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综合治疗体会——附72例报道
1
作者 吴淑媛 罗惠林 +3 位作者 曹海鹰 陈奕明 梁宇 冉江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参与的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并比较手术切除或结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射频消融及靶向药物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别。结果接... 目的探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参与的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并比较手术切除或结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射频消融及靶向药物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别。结果接受手术患者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82.50(33/40)、79.31(23/29)、65.00(13/20)、54.55(6/11),未接受手术患者的为82.50(33/40)、79.31(23/29)、65.00(13/20)、54.55(6/11);单一治疗患者的一年复发率18%(9/50),综合治疗的患者为41%(9/22)。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手段,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外科综合治疗
下载PDF
改良法构建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静 李江 +4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李来帮 冉江华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52-3257,共6页
背景:目前有关活体肝移植后肝脏再生的研究较少。在大鼠肝移植实验中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和技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是进行大鼠肝移植研究和获得可靠实验数据的基础。目的:验证以改良方法构建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用健康SD... 背景:目前有关活体肝移植后肝脏再生的研究较少。在大鼠肝移植实验中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和技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是进行大鼠肝移植研究和获得可靠实验数据的基础。目的:验证以改良方法构建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70对制备减体积肝移植改良前模型,100对制备减体积肝移植改良后模型。供体为雌性,受体为雄性,供体体质量比受体轻10g左右。改良前方案采用取下全肝后在修肝盆中进行减体积肝移植。改良后方案如下:供体采用单人裸眼操作,在取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修肝时将套管柄置于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的正前方,将幽门静脉结扎点外翻于套管外并置于套管柄的左侧,即肝脏的左侧;将右肾静脉结扎点外翻于套管外并置于套管柄的右侧,即肝脏的右侧;供肝套管完成后用灌注液对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进行冲洗;然后以左膈静脉为标识点进行7/0无损伤血管缝线吊线;受体采用双人裸眼配合操作,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左右固定位点采用"8"字形外翻缝合,后壁和前壁分别采用连续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采用改良的双袖套法,胆管支撑管法建立大鼠减体积的稳定模型。结果与结论:改良后供体手术时间为(32±2)min,修肝时间为(6±2)min,受体手术时间为(40±3)min,无肝期时间为(14±3)min。移植成功率为92%,移植后3d生存率为85%,移植后2周生存率83%。与改良前比较,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供肝的冷保存时间缩短(P<0.05)。提示改良后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比较稳定、可靠,移植成功率较高,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研究减体积肝移植后肝脏再生提供了有效的改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体积 肝移植 大鼠 改良模型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核苷类抗乙肝药物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防治吗?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静 张升宁 +3 位作者 李铸 李来帮 冉江华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814,共4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均报道,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在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各大中心对于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的报道不尽相同。目的:拟验证和探讨核苷类抗乙肝药物联合小剂量...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均报道,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在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各大中心对于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的报道不尽相同。目的:拟验证和探讨核苷类抗乙肝药物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5/2009-02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暨昆明医学院附属甘美医院肝移植中心因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患者59例,移植前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50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15例。移植前5例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例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1例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1年。移植后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肌注200U/d的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根据患者的乙肝两对半的滴度情况进行调整,55例患者同时口服拉米夫定,3例服用阿德福韦酯,1例服用恩替卡韦。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移植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未检测是否为YMDD变异毒株感染,移植后1年和1年以上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率均为2%。移植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阴性者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率为2%,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率为7%。提示因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而行肝移植患者,移植后服用核苷类抗乙肝药物,同时联合200U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以很好地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乙肝药物 乙肝免疫球蛋白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移植 复发
