视。日本早稻田大学创意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菅野重树通过丰富的案例,从日本政府提出的“... 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实现,社会的探讨更多聚焦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挖。实际上,机械设计在机器人的智能研发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却往往为人忽视。日本早稻田大学创意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菅野重树通过丰富的案例,从日本政府提出的“社会5.0”切入,探讨机器人智能研发的途径,并总结出人工智能与机械设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机械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 日本政府 早稻田大学 工程学院 社会 研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