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苏绣服饰的艺术特色研究
1
作者 李正 唐甜甜 杨妍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提取法,探讨了其艺术特色及成因。研究发现,精工苏绣针法支撑了纹样表现,清代染色技艺增添了色彩魅力。此外,纹样构图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和思想变革,还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吉祥寓意。这些发现深化了对清代苏绣服饰艺术的理解,为博物馆清代苏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苏绣服饰 艺术特色 成因分析 苏绣针法
下载PDF
数字构成艺术形态人才的基础培养研究
2
作者 柯赤枫 《艺术大观》 2019年第4期241-241,共1页
在数字构成艺术形态领域,目前存在着大多数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相对落后、数字构成艺术的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许多高校教育者习惯于自身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在创作习惯和教学环节中都难以融入新环境。本课题旨在摸索新环... 在数字构成艺术形态领域,目前存在着大多数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相对落后、数字构成艺术的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许多高校教育者习惯于自身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在创作习惯和教学环节中都难以融入新环境。本课题旨在摸索新环境下数字构成艺术形态的基础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数字化 构成艺术形态 基础人培
下载PDF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课程体系教学创新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兵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结合本校的特点,由过去的"教学、参赛、市场"重实践型向"思想与技术、科研与教学、赛事与市场"多学科、多维度、多样化全要素教学模式转变,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一个面... 结合本校的特点,由过去的"教学、参赛、市场"重实践型向"思想与技术、科研与教学、赛事与市场"多学科、多维度、多样化全要素教学模式转变,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一个面向未来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使课程与课程之间能够进行一个地渐进式衔接,让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更具逻辑性、合理性,营造良好的专业教学生态,让学生能够在短短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为实现他们的理想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努力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教学模式 教学生态体系 融通性 递进关系 审美体系
下载PDF
进化的特征--由可穿戴艺术展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海兵 邹璐 《服装设计师》 2020年第6期91-98,共8页
从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的主题"进化的特征"出发,梳理人类生活方式中穿戴行为的发展,辨析可穿戴艺术与服饰艺术、可穿戴技术等关联概念。从审美、与传统服饰文化的关联、材料特性三个方面探讨可穿戴艺术的当代属性,并对可穿... 从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的主题"进化的特征"出发,梳理人类生活方式中穿戴行为的发展,辨析可穿戴艺术与服饰艺术、可穿戴技术等关联概念。从审美、与传统服饰文化的关联、材料特性三个方面探讨可穿戴艺术的当代属性,并对可穿戴艺术中呈现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可穿戴艺术在未来不断进化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可穿戴艺术 科技 跨界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楚艺术几何纹样在当代服饰语境下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伟 李海兵(指导) 《服装设计师》 2021年第7期64-71,共8页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新时代背景下,为加强文化自信理论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再整理。楚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而楚艺术作为楚文化视觉样...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新时代背景下,为加强文化自信理论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再整理。楚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而楚艺术作为楚文化视觉样式的展现,其器物的形制、纹样、色彩等元素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特征和历史底蕴。本文以楚艺术几何纹样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楚艺术中漆器、青铜器、丝织品中的几何纹样表现形式、运用规律、美学价值,以及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重构新生。通过对传统几何纹样关键要素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和元素的提取再构,将几何纹样元素的艺术性、文化性在当代服饰设计中应用实践。从传统元素中找到符合当代审美的创作路径,以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国当代服饰设计与理论研究,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寻找更有价值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艺术 几何纹样 当代服饰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湖北绿松石雕衍生品时尚品牌建设策略
6
作者 罗理婷 李海兵 《绿色包装》 2020年第12期78-81,共4页
原创的艺术品可以派生出众多的艺术衍生品,这类的艺术作品来源于原艺术作品又与其相区别,也拥有不同艺术家的独特符号。在艺术衍生品的时尚品牌建设中往往与众多因素相关,包含了社会的经济与发展、国民审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或者其亲... 原创的艺术品可以派生出众多的艺术衍生品,这类的艺术作品来源于原艺术作品又与其相区别,也拥有不同艺术家的独特符号。在艺术衍生品的时尚品牌建设中往往与众多因素相关,包含了社会的经济与发展、国民审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或者其亲民的价格等。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往往从艺术品本身的经济性、大众性、审美性、传播性为出发考虑,让不同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加深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让艺术融合生活,服务大众,增加新的光彩,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湖北绿松石雕 石雕衍生品 时尚品牌 建设策略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艺术酒店视觉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初探--以武汉迎宾馆为例
7
作者 马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艺术酒店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兴事物,强调酒店当中艺术氛围的营造,让住客能够在消费过程中除了享受到一般的酒店服务之外,还能够有丰富的视觉享受,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艺术酒店应该如何设计,并没有形成一... 艺术酒店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兴事物,强调酒店当中艺术氛围的营造,让住客能够在消费过程中除了享受到一般的酒店服务之外,还能够有丰富的视觉享受,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艺术酒店应该如何设计,并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应用模式,针对艺术酒店视觉系统设计造成当前良莠不齐。本文将从此出发,将视觉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艺术酒店的视觉系统设计当中。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地域视觉文化与艺术酒店视觉系统有机结合,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探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艺术酒店视觉系统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酒店 视觉系统 地方性视觉文化 设计模式
下载PDF
宠溺——SPOIL 服装设计
8
作者 李文欣 李海兵(指导)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4期161-161,共1页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湖北绿松石雕衍生品时尚品牌建设模式
9
作者 罗理婷 李海兵 《艺术市场》 2020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湖北绿松石雕的时尚品牌建设,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绿松石雕衍生品设计的价值体现。本文对绿松石雕现阶段的衍生品、文创设计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传统文化下的艺术衍生品的应用范围进行相关阐述,认为国内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 湖北绿松石雕的时尚品牌建设,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绿松石雕衍生品设计的价值体现。本文对绿松石雕现阶段的衍生品、文创设计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传统文化下的艺术衍生品的应用范围进行相关阐述,认为国内的艺术衍生品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传承千年的文化所表达出的精神和理念与时尚品牌的打造进行融合,以期更好地向世人展现出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湖北绿松石雕 石雕衍生品 时尚品牌建设
原文传递
面向“互联网+”的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
10
作者 杨艺 《明日风尚》 2017年第9期45-45,42,共2页
在'互联网+'思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下,人们将'互联网+'和APP交互体验设计结合,形成了面向'互联网+'的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面向'互联网+'的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充分强调了用户在APP设计和应用... 在'互联网+'思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下,人们将'互联网+'和APP交互体验设计结合,形成了面向'互联网+'的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面向'互联网+'的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充分强调了用户在APP设计和应用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种新型的设计应用模型,对提升APP发展应用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APP交互体验设计 思维模型
原文传递
红色文化传播与新媒体动画的整合策略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但璇璇 《大观(论坛)》 2022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类型,也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应当永远铭记、传承与弘扬的文化。而新媒体动画作为时代发展的信息化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衍生出来的动画类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时代性与发展性。通过红色文...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类型,也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应当永远铭记、传承与弘扬的文化。而新媒体动画作为时代发展的信息化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衍生出来的动画类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时代性与发展性。通过红色文化与新媒体动画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还能使新媒体动画在发展过程中正确植入红色精神的价值引导,从而有效实现双向促进、相互推动、协同发展,让红色文化在新媒体动画的助力下实现大范围的弘扬与深层次的育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新媒体动画 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