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怡 王家平 +1 位作者 杨青 杨雷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3期3713-3715,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CM)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2012级临床专业见习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和PBL教学模...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CM)在核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2012级临床专业见习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和PBL教学模式结合CM的新见习模式,对两组学生见习课结束时采用理论考核、临床阅片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采用PBL教学模式结合CM的学生在理论考核成绩、临床阅片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采用新的见习模式的学生在教学效果、学习兴趣、课堂氛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见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结合CM优于传统见习模式,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教学法 教育 医学
下载PDF
昆明地区不同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的建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喻昆林 宫芸 +1 位作者 于南南 袁昌丽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参考范围,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不同孕期正常孕妇850例,其中妊娠早期(T1期,妊娠6~12+6周)300...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参考范围,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不同孕期正常孕妇850例,其中妊娠早期(T1期,妊娠6~12+6周)300例、妊娠中期(T2期,妊娠13~27+6周) 300例、妊娠晚期(T3期,妊娠28~40周) 25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非妊娠妇女(对照组) 200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中位数(M)及双侧限值(P2. 5~P97. 5)建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参考范围。结果:(1)血清TSH的参考值范围在T1期、T2期、T3期分别为1. 91(0. 02~4. 23) mI U/L、2. 34(0. 21~4. 94) mI U/L、2. 37(0. 50~4. 60) mI U/L。血清FT3的参考值范围在T1期、T2期、T3期分别为4. 31(3. 23~6. 47) pmol/L、3. 80(2. 82~5. 20) pmol/L、3. 61 (2. 48~4. 89) pmol/L。血清FT4的参考值范围在T1期、T2期、T3期分别为12. 95(9. 33~20. 95) pmol/L、10. 40(7. 89~17. 79) pmol/L、9. 91(7. 32~15. 90)pmol/L。血清TSH中位数水平T1期较非孕期明显降低,至T2期、T3期逐渐回升,高于非孕期水平,并趋于稳定T2≈T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T1期、T3期与非孕期比较,T2期、T3期与T1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FT3、FT4水平T1期、T2期、T3期较非孕期明显降低,T2期、T3期较T1期,T3期较T2期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按本研究参考值范围诊断标准:妊娠期甲减、亚甲减、甲亢、亚甲亢、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总患病率分别为0. 35%、2. 23%、0. 47%、1. 29%、2. 94%。按非孕期的参考值范围诊断标准:甲减、亚甲减、甲亢、亚甲亢、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4. 47%、3. 17%、1. 17%、5. 53%、34. 11%。按ATA诊断标准:甲减、亚甲减、甲亢、亚甲亢、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 11%、21. 05%、0. 35%、3. 17%、18. 94%。本研究标准与非孕期标准及ATA标准比较,患病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36. 159、29. 162,P均=0. 000)。结论:妊娠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孕正常妇女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孕期的参考值也不同,建立本地区、本医院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的参考范围以减少甲状腺疾病的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激素 参考范围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江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对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方便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参考组患者(n=30)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3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 目的对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方便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参考组患者(n=30)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3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0、7.761,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发生概率6.67%低于参考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发生概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检查总依从率100.00%高于参考组患者护理后检查总依从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20<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考组护理后总满意度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0.05)。结论对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行优质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患者护理后检查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这对于提升患者检查质量有着极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 核素全身骨显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以CA125升高的结核性腹膜炎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昌丽 段秀清 喻昆林 《云南医药》 2021年第5期507-508,496,共3页
1病例患者,女,28岁,因“纳差、乏力、腹胀痛3月”就诊。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均正常,肿瘤标志物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227.27U/mL升高,未予重视。近1月腹胀... 1病例患者,女,28岁,因“纳差、乏力、腹胀痛3月”就诊。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均正常,肿瘤标志物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227.27U/mL升高,未予重视。近1月腹胀痛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2公斤,复查CA125690.4U/mL。盆腔CT示:双侧附件区2.3cm×2.1cm囊性包块,性质待查;盆腹腔中量积液。全身PET-CT显像:⑴腹膜、网系膜增厚,伴代谢增高,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为10.4,多系恶性病变(倾向肿瘤转移);中等量腹水;⑵双侧附件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伴局部代谢增高,SUV最大值分别为4.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 卵巢囊肿 误诊
下载PDF
心包黏液样纤维肉瘤术后复发1例
5
作者 赵蕾 杨青 +1 位作者 石建功 张玥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5-166,共2页