下载PDF
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滇生 刘静 +5 位作者 吴淑媛 张升宁 李铸 李来邦 冉江华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放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间成功实施的65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常规于左、右肝上和肝下放置多侧孔乳胶引流管各1根,术后通过引流管观察其腹腔出血、...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放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间成功实施的65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常规于左、右肝上和肝下放置多侧孔乳胶引流管各1根,术后通过引流管观察其腹腔出血、漏胆、积液、感染等情况。结果术后3d内发生大出血9例(13.8%),均行再次手术止血;术后7d内发生漏胆3例(4.6%),引流4周~2个月治愈2例,穿刺引流治愈1例;发生膈下积液5例(7.7%),3例未行治疗而自愈,2例经局部冲洗及引流后治愈;下腹部盆腔严重积液1例(1.5%),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结论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出血、漏胆、膈下积液和腹腔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腹腔引流管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受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立 张升宁 +4 位作者 冉江华 刘静 李铸 赵永恒 李来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研究不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对大鼠肝移植的保护作用,探讨imDC抑制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以SD大鼠作为供体,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建立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目的研究不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对大鼠肝移植的保护作用,探讨imDC抑制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以SD大鼠作为供体,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建立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移植前对受体进行不同的处理。对照组:受体未接受任何处理;环孢素A(CsA)组:术后第2 d开始给予CsA〔10 mg/(kg.d)〕灌胃;成熟树突状细胞(mDC)组:受体术前1 d经阴茎背静脉注射受体来源的mDC 1×106个/只;imDC组:受体术前1 d经阴茎背静脉注射受体来源的imDC1×106个/只。模型建立后10 d各组随机处死5只,取移植肝脏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FasL/Fas)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构和排斥反应,根据Banff评分系统判断排斥反应程度;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各组Foxp3编码的Scurfin蛋白的表达。另留5只大鼠观察术后存活时间;收集血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TBIL;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CsA组和imDC组术后大鼠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m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检查:对照组和mDC组ALT及TBIL明显高于CsA组和imDC组(P<0.05);且IL-2和IFNγ-也明显高于CsA组和imDC组(P<0.01),但IL-4和IL-10明显低于CsA组和imDC组(P<0.01)。移植肝脏形态学检测:对照组和mDC组与CsA组和imDC组比较,排斥反应更严重(P<0.05)。Western blot检测:imDC组Foxp3编码的Scurf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imDC通过阻断间接识别能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imDC可能通过以下机理诱导免疫低反应:诱导T细胞凋亡;选择性激活Th2细胞亚群,诱导Th1/Th2偏移;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排斥反应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免疫低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威 王欣博 +2 位作者 童中勋 王治康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能使肠黏膜细胞和免疫细胞增殖、防止细胞凋亡,对抗NO、细胞因子及内毒素对屏障功能的损伤,增加肠道对谷氨酰...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能使肠黏膜细胞和免疫细胞增殖、防止细胞凋亡,对抗NO、细胞因子及内毒素对屏障功能的损伤,增加肠道对谷氨酰胺的摄取和利用来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以此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通过不同的途径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肠道屏障功能 机理 凋亡
下载PDF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静 李江 +5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李来帮 廖丽琼 冉江华 李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方法选择170对健康SD大鼠,体质量为260~280g,供体为雌性(170只),受体为雄性(170只),供、受体体质量相差10g,一般为供体体质量比受体体质量轻。改良前术式实施70只,改良后术式实... 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方法选择170对健康SD大鼠,体质量为260~280g,供体为雌性(170只),受体为雄性(170只),供、受体体质量相差10g,一般为供体体质量比受体体质量轻。改良前术式实施70只,改良后术式实施100只。结果成功实施的170只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中,早期(术后12h~术后3d)死亡25只,早期死亡率为14.7%,其中改良前术式死亡18只,改良后术式死亡7只。早期死亡的原因分布为:腹腔出血8只(4.7%),肠梗阻4只(2.4%),气体栓塞3只(1.8%),肝功能不良3只(1.8%),气胸3只(1.8%),肺部感染2只(1.2%),复温过度2只(1.2%)。结论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腹腔出血,其次为肝功能不良、气体栓塞、肠梗阻、气胸、肺部感染和复温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体积肝移植 大鼠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出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静 李江 +4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李来帮 冉江华 李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出血的原因。方法实验大鼠均为健康的SD大鼠,体质量260~280g,供体为雌性,受体为雄性,供、受体体质量相差10g左右,一般为供体体质量比受体体质量轻;供体采用单人裸眼操作,在取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 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出血的原因。方法实验大鼠均为健康的SD大鼠,体质量260~280g,供体为雌性,受体为雄性,供、受体体质量相差10g左右,一般为供体体质量比受体体质量轻;供体采用单人裸眼操作,在取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受体采用双人裸眼配合操作建立大鼠减体积的稳定模型。结果成功实施的270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中,因腹腔出血而死亡44例,死亡率为16.3﹪;出血部位的总体分布为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28例次,肝脏包膜渗血9例次,肝左外侧叶减体积结扎点出血9例次,肝乳头叶结扎点出血7例次,肝三角叶结扎点出血7例次,右肾上腺和腰静脉出血5例次,肝脏人为损伤出血4例次,门静脉套管口出血4例次,肝下下腔静脉套管口出血4例次,其中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合并肝左外侧叶减体积结扎点出血的有8例,两个减体积结扎点均出血的5例;10例经过缝扎或单纯结扎后止血,肝脏包膜渗血采用热盐水冲洗、浸泡后自行止血6例。结论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最常见的是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通过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分析,其结果可以指导我们实验手术操作的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实验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体积肝移植 大鼠 腹腔出血
