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山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挑食偏食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磊 杨国强 +1 位作者 徐素香 孙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5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昆山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挑食偏食的干预效果,为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选取昆山市某小学156名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根据基线调查挑食... 目的分析昆山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挑食偏食的干预效果,为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选取昆山市某小学156名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根据基线调查挑食偏食种类的多少判断挑食偏食的严重程度,将29名严重挑食偏食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n=15)与综合干预组(n=14),健康教育组仅接受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组基础上进行家庭行为干预指导并定期随访,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和家长报告阳性率及两组挑食偏食严重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小学生和家长儿童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分别为51.61%和58.44%。干预后,小学生和家长儿童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分别为34.21%和46.05%。干预后小学生全类别、蔬菜类、水果类、大豆坚果奶类的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干预前后谷薯类、畜禽肉蛋水产品类的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家长全类别、蔬菜类的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干预前后谷薯类、水果类、畜禽肉蛋水产品类、大豆坚果奶类的挑食偏食报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干预组学生、家长干预有效率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生儿童挑食偏食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健康教育能改善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结合家庭饮食行为干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挑食偏食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下载PDF
昆山2013-2017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探究
2
作者 赵继 吴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7期169-169,177,共2页
目的:了解昆山市2013-2017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昆山市2013-2017年的报表数据,分析昆山市5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结果:昆山市5年来的性别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昆山市2013-2017年流动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户籍人... 目的:了解昆山市2013-2017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昆山市2013-2017年的报表数据,分析昆山市5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结果:昆山市5年来的性别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昆山市2013-2017年流动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户籍人口性别比(P<0.05);昆山市2013-2017年流动人口生育二胎及以上性别比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生育二胎及以上性别比(P<0.05)。结论:昆山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国内是趋于正常的,但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生育二胎及以上的性别比是高于户籍人口的。降低昆山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户籍 流动人口 趋势 宣传教育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健伟 佟伟军 +3 位作者 梁辉 冯佩 许锬 郑玉梅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750,754,共5页
目的调查出生体质量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的关联性,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来自中国5个省份中5个城市的市区、镇和农村,以2006年1... 目的调查出生体质量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的关联性,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来自中国5个省份中5个城市的市区、镇和农村,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及其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6 954名婴幼儿。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访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母亲民族、性别、出生地区等因素后,妊高征、生育胎次≥2次及早产这3个因素均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相关联(均P<0.01);进一步分析危险因素聚集性,在调整母亲民族、性别、出生地区等因素后发现,与无危险因素聚集比较,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危险性越高(趋势检验χ2=550.3,P<0.01),早产、胎次≥2、妊高征、孕期贫血这4个危险因素聚集1、2和≥3个的OR值分别为6.311(95%CI为5.024~7.926)、27.49(95%CI为19.80~38.18)和35.04(95%CI为15.66~78.40);危险因素聚集2个及以上的OR值均高于1项的OR值。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质量 危险因素 聚集关联性
原文传递
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结局的关系
4
作者 冯佩 牛晓虎 +5 位作者 梁辉 胡健伟 周蓦 张永红 佟伟军 许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为改善其预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4家医院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血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为改善其预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4家医院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血生化指标、人院血压水平等资料。研究结局定义为出院的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10分或者死亡。按NIHSS(NIH卒中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死亡/NIHSS≥10及NIHSS〈10组。血清Mg2+浓度按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NIHSS≥10组的血清Mg2+浓度、发病至人院时间低于NIHSS〈10组(P〈0.05);入院时收缩压水平高于NIHSS〈10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及心房纤颤史的百分率均高于NIHSS〈10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Mg2+浓度第4分位(最高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0.47,P〈0.05);调整血清Ca2+、K+水平等其他因素后,血清Mg2+第4分位和第3分位水平均可降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值分别为0.39和0.54,P〈0.05)。无论是否调整其他因素,血清Mg2+浓度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均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检验P〈0.05)。结论高浓度的血清Mg2+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眭,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Mg2+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