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劈胸骨柄同时锁骨部分离断上胸段胸椎前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
1
作者 贺云 刘宗良 +4 位作者 李兴国 余鹏 黄杰平 闵捷 段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A02期223-225,共3页
目的为临床经劈胸骨同时锁骨部分离断显露脊柱上胸段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标本采用劈胸骨柄,同时锁骨部分切断术(左侧径路)进行解剖,观察术中遇到的部分重要解剖结构。结果左头臂静脉... 目的为临床经劈胸骨同时锁骨部分离断显露脊柱上胸段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标本采用劈胸骨柄,同时锁骨部分切断术(左侧径路)进行解剖,观察术中遇到的部分重要解剖结构。结果左头臂静脉属支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椎静脉、甲状腺下静脉、左第1肋间静脉、左肋间最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左胸膜顶内侧部借疏松结缔组织、胸内筋膜与胸骨柄相连,易分离。左喉返神经较右喉返神经行程长,与气管食管交角小。胸导管大部分在T4至T6椎体平面越过中线(20例,66.6%),从右侧向左侧斜行跨过椎体。胸交感干和星状神经节位置固定。结论对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及术中正确辨认前述解剖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铜、铁、锌-氟尿嘧啶配合物合成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轶平 陈元晓 +4 位作者 周云 石中正 罗敏 钟文远 陈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9期6309-6315,共7页
背景:有机抗癌药与金属盐形成配合物后会形成新的结构或改变离子浓度,因此改变二者的毒性与活性而产生协同作用。目的: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金属-氟尿嘧啶配合物抗肿瘤药物。方法:以铜、铁、锌盐和氟尿嘧啶为原料,合成了4种配合物,分别为[... 背景:有机抗癌药与金属盐形成配合物后会形成新的结构或改变离子浓度,因此改变二者的毒性与活性而产生协同作用。目的: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金属-氟尿嘧啶配合物抗肿瘤药物。方法:以铜、铁、锌盐和氟尿嘧啶为原料,合成了4种配合物,分别为[Cu(5-Fu)2Cl2],[Cu(5-Fu)2(NO3)2],[Fe(5-Fu)3]SO4和[Zn(5-Fu)2Cl2]。用元素分析和质谱法分析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以4种配合物溶液、4种盐溶液、顺铂、氟尿嘧啶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改良MTT法测试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配合物的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数据初步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式,质谱结果进一步证明氟尿嘧啶确实与金属离子Cu2+、Fe2+、Zn2+配位。在0.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4种配合物对K562和HCT-116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种配合物对K562和HCT-116细胞增殖的IC50值均低于氟尿嘧啶组,其细胞毒活性是氟尿嘧啶的1.5-7.8倍。表明铜盐、锌盐、铁盐与氟尿嘧啶形成配合物后有协同抑制肿瘤组织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锌-氟尿嘧啶配合物 合成 肿瘤细胞 增殖抑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在下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扬 陈绍春 +1 位作者 张帆 孙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评价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在各种下睑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间各种原因所致的下睑松弛、外翻、退缩、外眦移位,眼睑闭合不全共48人(64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睑板条悬吊术作为主要术式,部分患者联合了下睑缩肌... 目的评价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在各种下睑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间各种原因所致的下睑松弛、外翻、退缩、外眦移位,眼睑闭合不全共48人(64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睑板条悬吊术作为主要术式,部分患者联合了下睑缩肌的手术,或植入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植片(Medpor LES)做为手术的补充;少数睑外翻还进行了皮瓣转位或移植.术后针对下睑复位及外观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定量分析下睑退缩、睑闭合不全、外眦下移;定性比较下睑松弛、下睑外翻.结果术后2周复诊,除2例下睑外翻仍轻度欠矫外,所有患者下睑均复位,外观满意;其中定量分析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性比较的效果理想.结论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在各种下睑病变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 下睑松弛 下睑外翻 下睑退缩 睑闭合不全 外眦移位
下载PDF
