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内科综合性ICU中的疗效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海鹰 王云徽 +3 位作者 许汪斌 和嘉明 杨芳 钱传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内科综合性IC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至少在内科综合性ICU病房监护5 d以上,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68例,收住ICU时血糖水平(13.8±5.5)mmol/L,随机分为3组(n=56),第1、2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 目的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内科综合性IC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至少在内科综合性ICU病房监护5 d以上,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68例,收住ICU时血糖水平(13.8±5.5)mmol/L,随机分为3组(n=56),第1、2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4.4~8.3 mmol/L;第3组当血糖大于11.1 mmol/L时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分别使血糖控制在8.3~11.1 mmol/L;观察3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EACHⅡ)、住ICU天数及病死率(28 d)等参数.结果第1、2组在使用抗生素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住ICU天数及病死率(28 d)等参数均明显低于第3组(P<0.05).且第2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第1组(P<0.05).结论对于内科综合性ICU的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4.4~8.3 mmol/L,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且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综合性ICU 血糖 强化胰岛素治疗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ICU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玮 夏婧 钱传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期45-46,117,共3页
目的:探讨以靶控制输注(TCI)异丙酚在ICU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我科ICU病房,APACHEⅡ评分≥1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A组)使用咪达唑仑(Midazolam)+芬太尼(Fendanyl)进行镇静、镇痛治疗;试验组(B、C组),... 目的:探讨以靶控制输注(TCI)异丙酚在ICU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我科ICU病房,APACHEⅡ评分≥1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A组)使用咪达唑仑(Midazolam)+芬太尼(Fendanyl)进行镇静、镇痛治疗;试验组(B、C组),其中B组使用异丙酚(Propofol)+芬太尼按传统方法进行镇静、镇痛治疗;C组使用TCI泵输注异丙酚+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治疗。使患者Ramsay评分控制在(2~5)分。各组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2、24小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A组病人24小时内,患者MAP和H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24小时内,病人MAP和HR与治疗前相比即出现下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病人4小时内,病人MAP和HR与治疗前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使用TCI技术输注进行镇静治疗与传统恒速输注方法相比,在提供更为稳定的血药浓度,提高镇静的可控性与灵活性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ICU 镇静
下载PDF
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对ICU应激患者的镇静和胃酸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金金 谭漾 +1 位作者 张玮 钱传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57-60,7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寻找最适的BIS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入住EICU的患者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BIS值(Ⅰ组55~65,Ⅱ组65~75,Ⅲ组75~85)作为反馈条件,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患者的镇静,... 目的比较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寻找最适的BIS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入住EICU的患者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BIS值(Ⅰ组55~65,Ⅱ组65~75,Ⅲ组75~85)作为反馈条件,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患者的镇静,记录患者镇静前及镇静后每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胃酸pH值和使用异丙酚的总量,观察24h.结果随着BIS值的逐渐降低,Ramsay镇静评分的值变动于3~5之间;Ⅱ组和Ⅲ组的胃酸pH值间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的胃酸pH值较Ⅲ组为低(P<0.05);Ⅱ、Ⅲ组的HR、MAP在镇静前后无明显变化,Ⅰ组有所降低(P<0.05);Ⅲ组异丙酚用量明显较Ⅰ组为少(P<0.05).结论BIS监测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应根据患者的BIS值指导性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按患者病情要求来实施"个体化"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靶目标控制输注技术 镇静 胃酸
下载PDF
ICU治疗操作对患者的负性影响及护理对策
4
作者 沈筠 何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分析ICU的各种治疗操作,包括无创性操作及有创性操作对患者的负性影响及相应护理对策,认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危重医学 ICU 护理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安秀 杨耀鹏 赵惠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天疱疮(pemphigus)是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并以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寻常型天疱疮。该病易反复发作,且发病过程中因疾病自身的特点容易丢失大量营养成分,导... 天疱疮(pemphigus)是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并以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寻常型天疱疮。该病易反复发作,且发病过程中因疾病自身的特点容易丢失大量营养成分,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从而减慢疾病的治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营养风险 筛查 护理
下载PDF
加贝酯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云徽 吴海鹰 +3 位作者 王锦 李涛 刘荣 钱传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加贝酯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胆源性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加贝酯组(常规治疗+加贝酯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7d后对患者临床效果、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和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 目的观察加贝酯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胆源性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加贝酯组(常规治疗+加贝酯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7d后对患者临床效果、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和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ICU住院天数、第28天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在治疗前、治疗后3d、7d、28d采血,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L-10、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单核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1)加贝酯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血淀粉酶及ICU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加贝酯组患者第3、7、28天TNF-α及IL-10、T抑制细胞(Ts)百分比下降;总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h)、单核细胞HLA-DR表达(百分比)和单核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加贝酯治疗能明显改善胆源性SAP患者病情及预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单核细胞抗原呈递能力,减少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贝酯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祝芬 钱传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S1期127-130,143,共5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下丘脑功能受到损伤及颅内压增高的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强、应激性高血糖、糖异生增加等.如不及时补充营养,过大的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可增加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下丘脑功能受到损伤及颅内压增高的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强、应激性高血糖、糖异生增加等.如不及时补充营养,过大的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可增加死亡率和伤残率.