患者男,20岁。因“间断出现安静时胸闷、胸痛6月”入院。查体:心律齐,心尖搏动弱,心脏浊音界扩大,心音低钝遥远。实验室检查:cTnT 0.38 ng/ml,BNP 805 pg/ml,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图1~3):右室壁侧方心包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占位,伴... 患者男,20岁。因“间断出现安静时胸闷、胸痛6月”入院。查体:心律齐,心尖搏动弱,心脏浊音界扩大,心音低钝遥远。实验室检查:cTnT 0.38 ng/ml,BNP 805 pg/ml,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图1~3):右室壁侧方心包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占位,伴少-中量心包积液,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患者于全麻下行心包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图4):镜下见呈梭形分布的肿瘤细胞,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见核分裂象,细胞间有大量胶原纤维;免疫组化结果:VIM(+),CD34(-),BCL-2(灶+),CD99(灶+),Ki-67(40%),P53(-),EMA(+),SMA(-),CK广(-)。病理诊断为:黏液样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再发胸痛。心脏超声(图5):右房室壁侧方心包腔内占位,附于右侧心包,伴轻度二、三尖瓣返流。胸部CT平扫(图6):右肺前缘巨大占位,与右心房分界不清,左心房部分受侵,考虑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黏液样纤维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摄影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玥熠 张玉垲 +1 位作者 杨青 袁昌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垂体腺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综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所得最大径与术后肿瘤病理标本所得肿瘤最大径,将试验组按照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差异。结果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双激素和多激素细胞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非侵袭性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GF-1水平和肿瘤最大径为垂体腺瘤有侵袭性的危险因素,且IGF-1水平越高、肿瘤最大径越大,侵袭性风险越高;垂体腺瘤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IGF-1水平相较于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对不同功能类型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对垂体腺瘤早期侵袭性判断有一定价值,并有望作为术后随访的一项可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垂体腺瘤 侵袭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治疗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丽娟 王家平 +3 位作者 杨青 杨帆 万珊杉 张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51例使用单纯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51例使用单纯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的资料,对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栓塞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2例使用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一次栓塞成功49例(成功率为96%),术后第1~7 d肉眼血尿消失,3~14 d镜下血尿消失,血红蛋白平稳上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至1 a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为永久性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弹簧圈 明胶海绵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序贯替莫唑安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智显 顾后 +5 位作者 俸新荣 林劼 雷学芬 李楠 李瑞智 余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0-7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序贯替莫唑安(temozolomide,TMZ)联合阿帕替尼(Apatinib)治疗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41例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病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序贯替莫唑安(temozolomide,TMZ)联合阿帕替尼(Apatinib)治疗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41例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病例,术后均病理证实为高级别恶性脑胶质瘤(WHO III^IV级)。两组病例术后均予适形调强放疗(IMRT),PGTV 56~66 Gy,PCTV 50.4~54 Gy,常规分割1.8~2.5 Gy/次,同步TMZ 75 mg/m^2D1~42化疗,随机分组对照组(IMRT+TMZ)20例:序贯替莫唑安150~200 mg/m^2 D1~5,4周一疗程,6~8疗程;实验组(IMRT+TMZ+Apatinib)21例:序贯替莫唑安150~200 mg/m^2 D1~5,4周一疗程,6~8疗程,每天服用阿帕替尼500~725 mg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数据中对照组和实验组6个月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40.0%和71.4%,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5.0%和57.1%,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6±1.1)个月和(3.3±2.8)个月,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7.5±3.2)个月和(10.2±3.9)个月,两组数据ORR、DCR、PFS、O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高血压、出血、蛋白尿及黏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序贯替莫唑安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较适形调强放疗序贯单药替莫唑安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疗 阿帕替尼 替莫唑安 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25羟维生素D和同型半胱氨酸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喻昆林 虞青 袁昌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25羟维生素D〔25-OHV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262例,根据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分为T2DM无LEAD(T2DM组,66例),LEAD内膜增厚(增厚组,62例),LEA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25羟维生素D〔25-OHV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262例,根据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分为T2DM无LEAD(T2DM组,66例),LEAD内膜增厚(增厚组,62例),LEAD内膜斑块(斑块组,70例),LEAD血管狭窄(狭窄组,64例),检测血清CysC、25-OHVD和Hcy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LEAD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相关指标对LEAD诊断的价值。结果LEAD组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r)、尿酸(UA)显著高于T2DM组(P<0.05)。LEAD狭窄组FPG、HbA1c、HOMA-IR、TG、U-mAlb/Cr明显高于斑块组、增厚组(P<0.05)。LEAD组CysC、Hcy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随着LEAD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25-OHVD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随着LEAD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CysC与HbA1c、U-mAlb/Cr、UA、Hcy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25-OHVD与年龄、TG、Hcy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Hcy与HbA1c、CysC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25-OHVD呈显著负相关(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Hcy、UA是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VD是保护性因素。血清CysC的AUC为0.885(95%CI:0.846~0.924,P=0.000),诊断截断值取1.065 mmol/L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9.1%与74.7%。血清25-OHVD的AUC为0.874(95%CI:0.832~0.916,P=0.000),诊断截断值取20.05 mmol/L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0.3%与77.0%。