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咽鳞癌中HPV感染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费继敏 武要洪 +3 位作者 曾汶 张睿 奚艳 李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口咽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 目的:研究口咽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口咽鳞癌发生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T-PCR)检测60例口咽鳞癌HPV DNA及型别,通过HPV DNA分析进行HPV感染状况的测定;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检测HPV(+)组和HPV(-)组中VEGF、CD31(MVD标志)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口咽鳞癌中HPV感染率36.7%(22/60),HPV-16型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86.4%(19/22),明显高于其他型别;VEGF高度表达者出现MVD>15个/高倍视野的几率较VEGF低度表达者高(P=0.001);MVD>15个/高倍视野的肿瘤为低分化的可能性较高(P=0.004);VEGF和MVD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HPV感染状况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PV感染与口咽鳞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口咽鳞癌中HPV感染状况和VEGF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vIL-10对鼻咽癌细胞株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艳鑫 杨洁 +7 位作者 孙瑞梅 赵留芳 李磊 张世文 费继敏 尚艺泰 李舟蕾 李晓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目的研究病毒白介素-10(vIL-10)对鼻咽癌细胞株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时间段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中MHC-1类分... 目的研究病毒白介素-10(vIL-10)对鼻咽癌细胞株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时间段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中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TAP-1、2,LMP-2、7及HLA-I)表达的变化。结果1mRNA水平:CNE-1和CNE-2的TAP-1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vIL-10作用1、4、6、12h时,CNE-1和CNE-2的TAP-2、LMP-2均未出现变化,24h时,两者均出现显著下降甚至消失;CNE-1在vIL-10作用后4h即出现LMP-7下降,而CNE-2在vIL-10作用后6h出现下降;在vIL-10作用24h时CNE-1和CNE-2的HLA-I出现显著下降。2蛋白水平:vIL-10作用后24h时,两种细胞的TAP-1均出现显著下降,TAP-2则在vIL-10作用后1、6、12、24h出现逐渐下降;CNE-2的LMP-2、LMP-7在vIL-10作用后随时间逐渐下降,而CNE-1的两种蛋白仅在作用后12h出现显著下降;HLA-I在vIL-10作用后出现下降趋势,但在CNE-1中各时间段变化无统计学差异,CNE-2在24h显著下降。结论 vIL-10可明显抑制鼻咽癌MHC-I类分子抗原加工和提呈的"操纵子"的表达,并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病毒白介素-10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蛋白(TAP) 低分子量多肽复合物(LMP) 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
下载PDF
CT导向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25例晚期上颌窦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冀叶 孙瑞梅 +2 位作者 杨洁 任艳鑫 李晓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可行性、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于28例不愿意手术和放疗的晚期上颌窦癌患者,局部浸润麻醉后在CT导向下实施125Ⅰ粒子植入术.结果 28例中完全缓解23例(82%),部分缓解4例(14%)... 目的探讨CT导向下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可行性、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于28例不愿意手术和放疗的晚期上颌窦癌患者,局部浸润麻醉后在CT导向下实施125Ⅰ粒子植入术.结果 28例中完全缓解23例(82%),部分缓解4例(14%),疾病稳定1例(3%),有效率96%,疼痛缓解率76%.结论CT导向下实施125Ⅰ粒子植入术是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癌 125Ⅰ粒子 组织间内照射
下载PDF
扁桃体鳞癌中HPV感染与EGFR、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费继敏 Timothy A Dobbins +4 位作者 Deanna Jones C Soon Lee Christine Loo Jonathan Clark Barbara Rose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扁桃体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tonsil tonsillar,SCCs)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 目的:研究扁桃体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tonsil tonsillar,SCCs)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表达的关系,探讨HPV与EGFR和VEGF在扁桃体鳞癌发生中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T-PCR)检测85例扁桃体鳞癌HPV DNA及型别,通过HPV DNA分析进行HPV感染状况的测定;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检测HPV(+)组和HPV(-)组中VEGF、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扁桃体鳞癌中HPV感染率为49.4%(42/85),HPV-16型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为90.5%(38/42),明显高于其他型别;HPV(+)组EGF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PV(-)组(P值均<0.01);HPV(+)组与HPV(-)组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VEGF表达与EGFR、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PV感染与扁桃体鳞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HPV相关的扁桃体鳞癌中,HPV基因可能通过改变EGFR表达致癌,为HPV致癌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癌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pSIREN-HIF-1α/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5
作者 赵留芳 张书萍 +5 位作者 李晓江 任艳鑫 张康 喻博 马静 隋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58-61,72,共5页
目的构建pSIREN-HIF-1α/shRNA重组质粒并测序鉴定,为下一步探索鼻咽癌基因治疗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基因库HIF-1αcDNA序列(NM_001530/NM_181054)以及Reynolds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两端有酶切位点的6... 目的构建pSIREN-HIF-1α/shRNA重组质粒并测序鉴定,为下一步探索鼻咽癌基因治疗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基因库HIF-1αcDNA序列(NM_001530/NM_181054)以及Reynolds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两端有酶切位点的6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链,退火成互补双链后将退火产物与RNAi-Ready pSIREN-RetroQ-ZsGreen载体链接后,热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菌株中,提取质粒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测序分析.结果 PCR扩增片段出现约470 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凝胶电泳证实重组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SIREN-HIF-1α/shRNA,为下一步用脂质体包装并转染鼻咽癌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鼻咽癌 质粒 HIF-1Α 短发卡RNA
