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肱骨干骨折固定方法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杰 李晓苏 +6 位作者 徐宏扣 冯齐德 焦洪新 韩玉虎 张宝玉 申才佳 赵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简单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1998-2006年对186例肱骨干骨折分别使用外固定支架、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从优良率、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不愈合率等方面评价,外...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简单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1998-2006年对186例肱骨干骨折分别使用外固定支架、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从优良率、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不愈合率等方面评价,外固定支架优于带锁髓内钉固定,带锁髓内钉优于钢板固定。结论外固定支架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下载PDF
温肾通络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2
作者 盛旭飏 冯齐德 +1 位作者 郭继伟 陆文青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6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骨科接... 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PKP治疗的80例急性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PKP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温肾通络方。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血清钙(Calcium,C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VAS评分、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通络方联合PKP治疗急性OVCF肾虚血瘀型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腰背疼痛,提高胸腰椎功能,改善骨代谢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通络方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3
3
作者 焦洪新 陆文青 +8 位作者 李晓苏 陈志红 徐宏扣 胡建华 金凯 杨金维 郭继伟 季俊 庄文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71-72,共2页
桡骨小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1/3患者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伤,1954年Mason根据平片将其划分为三型:Ⅰ型为小片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有移位;Ⅲ型为粉碎骨折,后来增补Ⅳ型骨折为合并肘关节脱位。而已有的治疗方案常为:Ⅰ型:石膏外固... 桡骨小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1/3患者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伤,1954年Mason根据平片将其划分为三型:Ⅰ型为小片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有移位;Ⅲ型为粉碎骨折,后来增补Ⅳ型骨折为合并肘关节脱位。而已有的治疗方案常为:Ⅰ型:石膏外固定;Ⅱ型~Ⅲ型: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Ⅲ型~Ⅳ型:采用Herbert螺钉加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粉碎比较严重的Ⅲ型-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小头 内固定 粉碎性骨折 HERBERT 粉碎骨折 MASON 肘关节脱位 神经损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杰 焦洪新 +1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99-399,共1页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较多,有使用外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Ⅲ,也有使用“8”字钢丝加克氏针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但锁骨钩钢板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自2002年2月至2008年5月先后对TossyⅡ、Ⅲ型肩锁...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较多,有使用外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Ⅲ,也有使用“8”字钢丝加克氏针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但锁骨钩钢板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自2002年2月至2008年5月先后对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3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肩关节疼痛,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气压治疗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疗效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凌 江君 陈玉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8期142-143,共2页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由于下肢活动受限而长期卧床,加之因疼痛致运动不足,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肺栓塞形成,因此髋部术后患者需要积极预防DVT的发生。2005年2月~2012年11月本...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由于下肢活动受限而长期卧床,加之因疼痛致运动不足,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肺栓塞形成,因此髋部术后患者需要积极预防DVT的发生。2005年2月~2012年11月本科对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气压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下载PDF
小关节阻滞技术在缓解PKP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杰 焦洪新 +2 位作者 陈志红 徐宏扣 李晓苏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4期530-531,共2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创伤,PKP手术是此类患者的经典手术方案,但少数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一定的腰背痛,称之为“残余痛” [1]。本研究在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创伤,PKP手术是此类患者的经典手术方案,但少数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一定的腰背痛,称之为“残余痛” [1]。本研究在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对29例此类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小关节阻滞技术进行处理,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P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残余痛 小关节阻滞技术
下载PDF
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杰 焦洪新 +1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46例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处撕脱性骨折或断裂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采用合适的FASTIN骨锚,包括微型骨锚和螺纹骨锚,对患者予以肌腱、韧带... 目的探讨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46例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处撕脱性骨折或断裂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采用合适的FASTIN骨锚,包括微型骨锚和螺纹骨锚,对患者予以肌腱、韧带止点重建,术后随访X线和关节功能。结果 46例患者中,根据不同部位肌腱、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或断裂的特点,16例采用微型骨锚,30例采用螺纹骨锚。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FASTIN骨锚重建止点,操作简单,平均手术时间1.5 h,明显短于传统固定手术,术后重建区关节功能满意,无压痛,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X线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 FASTIN骨锚在肌腱、韧带止点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 肌腱 韧带 骨折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3
8
作者 焦洪新 胡建华 +7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张杰 冯齐德 杨正亮 金凯 陆文青 阚文清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5足,良8足,可6足,优良率为84.6%。Bohler角:术前为11.2°±1.8°,术后恢复为39.2°±3.5°;Gissane角:术前为76.0°±9.1°,术后恢复为118.0°±3.7°。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0mm±2.0mm,术后恢复为0.4mm±0.1mm。结论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和足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跟骨骨折“L”形切口术中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和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金维 阚文清 +2 位作者 胡建华 尹恒 徐宏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L”形切口术中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Donati缝合法)和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ower-Donati缝合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L”形切口术中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Donati缝合法)和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ower-Donati缝合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onati组54例和Allgower-Donati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2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疼痛。术后14 d测量切口处炎性反应面积;术后3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3个月Maryland评分和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lgower-Donati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Donati组,切口炎性反应面积小于Donat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llgower-Donati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onat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跟骨骨折经外侧“L”形切口术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并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影响手术疗效,但能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切口炎性反应面积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外侧“L”形切口术 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 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杰 杨金维 +2 位作者 焦洪新 陈志红 徐宏扣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3例65岁以上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对侧隐窝"入口区"及"出口区"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3例65岁以上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对侧隐窝"入口区"及"出口区"进行减压及神经根松解,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并采用改良Mac Nab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VAS评分为(1.48±0.95)分,低于术前的(8.17±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ODI指数为(22.01±7.86),低于术前的(68.96±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效果用改良Mac Nab评定标准评价,其中优12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3%。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安全有效,微创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老年 微创治疗