复杂性泪道阻塞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扬 陈绍春 +1 位作者 张帆 孙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泪液的排出系统(泪道)由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复杂性泪道阻塞指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的阻塞。由于泪道解剖细小,变异较大,周围毗邻较多的组织结构,故该病在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所在医院经过长期... 泪液的排出系统(泪道)由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复杂性泪道阻塞指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的阻塞。由于泪道解剖细小,变异较大,周围毗邻较多的组织结构,故该病在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所在医院经过长期的探索后认为:显微镜直视下的泪道内成形术,必要时结合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复杂性泪道阻塞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显微镜下 泪道成形术 激光泪道成形术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扬 钟华 +1 位作者 唐敏 陈绍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患儿(6—14岁)共80人(160眼),根据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患儿(6—14岁)共80人(160眼),根据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施图伦组、托吡卡胺组、施图伦联合托毗卡胺组.共4组,每组20人(40眼)。分别比较各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近视患儿的裸眼视力及矫正度数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后各组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托毗卡胺组、施图伦组较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治疗前裸眼视力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之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 托吡卡胺 儿童近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慢性结肠血吸虫病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泽生 林云碧 +1 位作者 段艳萍 王金德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2期162-165,F0003,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结肠血吸虫病患者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50例慢性结肠血吸虫病病理标本来源于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吸虫病组),12例正常者... 目的 研究慢性结肠血吸虫病患者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50例慢性结肠血吸虫病病理标本来源于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吸虫病组),12例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行全结肠镜检查,血吸虫病组取病变明显处的结肠黏膜3~5块,经病理确诊为慢性结肠血吸虫病.正常对照组结肠镜检查,经肠镜和病理确诊正常肠黏膜3~5块作为正常对照.所有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4 μm厚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血吸虫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中IL-18的表达情况,每个研究部位选取4个高倍视野(400倍),采用同济大学千屏影像 HPIA-2000高清晰度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血吸虫病组结肠黏膜中IL-18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度、阳性单位高于正常对照组,积分光度2.81±1.81 vs 0.42±0.22(P〈0.01) ;阳性单位24.66±6.77 vs 6.71±6.12(P〈0.01),血吸虫病组结肠黏膜中IL-18表达平均灰度低于正常对照组,189.27±17.06 vs 222.80±15.04(P〈0.01),但血吸虫病组结肠黏膜中IL-18表达的积分光度、阳性单位、平均灰度均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慢性结肠血吸虫病患者结肠黏膜中IL-18的表达较正常结肠黏膜升高,但慢性结肠血吸虫病患者结肠黏膜中IL-18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18 肠黏膜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磷酸糖蛋白的表达
7
作者 段艳萍 张东葵 +2 位作者 冯林森 王红梅 王金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早期十二指肠中磷酸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变化,探讨P-gp在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糖尿病组,用STZ复制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7 d后测血糖及尿糖,...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早期十二指肠中磷酸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变化,探讨P-gp在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糖尿病组,用STZ复制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7 d后测血糖及尿糖,6周后进行灌注固定,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糖尿病组和正常组大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密度的改变,并分析P-gp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长(P<0.05),绒毛密度变化不明显,上皮细胞P-gp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吸收面积增加,P-gp的高表达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十二指肠 磷酸糖蛋白 大鼠
下载PDF
