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清婉 张治平 +5 位作者 高德培 张大福 谢锟 崔艳芬 代佑果 李振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19-625,共7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两家不同省份肿瘤医院从2013年6月~2020年1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12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评估,将所有的...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两家不同省份肿瘤医院从2013年6月~2020年1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12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评估,将所有的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反应良好组和反应不良组。手动勾画每例患者图像病灶最大区域并提取2164个特征,经可重复性分析及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最终选出4个特征,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另外,通过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预测新辅助治疗反应的价值。结果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上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良好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86(95%CI:0.679~0.894)、0.722、0.833、0.778,在验证集上分别为0.759(95%CI:0.656~0.863)、0.821、0.631、0.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临床病理学因素不是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T影像组学标签可作为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8 位作者 刘宥苡 韩潇 栾利昆 李振辉 陈芸 徐开敏 张丽娟 张治平 代佑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846-2851,共6页
目的:探讨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EOX方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50例cT3N0M0-cT4bN3M0期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EOX方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50例cT3N0M0-cT4bN3M0期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的数据可用于分析,其中13例(28.9%)患者达完全缓解(CR),10例(22.2%)患者达部分缓解(PR),22例(48.9%)患者处于病灶稳定状态(SD),未出现病情进展的病例,疾病控制率(CR+PR+SD)达100%,客观缓解率(CR+PR)为51.1%。3个周期化疗后行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根治手术,39例(86.7%)患者达到R0切除,6例(13.3%)患者为R1切除。术后进行病理退缩分级(TRG),10例(22. 2%)完全退缩(0),6例(13. 3%)中等退缩(1),17例(37. 8%)轻微退缩(2),12例(26. 7%)无退缩(3)。化疗过程中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化疗期间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脱发等,其中恶心总发生率为84%,呕吐总发生率为44%,3、4级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为13. 3%。血液学毒性反应中,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57. 8%,3、4级白细胞减少为8. 9%。神经毒性及脱发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5. 6%与91. 1%,其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2%与17. 8%。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手术R0切除率为86. 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4%。截止2019年8月,1年生存率为93. 3%。结论: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疾病控制率和病理反应率,可提高R0手术切除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通过个体化剂量调整,毒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四氢生物蝶呤促进胃腺癌发展及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3
作者 刘宥苡 王嘉鑫 +5 位作者 闫志军 吕煜 胡义波 石安华 陈芸 代佑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腹腔注射(20 mg/kg),每天1次,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给药2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测量称重。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及D2-40染色程度,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表达,Grei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ELISA法检测BH4含量。结果:BH4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01)。且BH4组肿瘤组织内BH4含量、NO浓度、iNOS表达及D2-40表达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BH4可能通过偶联iNOS导致NO合成过量,诱导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胃腺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胃腺癌 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胃腺癌表达特点及与淋巴管形成的关系
4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4 位作者 石安华 刘宥苡 吕煜 陈芸 代佑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和D2-40蛋白的表达,分析iNOS与D2-4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NOS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4.10%(50/78),D2-40阳性表达率为73.08%(57/78)。胃腺癌组织的iNOS、D2-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腺癌组织中iNOS和D2-4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32,P=0.001)。胃腺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明显升高(72%vs 28%,P=0.041),iNOS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T分期和N分期越晚越高(P<0.05)。结论 iNOS表达在胃癌的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NOS蛋白具有潜在靶向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D2-40 淋巴管形成
下载PDF
治疗前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研究
5
作者 谢锟 高德培 +5 位作者 李清婉 张大福 崔艳芬 代佑果 李振辉 张治平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3期281-289,共9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0月两家肿瘤医院进... 目的:探讨治疗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0月两家肿瘤医院进行NAC并行根治性手术的2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提取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进行独立的外部验证。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间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差异,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最终联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参数构建性能最佳的临床-影像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动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72和0.701。门静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值分别为0.917和0.736。联合病灶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62和0.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尚无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达到无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病理学预测因子。结论: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该模型可作为无创的肿瘤生物学工具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新辅助化疗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基于CT增强对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大福 代佑果 +2 位作者 杨光军 张治平 李振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的MAF(14例)和GIST(39例)的CT表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和边界、强化方式、病灶内坏死、血管和空气、钙化等征象进行分析。测量长径(...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的MAF(14例)和GIST(39例)的CT表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和边界、强化方式、病灶内坏死、血管和空气、钙化等征象进行分析。测量长径(LD)、短径(SD)、CT值,并计算LD/SD比值、强化程度。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有意义的CT征象。当使用单一或多个CT特征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MAF多位于胃肠道外(χ2=10.437,P=0.001)、卵圆形或不规则形(χ2=9.192,P=0.004)、强化均匀(χ2=12.458,P=0.000)、病灶内无坏死(χ2=6.632,P=0.014)及强化程度低(静脉期增加CT值约23.9±8.2 HU)。当联合强化均匀和LD/SD比值诊断MA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97.4%。结论胃肠外肠系膜、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强化、病灶内无坏死、LD/SD≥1.19、动脉期强期增加CT值≤22 HU、静脉期强期增加CT值≤31 HU等7个CT指标有助于鉴别MAF与G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系膜 纤维瘤病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 被引量:5
7
作者 代佑果 王嘉鑫 +7 位作者 张大福 刘宥苡 吕煜 胡义波 韩潇 栾利昆 刘琴 李振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的非梗阻性术后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为通过胃管肠腔内截流,同时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再配合经空肠营养管的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患者十二指肠瘘的愈合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全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引流前及引流后第7、14天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0±0.5)个月,2例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肠腔狭窄,3例存在烧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双套管 引流 治疗
原文传递
四氢生物喋呤代谢紊乱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8
作者 刘宥苡 代佑果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8期32-35,共4页
四氢生物喋呤(BH4)是多种氨基酸代谢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其生物学活性涉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神经递质合成等多个方面,是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分子。机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均有BH4的调控和参与。体内BH4水平变化会破坏代谢稳态... 四氢生物喋呤(BH4)是多种氨基酸代谢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其生物学活性涉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神经递质合成等多个方面,是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分子。机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均有BH4的调控和参与。体内BH4水平变化会破坏代谢稳态,导致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疾病。因此,明确BH4在不同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应,有助于发现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就BH4代谢紊乱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疼痛以及肿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喋呤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递质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