下载PDF
OSTEOSET^(█)型液态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洪新 陆文青 +9 位作者 陈志红 李晓苏 徐宏扣 胡建华 冯齐德 金凯 杨金维 郭继伟 季俊 庄文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38-39,43,共3页
目的探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 目的探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病例都取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术后1个月开始吸收,术后3个月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半年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在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植骨较佳方法,从而可使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OSTEOSET^(█)型人工骨 植骨
下载PDF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继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6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记...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优良率、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Lysholm评分、IKDC分值以及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值评定,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S稳定度、伸直障碍以及总分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行走辅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关节功能显著调节,关节活动度有所提升,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功能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金维 陈志红 李晓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并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VAS评分:术前平均(8.49±0.1...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并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VAS评分:术前平均(8.49±0.12)分,术后平均(2.27±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椎形态变化情况:椎体中部高度术前平均(2.14±0.05)cm,术后平均(2.59±0.0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平均(22.4±2.4)°,术后平均(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止痛效果确切,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突成形术 腰椎骨折
下载PDF
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继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6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负压引流组(22例)和皮片引流组(24例)。... 目的探究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6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负压引流组(22例)和皮片引流组(24例)。比较两组总引流量、引流物放置时间、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负压引流组患者总引流量多于皮片引流组,引流物放置时间长于皮片引流组,干燥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皮片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皮片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方式引流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切口愈合速度更快,与皮片引流相比优势明显,可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负压引流 皮片引流 切口愈合
下载PDF
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杰 李晓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6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20例,采用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矫正骨折畸形、减轻腕关节疼痛、改善前臂旋转功能,根据术后前臂旋转活... 目的:探讨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20例,采用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矫正骨折畸形、减轻腕关节疼痛、改善前臂旋转功能,根据术后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截骨区旋转痛、冲击痛以及手腕部功能和负重情况有无改善等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7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85%。结论: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尺桡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锚钉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16
作者 焦洪新 张杰 +5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冯齐德 杨正亮 金凯 胡建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612-613,共2页
2006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应用锚钉治疗9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4—56岁。左侧6例,右侧3例,均为闭合骨折。
关键词 锚钉 髌骨下极 骨折 粉碎性
下载PDF
单轴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策略研究
17
作者 陆文青 焦洪新 胡建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8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单轴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采用单轴锁定内固定系... 目的探究单轴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采用单轴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系统)。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塌陷及内固定松动,患者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达88.5%。其中1例术后早期出现脂肪液化坏死、骨质吸收,最终内固定失败去除内固定后畸形愈合。结论单轴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前综合考虑骨折分型、骨质疏松程度,术中充分利用钢板的设计复位及固定,术后抗骨质疏松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系统 老年骨质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失败
下载PDF
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在锁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宏扣 胡建华 +4 位作者 李晓苏 焦洪新 冯齐德 杨金维 陆文青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锁骨近端骨折按Edinburg分型... 目的探讨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锁骨近端骨折按Edinburg分型:1A1型1例,1A2型5例,1B1型5例,1B2型2例。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平均11个月。1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Rockwood评分,优8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76.9﹪。结论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较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 内固定 锁骨近端 骨折
下载PDF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观察
19
作者 杨金维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7期239-239,240,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5年11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constant原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 目的:观察运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5年11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constant原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末次随访时constant原murley评分平均为78.6分,优良率结果显示,优20例,良1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1.4%。结论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国产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保恩 陈志红 杨金维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国产股骨近段解剖型锁定板治疗46例A1、A2.1、A2.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资料,参照黄公怡等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价术...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国产股骨近段解剖型锁定板治疗46例A1、A2.1、A2.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资料,参照黄公怡等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46例患者均获5~29个月随访,平均8.3±0.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6~4.3个月,平均3.1±0.5个月。根据黄公怡等髋关节功能评分,优43例(93.48%),良3例(6.52%)。结论国产股骨近段解剖型锁定板治疗A1、A2.1、A2.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负重活动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锁定板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