下载PDF
FK506在肝移植术后的个体化治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静 张升宁 +4 位作者 李铸 李来邦 赵永恒 冉江华 李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8-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FK506(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6年5月~2009年8月已经成功完成的119例肝移植,术后均以FK506为基础的抗免疫排斥用药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无一例发生过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有9例发生过轻... 目的探讨FK506(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6年5月~2009年8月已经成功完成的119例肝移植,术后均以FK506为基础的抗免疫排斥用药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无一例发生过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有9例发生过轻微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5%(9/119);9例患者全部治愈,其总的治愈率为100%(9/9);其中7例经过对FK506和MMF加量后治愈,治愈率为77.8%(7/9);2例逐渐加重最终接受激素冲击治疗而治愈,激素治疗的成功率为100%(2/2),激素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22.2%(2/9)。结论FK506在肝移植术后的抗免疫排斥用药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应该结合患者的FK506的血药浓度、肝功能、机体耐受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肝移植 FK506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分析(英文)
10
作者 冉江华 刘静 +5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吴淑媛 梁宇 张熙冰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13-3416,共4页
背景:影响恒河猴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较多,模型的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较低。目的:分析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方法:实验采用改良前和改良后两种方法建立恒河猴肝移植模型。改良后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 背景:影响恒河猴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较多,模型的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较低。目的:分析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方法:实验采用改良前和改良后两种方法建立恒河猴肝移植模型。改良后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切取供肝,在修肝时将肝腔静脉、门静脉套管和胆道支撑管留置好,受体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胆道支撑管建立稳定的恒河猴肝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实施的25对恒河猴肝移植模型中,早期死亡7只,其中应用改良前方法移植的9只中死亡6只,用改良后方法移植的16只中死亡1只。死亡7只中因腹腔出血而死亡5只,原发性肝脏无功能死亡1只,气胸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只。结果表明,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出血;改良后的恒河猴肝移植方法对减少肝移植后出血有明显效果,提高了肝移植后早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大动物模型 肝移植 死亡 腹腔出血 器官移植
下载PDF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中的呼吸停止
11
作者 刘静 李江 +5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李来帮 廖丽琼 冉江华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4期8191-8196,共6页
背景: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成功建立是进行相应实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呼吸停止是影响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呼吸停止的分析和急救有助于提高模型建立的成功率。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中呼吸停止的原因... 背景: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成功建立是进行相应实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呼吸停止是影响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呼吸停止的分析和急救有助于提高模型建立的成功率。目的:探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中呼吸停止的原因及急救处理。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供体为雌性,受体为雄性,均采用乙醚吸入麻醉;供体采用单人裸眼操作,在取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受体采用双人裸眼配合操作,采用改良的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双袖套法,胆管支撑管法建立大鼠减体积的稳定模型。对受体术中呼吸停止随即分成3组进行抢救:实验组1采用"简易人工呼吸"加胸外按压的急救方法;实验组2采用单纯的"简易人工呼吸"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胸外按压的急救方法。结果与结论:成功实施的270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中,术中因吸入麻醉导致的呼吸停止50只,其原因主要是麻醉过度42只,大量气体栓塞3只,气胸3只,急性肺水肿2只。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大鼠呼吸停止后急救成功率分别为84.6%(22/26),54.5%(6/11),30.8%(4/13);对于因吸入麻醉过度导致的呼吸停止,实验组1急救的成功率为95.6%(22/23)。实验组2抢救成功率为66.7%(6/9)。对照组复苏成功率为40%(4/10)。结果表明,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中呼吸停止的原因主要是麻醉过度,其次是大量气体栓塞、气胸和急性肺水肿;简易的人工呼吸加胸外按压对于因吸入麻醉过度导致的术中呼吸停止的抢救最有效,其次为单纯的人工呼吸和单纯的胸外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体积肝移植 大鼠 术中 呼吸停止 急救 简易人工呼吸