下载PDF
EBSS饥饿人鼻咽癌CNE-2细胞株诱导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芮吟 吴梦鸽 +3 位作者 曾汶 张睿 李诗琴 费继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饥饿状态下永生化正常鼻咽上皮NP69细胞、鼻咽癌CNE-2细胞的自噬变化及自噬与凋亡的相互作用,为Baf-A1在鼻咽癌中的应用前景提供证据。方法:EBSS溶液替代DMEM溶液在NP69和CNE-2细胞中制造体外饥饿环境,Baf-A1抑制细胞自噬。应... 目的:观察饥饿状态下永生化正常鼻咽上皮NP69细胞、鼻咽癌CNE-2细胞的自噬变化及自噬与凋亡的相互作用,为Baf-A1在鼻咽癌中的应用前景提供证据。方法:EBSS溶液替代DMEM溶液在NP69和CNE-2细胞中制造体外饥饿环境,Baf-A1抑制细胞自噬。应用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噬,MTT检测细胞存活率,q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NP69细胞相比,EBSS制造的饥饿环境显著促进CNE-2细胞发生自噬,处理24时后出现大量细胞凋亡,100 nmol/L Baf-A1抑制细胞自噬可延缓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结果:EBSS作用下,LKB1、AMPK、ULK1、Beclin1、ATG5 mRNA水平均显著上升(P <0. 05)。结论:EBSS通过LKB1/AMPK/m TOR通路显著诱导CNE-2细胞自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自噬 饥饿 LC3 LKB1 BECLIN1
下载PDF
溶酶体-自噬与头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屈倩倩 张世文 李晓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75-1979,共5页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上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60万新发病例,约90%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是HNSC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即使是最先进的外科治疗结合放、化疗也并没...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上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60万新发病例,约90%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是HNSC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即使是最先进的外科治疗结合放、化疗也并没有使HNSCC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仍低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自噬 细胞凋亡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1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蒋玉娥 钟兆铭 +5 位作者 陈雪 王伟 罗娟章 王士琪 储红映 孙传政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索造血促进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1与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进展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甲状腺癌细胞系上清IL-1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构建稳定敲低IL-11的... 目的探索造血促进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1与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进展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甲状腺癌细胞系上清IL-1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构建稳定敲低IL-11的ATC细胞株,采用MTY、Transwell、划痕实验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敲低IL-11或外源性重组人巨细胞介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rhIL)-11对ATC细胞株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各组之间均值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ELISA方法检测发现3个干扰载体组细胞中IL-11蛋白表达量较空载体组显著低(21.55±1.69、16.18±0.85、26.37±2.00比54.54±3.99,P值均〈0.05);平板克隆实验发现IL-11敲低组细胞与对照组sw579细胞形成克隆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Tr实验发现,敲低IL—11后其细胞增殖速度与对照组sw579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发现外源性rhIL-11(0~100ns/m1)处理ATC细胞后,穿过小室的细胞随着rhIL-11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结论IL-11通过介导AT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其侵袭转移能力,IL-11可作为ATC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白细胞介素-11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与转移
原文传递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爽 任艳鑫 李晓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微波消融治疗能有效地缩小实性甲状腺结节体积,改善结节相关症状。目前主要运用于良I生结节,而对于恶性结节研究也在进行中,但能否达到同等效果,鲜有报道;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的并发症主要为喉...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微波消融治疗能有效地缩小实性甲状腺结节体积,改善结节相关症状。目前主要运用于良I生结节,而对于恶性结节研究也在进行中,但能否达到同等效果,鲜有报道;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的并发症主要为喉返神经损伤、出血等,经治疗可痊愈,由于其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微波消融可推荐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甲状腺结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微小RNA与鼻咽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荫 李晓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48-350,共3页
微小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最新研究发现,miRNA与鼻咽癌中Epstein—Barr病毒(EBV)、潜在的膜蛋白-1(LMP-1)、信号转导通路、肿瘤相关基因网络、细胞... 微小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最新研究发现,miRNA与鼻咽癌中Epstein—Barr病毒(EBV)、潜在的膜蛋白-1(LMP-1)、信号转导通路、肿瘤相关基因网络、细胞有丝分裂、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探索miRNA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微RNA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