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诱导SKH-1无毛小鼠皮肤鳞癌模型的构建及DNA-PKcs在小鼠及成人皮肤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慧 张娟 +1 位作者 徐丹 何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17,共7页
目的紫外线照射SKH-1小鼠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探讨紫外线诱发皮肤SCC发生及AK向SCC转化过程中DNA-PKcs-m TORC2/Akt信号转导通路的DNA-PKcs活化水平。方法将43只SKH-l无毛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33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SU... 目的紫外线照射SKH-1小鼠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探讨紫外线诱发皮肤SCC发生及AK向SCC转化过程中DNA-PKcs-m TORC2/Akt信号转导通路的DNA-PKcs活化水平。方法将43只SKH-l无毛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33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SUV-1000日光模拟器模拟日光照射SKH-1无毛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18、24、28周分别处死小鼠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8周取同一只小鼠背部不同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收集成人日光性角化病(AK)、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正常避光部位(NNS)、正常曝光部位(NES)皮肤组织各5例,进行后续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12周后实验组部分小鼠背部皮肤增厚,皮棘隆起;17周开始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陆续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照射28周后成瘤率达100%;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DNA-PKcs和p-DNA-PKcs (T2609)均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小鼠表皮组织中DNA-PKcs表达含量增加,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而p-DNA-PKcs(T2609)无差异(P>0.05)。人表皮组织中DNA-PKcs和p-DNA-PKcs(T2609)表达含量均增加且有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结论成功制备小鼠AK模型和SCC模型;明确了紫外线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可诱发DNA损伤及修复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皮肤鳞状细胞癌 日光性角化病 动物 疾病模型 DNA-PKCS
下载PDF
非典型Spitz肿瘤一例
2
作者 蒋鑫 毛雁 +4 位作者 多守元 江宗坦 李改赢 邹勇莉 邹旭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77-279,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非典型Spitz肿瘤,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给予外科手术完整切除,随访3年余未见复发及转移。
关键词 非典型Spitz肿瘤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与皮肤病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金玉梅 吴文娟 +2 位作者 杨春艳 杨建婷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功能主要由角质层和颗粒层的紧密连接共同维持。Claudins是构成紧密连接结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表达异常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参与了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Claudins在皮肤疾病中的研...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功能主要由角质层和颗粒层的紧密连接共同维持。Claudins是构成紧密连接结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表达异常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参与了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Claudins在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皮肤屏障功能在皮肤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寻找恢复正常屏障结构的方案来治疗皮肤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DINS 紧密连接 皮肤屏障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皮肤良恶性增生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霄 曾彦超 +1 位作者 何黎 吴文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0-1084,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且绝大多数不编码产生蛋白质的分子。研究发现lncRNA可在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等过程,参与瘢痕疙瘩、血管瘤、鳞状细胞癌、黑素瘤等皮肤...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且绝大多数不编码产生蛋白质的分子。研究发现lncRNA可在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等过程,参与瘢痕疙瘩、血管瘤、鳞状细胞癌、黑素瘤等皮肤良、恶性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lncRNA在皮肤良、恶性增生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RNA 未翻译 长链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CDH13在皮肤病中的作用
5
作者 陈翔凤 吴文娟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CDH13编码的T-钙黏着蛋白(T-cadherin/T-cad),属于钙黏蛋白超家族成员,在皮肤中容纳再生干细胞群体的细胞层中表达,即表皮的基底细胞层、皮脂腺的基底层、外分泌腺的肌上皮层、顶腺的肌上皮层和毛囊外根鞘。目前研究发现,CDH13与多种皮... CDH13编码的T-钙黏着蛋白(T-cadherin/T-cad),属于钙黏蛋白超家族成员,在皮肤中容纳再生干细胞群体的细胞层中表达,即表皮的基底细胞层、皮脂腺的基底层、外分泌腺的肌上皮层、顶腺的肌上皮层和毛囊外根鞘。目前研究发现,CDH13与多种皮肤病相关,本文将其在皮肤病的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的表达和变化进行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H13 皮肤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可见光的皮肤光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运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常锦绣 张丽媛 +3 位作者 蒋鑫 胡敏 杨雅琪 顾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0-1304,共5页