因此,在颅脑损伤早期治疗,在原发病的同时进行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改善全身代谢状况,还能保护胃粘膜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颅脑损伤的死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氮平衡及临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玮 王云徽 +2 位作者 钱传云 刘荣 吴海鹰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氮平衡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科收住的120例Ranson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 目的探讨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氮平衡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科收住的120例Ranson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都行APACHE-Ⅱ评分,所有患者,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均按35kcal/kg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额外给予谷氨酰胺(华瑞公司生产的力太)0.5mg/(kg.d)。记录患者第0、7天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在ICU期间感染情况、是否实施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同时监测患者第4、7天的氮平衡。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入院时病情危重程度上都无明显差别。试验过程中无1例患者死亡。在第4天和第7天氮平衡的对比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合并感染的数量、住ICU时间、实施机械通气对比上,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外给予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外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预后 氮平衡
下载PDF
亲体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移植肾及皮下组织葡萄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仙 许汪斌 钱传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0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监测亲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动脉血、移植肾组织及皮下组织葡萄糖的浓度及变化,寻找三者间的相关性,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方法 9例终末期肾病行亲属捐肾肾移植术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肾移植手术完成时在移植肾上极的皮质内及切口附近... 目的通过监测亲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动脉血、移植肾组织及皮下组织葡萄糖的浓度及变化,寻找三者间的相关性,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方法 9例终末期肾病行亲属捐肾肾移植术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肾移植手术完成时在移植肾上极的皮质内及切口附近皮下各放置一根微透析管进行微透析,每1小时平衡交换后,透析液行葡萄糖分析,并同时点行外周动脉血葡萄糖监测。监测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1(62~211)h。结果术后最初12h内动脉血、移植肾组织葡萄糖浓度均明显高于12h后(P<0.05),皮下组织葡萄糖浓度与12h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43);动脉血、移植肾组织及皮下组织三者间葡萄糖水平两两相关,但动脉血与移植肾组织二者间葡萄糖水平相关性良好(r=0.82)。结论①微透析技术可用于持续监测移植肾术后早期的葡萄糖变化,操作简单安全。②动脉血、移植肾组织及皮下组织三者之间葡萄糖有相关性,且血葡萄糖与肾脏组织葡萄糖水平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葡萄糖 微透析
下载PDF
地氟醚不良反应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建林 黄青青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地氟醚由于其交感活性和产生一氧化碳,所以临床麻醉医生在运用地氟醚时有所顾虑。停止吸入地氟醚后加大吸入新鲜气流量,定时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以及使用新的吸收剂可避免一氧化碳的产生;联合运用阿片类药物、降低地氟醚吸入浓度可避免... 地氟醚由于其交感活性和产生一氧化碳,所以临床麻醉医生在运用地氟醚时有所顾虑。停止吸入地氟醚后加大吸入新鲜气流量,定时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以及使用新的吸收剂可避免一氧化碳的产生;联合运用阿片类药物、降低地氟醚吸入浓度可避免地氟醚的交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不良反应 麻醉药 一氧化氮 交感神经活性 恶性高热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睿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应激反应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ACS患者住院24h内出现应激反应者为观察组(以下简称观察组),不出现应激反应者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病情转归对比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病情恶化明...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应激反应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ACS患者住院24h内出现应激反应者为观察组(以下简称观察组),不出现应激反应者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病情转归对比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病情恶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应激反应与病情转归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应激反应 病情转归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监测
12
作者 李斌 钱传云 张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1期54-58,共5页
微透析技术(MD)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神经ICU中.本文简要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病理过程和微透析的原理、方法,以及脑微透析在HICH的研究、监测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这项技术的优缺点作评价... 微透析技术(MD)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神经ICU中.本文简要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病理过程和微透析的原理、方法,以及脑微透析在HICH的研究、监测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这项技术的优缺点作评价,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高血压 脑出血 细胞外液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丙泊酚对危重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王云徽 张玮 +1 位作者 曾伟 钱传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2%丙泊酚与1%丙泊酚两者对危重症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 60例APACHEⅡ评分≥16分的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A组输注2%丙泊酚,B组输注1%丙泊酚,用BIS监护仪控制镇静水平,Bis值控制在60到80之间,... 目的比较2%丙泊酚与1%丙泊酚两者对危重症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 60例APACHEⅡ评分≥16分的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A组输注2%丙泊酚,B组输注1%丙泊酚,用BIS监护仪控制镇静水平,Bis值控制在60到80之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记录患者第6、12、24、48、72 h的血清瘦素值.结果 A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结论 2%丙泊酚临床安全性明显高于1%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瘦素 镇静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重症监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海鹰 单可记 许汪斌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512-515,共4页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1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病理生理现象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近来,甚至被用于局部的治疗性...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1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病理生理现象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近来,甚至被用于局部的治疗性给药。1966年,Bito等闭首次使用MD将1张灌有液体的半透膜置入犬体内进行实验。自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首次报道了猴脑的微透析研究,微透析技术用于脑部研究已有3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细胞外液 神经重症监护
下载PDF
经鼻胃管相关性鼻窦炎1例
15
作者 张红仙 《继续医学教育》 2011年第4期68-69,共2页
经鼻留置胃管而引起严重鼻窦炎及鼻窦周围组织感染在临床并不多见,然而一旦发生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就临床工作中所经历的一例患者与大家分享,再次给大家以警示并谨慎防范。
关键词 鼻胃管 鼻窦炎
下载PDF
脓毒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祖骞 钱传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30-1332,共3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线粒体是直接利用氧气制造能量的部位.90%以上的氧气被线粒体消耗掉。线粒体能为细胞...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线粒体是直接利用氧气制造能量的部位.90%以上的氧气被线粒体消耗掉。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场所.有细胞的“动力工厂”之称。其损伤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性炎症反应 感染性休克 生命活动 发病机制 氧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