血清Hcy的AUC为0.708(95%CI:0.634~0.781,P=0.000),诊断截断值取15.65 mmol/L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3.1%与80.3%。结论检测CysC、25-OHVD和Hcy水平对LEAD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胱抑素C 25羟维生素D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KRAS、BRAF^(V600E)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怡 杨雷 +2 位作者 雷学芬 李洪勋 王丽娟 《肿瘤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21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样本,根据患者对^(131)I放射治疗的耐受情况分为耐受组和敏感组,检测病理组织样本中KRAS和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耐受组年龄≥45岁、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远处转移及转移灶≥1 c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在FTC中发生率较高,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发生率较高;此外,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均与原发肿瘤最大直径、AJC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侵犯、远处转移及转移灶大小有关(P<0.05)。耐受组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年龄≥45岁、转移灶≥1 cm、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耐受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敏感组,KRAS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耐受组KRAS、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导致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KRAS BRAF^(V600E) 基因突变 ^(131)I放射治疗耐受
下载PDF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90)锶治疗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瘩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操 张怡 +1 位作者 白忠 钮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90)锶放射治疗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30例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先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气化切除耳廓瘢痕疙瘩,术后等创面愈合后,加用吸收剂量为6~15Gy^(90)锶耳廓... 目的观察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90)锶放射治疗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30例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先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气化切除耳廓瘢痕疙瘩,术后等创面愈合后,加用吸收剂量为6~15Gy^(90)锶耳廓放射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过电离子手术和术后^(90)锶放射综合治疗,一年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多功能电离子手术联合^(90)锶放射治疗是治疗复发性耳廓瘢痕疙瘩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瘢痕疙瘩 复发性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 ^90锶
下载PDF
膀胱肉瘤样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涛 冯莉娟 +2 位作者 殷思范 冯文博 柯昌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183-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01月至2021年01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7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3例;患者年龄69~83岁,中位年龄76岁。以血尿为首发症状2例,血尿伴膀胱...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01月至2021年01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7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3例;患者年龄69~83岁,中位年龄76岁。以血尿为首发症状2例,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1例,血尿伴腹痛1例,血尿伴排尿困难1例,体检发现膀胱占位2例,病程3天~5月。膀胱肉瘤样癌影像学无特异性,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肿瘤直径范围为0.6~9.0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多见且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示Vim阳性表达率85.7%(6/7),SMA阴性表达率71.4%(5/7),CK7阳性表达率57.1%(4/7),EMA阳性表达率28.6%(2/7),CK5/6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desmin、Myosin、myo-D1、S-100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40%~90%。结论:膀胱肉瘤样癌罕见且具侵袭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联合多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诊断
下载PDF
^(99)Tc^m-HL91乏氧细胞分子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帆 袁卫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99Tcm-HL91乏氧细胞分子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99TcmO4-甲状腺扫描提示为冷结节的患者术前行99Tcm-HL91早(10 min)、中(2 h)、晚(4 h)三时相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对照病理结果。30例... 目的 :探讨99Tcm-HL91乏氧细胞分子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99TcmO4-甲状腺扫描提示为冷结节的患者术前行99Tcm-HL91早(10 min)、中(2 h)、晚(4 h)三时相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对照病理结果。30例中,经病理或细针穿刺活检证实恶性病变18例,良性病变12例。结果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 ,99Tcm-HL91乏氧细胞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16/18)、83.3%(10/12)、86.7%(26/30)。半定量分析:延迟4 h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4%(17/18)、91.7%(11/12)、93.3%(28/30);良性组与恶性组三时相的靶本比值(T/N)、早期摄取比值(ER)、延迟2 h摄取比值(DR1)、延迟4 h摄取比值(DR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与恶性组的延迟2 h滞留指数(R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迟4 h滞留指数(RI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HL91乏氧细胞分子显像对甲状腺孤立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半定量分析较定性分析更能准确鉴别结节性质;延迟4 h显像较2 h更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99TC^M-HL91 乏氧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硒在^(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TPOAb和TGAb增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怡 杨青 +2 位作者 袁卫红 杨雷 凌刚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评价硒在^(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增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补充硒后患者TPOAb和TGAb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目的评价硒在^(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增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补充硒后患者TPOAb和TGAb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T4联合硒酵母200μg口服,每天2次,共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水平和血清硒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 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TPOAb和TG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硒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TPOAb、TGAb的变化与血清硒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45,P<0.01)。