日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既往研究多聚焦于仅占日光5%的紫外线,而对约占日光50%的可见光研究甚少。随着对光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可见光具有诱导色素沉着、氧化应激、光老化、抑制增殖及抗肿瘤等多种皮肤生物学效应,且不同波... 日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既往研究多聚焦于仅占日光5%的紫外线,而对约占日光50%的可见光研究甚少。随着对光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可见光具有诱导色素沉着、氧化应激、光老化、抑制增殖及抗肿瘤等多种皮肤生物学效应,且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学效应。可见光光源具有能量低、安全性高、波长范围广的优点,基于可见光特性所研发的设备已被广泛运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但其对皮肤的负面影响也日益被关注。本文就可见光的光生物学效应、临床运用前景及防护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皮肤 光生物学效应 光防护
下载PDF
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与HLA-DPA1、DPB1和DRB1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瑜霞 何黎 +1 位作者 吴文娟 农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的HLA-DPA1、DPB1和DRB1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的多态性,探讨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SBT法检测云南汉族PLE患者和健康人群HLA-DPA1、DPB1和DRB1基因分布,比较两组间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 目的研究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的HLA-DPA1、DPB1和DRB1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的多态性,探讨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SBT法检测云南汉族PLE患者和健康人群HLA-DPA1、DPB1和DRB1基因分布,比较两组间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分析其与PLE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HLA-DPA1~*02:02:03、DPB1~*05:01:01、DPB1~*14:01:01,DRB1~*08:03:02等位基因和DPA1~*02:02:03-DPB1~*05:01:01单倍型在病例组中频率明显升高,HLA-DPA1~*02:01:02,DPA1~*02:02:02、DRB1~*03:01:01、DRB1~*11:01:01、DRB1~*12:02:01等位基因和DPA1~*02:02:02-DRB1~*03:01:01单倍型在病例组中频率明显降低,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三位点单倍型。结论 HLA-DPA1、DPB1和DRB1与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发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云南汉族 HLA-DPA1 HLA-DPB1 HLA-DRB1
下载PDF
药物联合含青刺果及马齿苋保湿霜和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天雯 涂颖 +3 位作者 李丹晨 赵婷婷 农祥 何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含青刺果及马齿苋的保湿霜和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将216例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52例)每天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4周,外...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含青刺果及马齿苋的保湿霜和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将216例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52例)每天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4周,外用地奈德乳膏2周;试验1组(54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外用保湿霜,每天2次,外用防晒乳,每天1次;试验2组(56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仅外用保湿霜,每天2次;试验3组(54例)口服依巴斯汀、硫酸羟氯喹基础上仅外用防晒乳,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各随访1次,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评估疗效,并检测4个组患者皮损处表皮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及皮脂含量,通过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观察皮损处炎症反应、血管扩张等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1组有效(54例,占85.2%)明显高于试验2组(56例,占62.5%)、试验3组(54例,占64.8%)及对照组(52例,占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性皮肤检测结果,3个试验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分别为(16.42±8.64、21.59±12.34、19.79±11.79),较治疗前(38.76±12.59、38.37±14.48、39.2±13.93)明显降低,表皮含水量(42.15±10.25、35.5±12.91、33.42±12.83)及皮脂含量(37.96±11.16、31.5±8.31、34.09±12.51),较治疗前表皮含水量(21.30±11.04、16.86±10.88、14.73±12.00)及皮脂含量(13.64±10.10、15.67±12.60、9.42±7.7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2组、试验3组及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经表皮水分丢失明显降低,表皮含水量及皮脂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RCM镜下海绵水肿(0.97±0.68)、蜂窝状结构紊乱(0.82±0.77)及血管扩张(1.03±0.73)改善情况优于试验2组(1.51±0.56、1.0±0.77、1.31±0.68)和试验3组(1.35±0.85、1.35±0.85、0.97±0.80)、对照组(1.85±0.74、1.85±0.74、1.5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保湿霜及防晒乳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有效性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加外用保湿霜或防晒乳,提示临床慢性光化性皮炎治疗不仅要抗炎、抗光敏治疗,还需同时辅以保湿和防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保湿霜 防晒乳 治疗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紫外线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黑素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蒋鑫 常锦绣 +5 位作者 胡敏 杨雅琪 赵薇 吴盼 孙思昊 顾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构成。表皮黑素细胞是合成黑素的场所,其黑素合成过程受到外环境(紫外线等)及内环境(表真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化学递质、分泌型蛋白质等)的共同影响。本文将对紫外线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构成。表皮黑素细胞是合成黑素的场所,其黑素合成过程受到外环境(紫外线等)及内环境(表真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化学递质、分泌型蛋白质等)的共同影响。本文将对紫外线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对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黑素合成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