下载PDF
恒河猴移植肝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12
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6 位作者 刘静 李铸 吴淑媛 李来邦 张熙冰 张鸿青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8171-8174,共4页
背景: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会伴有移植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的增高。目的:探讨恒河猴移植肝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建立恒河猴同种异体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移植后不给予抗排斥处理)和对照组... 背景: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会伴有移植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的增高。目的:探讨恒河猴移植肝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建立恒河猴同种异体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移植后不给予抗排斥处理)和对照组(移植中及移植后均给予抗排斥处理)。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移植后24,72h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01)。移植后12h实验组移植肝即表现为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说明急性排斥反应时肝功能变化滞后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移植后24,72h表现为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6h实验组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膜、胆管上皮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呈持续增强,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增强,排斥反应加剧,说明在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肝功能、病理学仅有轻微改变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即显著升高。提示移植肝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检测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灵长类动物 恒河猴
下载PDF
恒河猴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的原因
13
作者 冉江华 刘静 +5 位作者 张升宁 李铸 吴淑媛 梁宇 张熙冰 李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恒河猴肝移植腹腔出血的原因.方法:实验均为健康的恒河猴,受体为♂,体质量为7.2-11.5kg,供体雌雄不限,体质量5.3-8.1kg;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切取供肝;在修肝时将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套管和胆道支撑... 目的:探讨恒河猴肝移植腹腔出血的原因.方法:实验均为健康的恒河猴,受体为♂,体质量为7.2-11.5kg,供体雌雄不限,体质量5.3-8.1kg;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切取供肝;在修肝时将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套管和胆道支撑管留置好;受体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胆道支撑管建立稳定的恒河猴肝移植模型.观察活动情况、进食饮水情况及对刺激的反应.专人观察术后动物,死亡或者濒临死亡时立即对恒河猴进行解剖,获取标本.结果:成功实施的25对恒河猴肝移植模型中,出现腹腔出血11例,因腹腔出血而死亡5例,死亡率为20%;出血部位的总体分布为门静脉连接处出血5例,肝下下腔静脉连接处出血5例,肝床出血4例,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4例,肝脏人为损伤出血3例,肝脏包膜渗血3例,右肾上腺和腰静脉出血2例.结论:恒河猴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最常见的是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连接处出血.通过对恒河猴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分析,其结果可以指导我们实验手术操作的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恒河猴肝移植模型的实验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恒河猴 腹腔出血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效果
14
作者 吴淑媛 梁宇 +4 位作者 曹海鹰 刘静 张升宁 李铸 冉江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腺苷蛋氨酸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现将3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干预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后分别观察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天... 目的回顾性总结腺苷蛋氨酸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现将3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干预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后分别观察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天均有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但术后1~2周胆红素明显升高,而术后1个月降至接近正常。干预组在术后1天也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下降,术后1~2周未见明显升高,术后14天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降至接近正常。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减轻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消退黄疸,恢复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腺苷蛋氨酸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杨晓燕 肖俊萍 +2 位作者 王莉 董洁 冉江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6期118-119,共2页
随着供肝缺乏问题的日益显现.近年来活体肝移植在国内迅速发展,成为目前解决供肝短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术后腹腔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关系到及时发现术后患者病情变化,降低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供肝缺乏问题的日益显现.近年来活体肝移植在国内迅速发展,成为目前解决供肝短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术后腹腔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关系到及时发现术后患者病情变化,降低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日。现将活体肝移植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管护理 肝移植术后 活体肝移植 围手术期管理 术后并发症 病情变化 术后患者 后腹腔
下载PDF