结论补硒治疗可以降低Graves′病伴TPOAb和TGAb增高患者行^(131)I治疗后的TPOAb和TGAb水平,减轻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过氧化物酶类 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临床分析(附12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涛 冯莉娟 柯昌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142-4146,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2例,腰部疼痛5...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2例,腰部疼痛5例,体检发现肾脏占位2例,血尿伴腹痛1例,血尿伴腰痛1例,腹部疼痛1例,病程为5天~8年。术后病理均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肿瘤直径范围2.0~12.0 cm,镜下见大量透明细胞呈乳头状、腺泡样分布,可伴砂粒体形成;1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TFE3阳性,CD10阳性率为91.7%(11/12),Vimentin阳性率为66.7%(8/12),P504S阳性率为66.7%(8/12),EMA、CK7、CK8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肉眼血尿和腰部疼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检测TFE3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下载PDF
^(18)F-FDG符合显像诊断弥漫性胸膜间皮瘤1例报道
16
作者 杨雷 袁卫红 杨建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43-144,共2页
胸膜间皮瘤为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其恶性的自然生存率较低,在4~12月,为临床少见的胸部占位疾病,预后不好.而用常规的CT、MRI影像手段往往因缺乏特征性征象而不能确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笔者在开展^18F-FDG符合显像中,发现1例患者... 胸膜间皮瘤为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其恶性的自然生存率较低,在4~12月,为临床少见的胸部占位疾病,预后不好.而用常规的CT、MRI影像手段往往因缺乏特征性征象而不能确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笔者在开展^18F-FDG符合显像中,发现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显像 弥漫性 胸膜间皮瘤
下载PDF
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张涛 冯莉娟 +3 位作者 张开能 冯文博 殷思范 柯昌兴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6例泌尿系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4~70岁,中位年龄54.5岁。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 目的探讨泌尿系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6例泌尿系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入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4~70岁,中位年龄54.5岁。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2例,下尿路症状2例,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例,1例因双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发现。病程为7天~1年余。位于膀胱、前列腺、输尿管分别为4例、1例、1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范围0.2~1.0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单层排列,核圆或类圆形,核仁及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示:PAX-8、PAX-2阳性表达均为4例,CK7阳性表达3例,P504S阳性表达1例,GATA3、p63阴性表达均为4例,PSA阴性表达3例,Ki-67增殖指数1%~3%。随访2~48个月,5例存活者均未见转移及复发。结论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可发生于泌尿道各部位,男性发病率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且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下载PDF
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3例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丽娟 王虹粤 +2 位作者 杨雷 张怡 曾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353-355,共3页
探讨3例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的病例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 结果 3例患者经131I后半年甲功均正常后再无血小板减低。 结... 探讨3例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的病例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 结果 3例患者经131I后半年甲功均正常后再无血小板减低。 结论 131I是治疗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免疫性 血小板减低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玥熠 杨青 +1 位作者 冯莉娟 袁昌丽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调节因子,可通过激活相应的IGF-1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作用。IGF-1不仅与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关,在许多中枢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颅脑肿瘤中,IGF-1呈高表达,与其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调节因子,可通过激活相应的IGF-1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作用。IGF-1不仅与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关,在许多中枢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颅脑肿瘤中,IGF-1呈高表达,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抗凋亡等恶性生物学功能,同时能够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加肿瘤侵袭力,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在脑血管疾病中,循环中的IGF-1水平升高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修复及功能恢复,具有保护脑血管的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IGF-1水平降低可引起神经元逐渐变性和功能障碍,引起记忆障碍和认知衰退,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颅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心包粘液样纤维肉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珊杉 杨扬 +5 位作者 易晓佳 王丽娟 李天祎 王世平 张小婷 王家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0-1352,共3页
黏液样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是纤维肉瘤中基质富含粘液的一种恶性肿瘤,见清晰弧线状血管征[1]。心包是一个纤维浆膜囊,分为脏层和壁层,心包基底部附着于膈肌中央,前上缘达主动脉弓下水平,主肺动脉及其左、右肺动脉常包括在心... 黏液样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是纤维肉瘤中基质富含粘液的一种恶性肿瘤,见清晰弧线状血管征[1]。心包是一个纤维浆膜囊,分为脏层和壁层,心包基底部附着于膈肌中央,前上缘达主动脉弓下水平,主肺动脉及其左、右肺动脉常包括在心包腔内,后上缘位于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水平,正常心包积液含量少于50 mL,起润滑作用。心包生理作用是固定心脏、限制其过度充盈、控制周围器官、组织感染向心脏蔓延,位于心包黏液样纤维肉瘤罕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纤维肉瘤 误诊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