肝血管瘤手术切除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英鹏 李晓延 +3 位作者 范蜀滨 陈刚 朱新锋 刘其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切除术中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肝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方式。结果全组均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50~1 500 ml(平均312 ml)。术中根据血管瘤所在位置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其中行半肝血流阻断4例...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切除术中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肝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方式。结果全组均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50~1 500 ml(平均312 ml)。术中根据血管瘤所在位置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其中行半肝血流阻断4例,运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或其分段原理阻断Glisson系统分支6例,间断阻断第一肝门7例,预置肝上、下下腔静脉和第一肝门阻断带并间断阻断第一肝门2例。术后5例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3%(5/19)。术后住院7~41 d(平均16.9 d),均治愈出院。1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0.3~2年(平均1.1年),术前有症状的8例患者症状均消失,无复发,1例残留肝内血管瘤(直径<2 cm)。结论肝血管瘤患者肝切除术中的入肝血流阻断应强调个体化,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选择不同的阻断方法,使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肿瘤 血管瘤 外科手术 血流阻断
原文传递
恒河猴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4
17
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4 位作者 刘静 李铸 李来邦 吴淑媛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最佳方案。方法选用10对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借鉴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使用门静脉袖套法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 10只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均成功。供体切取手术时... 目的探讨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最佳方案。方法选用10对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借鉴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使用门静脉袖套法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 10只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均成功。供体切取手术时间(20±5)min,供肝修整时间(30±7)min;受体手术时间(180±35)min,受体无肝期(17±4)min。术后24h存活者9只,1只术后9h死于腹腔内出血;72h存活者8只,于术后38h因消化道出血再死亡1只;1周存活5只,3只分别于术后9、11和11d死于排斥反应;最长存活32d者也死于排斥反应。所有受体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胆道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进后的恒河猴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是肝移植临床前期研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动物模型 恒河猴 灵长类动物 血管重建
原文传递
肝移植后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用药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静 张升宁 +4 位作者 李铸 李来邦 赵永恒 冉江华 李立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0-571,共2页
他克莫司(Tac)是从筑波链酶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989年由Staz[首先应用于临床肝移植中^[1]。近年来,Tac用于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各个移植中心的广泛证实^[2,3]。我院肝移植受者术后... 他克莫司(Tac)是从筑波链酶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989年由Staz[首先应用于临床肝移植中^[1]。近年来,Tac用于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各个移植中心的广泛证实^[2,3]。我院肝移植受者术后Tac的应用均从小剂量起始,然后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现将我们的用药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用药体会 他克莫司 移植后 免疫抑制剂 个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肝移植受者
原文传递
大鼠galectin-9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来邦 李立 +5 位作者 冉江华 赵永恒 张升宁 刘静 李铸 蒋益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克隆大鼠galectin-9基因全长cDNA,构建含大鼠galectin-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予以鉴定。方法从大鼠的肝脏组织中用RT-PCR的方法克隆扩增大鼠galectin-9基因,再定向插入到带NotⅠ和HindⅢ酶切的pDC316-GFP穿梭质粒中,获得穿梭质粒... 目的克隆大鼠galectin-9基因全长cDNA,构建含大鼠galectin-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予以鉴定。方法从大鼠的肝脏组织中用RT-PCR的方法克隆扩增大鼠galectin-9基因,再定向插入到带NotⅠ和HindⅢ酶切的pDC316-GFP穿梭质粒中,获得穿梭质粒pDC316-GFP-galectin-9。经PCR、NotⅠ和HindⅢ酶切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将穿梭质粒pDC316-GFP-galectin-9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经位点特异性重组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galectin-9,行PCR鉴定,经HEK-293细胞扩增及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液,用细胞培养方法测定病毒TCID50滴度。结果 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穿梭质粒构建正确,PCR鉴定证实大鼠galectin-9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正确,病毒的感染滴度为1.4×109U/ml。结论成功构建了含大鼠galectin-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大鼠galectin-9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GALECTIN-9 基因克隆 腺病毒载体 RT-PCR
原文传递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四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奕明 李立 冉江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6-507,共2页
我院移植中心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成功进行了4例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肝移植 2009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