直肌联接术与眶骨膜固定术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张扬 陈绍春 +1 位作者 唐敏 孙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直肌联接术与眶骨膜固定术对麻痹性内斜视和固定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麻痹性内斜视50人,固定性内斜视22人.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2种内斜视各分为A组(... 目的对比分析直肌联接术与眶骨膜固定术对麻痹性内斜视和固定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麻痹性内斜视50人,固定性内斜视22人.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2种内斜视各分为A组(直肌联接术)和B组(眶骨膜固定术).分析2种手术的方法及特点,分别定性比较二组治疗前、后复视改变及眼球运动,定量比较斜视度变化;并对每种内斜视2组之间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1)2种内斜视A、B组术后1周,前方复视消失;术后2月,A组部分患者前方复视出现,而B组的没有变化;(2)术后1周及2月复诊,麻痹性内斜视A组眼球可向颞侧转动8°左右,其余方向运动无受限;B组眼球只能轻微上下转动,其余方向运动受限.固定性内斜视A组部分眼球可轻微内转或上下转,不能外转.B组不能运动;(3)2种内斜视术后1周A、B组斜视度检查正位至-5°(0^-10△)(P<0.05),术后2月与术后1周比较A组斜视度回退欠矫(P<0.05),B组未回退(P>0.05);(4)术前及术后1周,2种内斜视A、B组之间斜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月斜视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种手术对麻痹性和固定性内斜视的斜视度矫正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联接术较固定术易复发;(2)联接术不影响眼球转动,甚至可以恢复部分运动,而固定术对眼球运动有明显的限制作用;(3)联接术后复发,程度较重的麻痹性内斜视可以采用眶骨膜固定术,程度较轻的固定性内斜视可以采用直肌联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肌联接术 眶骨膜固定术 麻痹性内斜视 固定性内斜视 比较
下载PDF
数字散斑法测量加载100N与500N肱骨干骨折钢板固定下的位移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利萍 田明 +3 位作者 周轶平 叶宏 李必俊 陈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2期9035-9040,共6页
背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骨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标准。以往将传统传感器引入骨折位移的研究,存在精度低、高消耗成本等问题。目的:采用数字散斑法测量肱骨骨折内固定后钢板螺钉的位移特点。方法:取8根肱骨,于其中点横断,制造肱骨... 背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骨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标准。以往将传统传感器引入骨折位移的研究,存在精度低、高消耗成本等问题。目的:采用数字散斑法测量肱骨骨折内固定后钢板螺钉的位移特点。方法:取8根肱骨,于其中点横断,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将标本用8孔钢板固定,骨折线两端各使用4枚螺钉。将实验模型设计成5种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状态a是骨折后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未锯断,模拟骨折愈合),状态b是在状态a锯断后基础上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c是在状态b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状态d是在状态c的基础上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e是在状态d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螺钉编号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1-8号,即骨折线上位螺钉为1-4号,骨折线下位螺钉为5-8号。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100 N与500 N测量,通过相关软件计算位移。结果与结论:在不同载荷间的总位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155,P<0.001),即随着加载力的增大,5种模拟状态下第4钉、第5钉的总位移值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提示骨折线两端的2枚螺钉是承受较多应力的部位(应力集中),易于发生断裂,应选用比现有螺钉直径增大1-2.5 mm的螺钉,增加骨折线旁固定螺钉的稳定性以避免断钉等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与生物力学 肱骨干 骨折 钢板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数字散斑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数字散斑法测量加载100N与300N肱骨干骨折钢板固定下的位移
10
作者 石中正 周轶平 +2 位作者 陈英杰 叶宏 田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以光学测量数字散斑技术测量内固定钢板螺钉的位移,为临床医学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8根肱骨,于其中点横断,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将标本用8孔钢板固定,骨折线两端各使用4枚螺钉;将实验模型设计成10种状态。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 目的以光学测量数字散斑技术测量内固定钢板螺钉的位移,为临床医学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8根肱骨,于其中点横断,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将标本用8孔钢板固定,骨折线两端各使用4枚螺钉;将实验模型设计成10种状态。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100与300N测量,通过相关软件计算位移。结果在不同载荷间的总位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55,P<0.001),即随着加载力的增大,5种模拟状态下第4钉、第5钉的总位移值均呈逐渐增大趋势。结论骨折线两端的2枚螺钉是承受较多应力的部位(应力集中),易于发生断裂,应选用比现有螺钉的直径增大1~3mm的螺钉,增加骨折线旁固定螺钉的稳定性以避免断钉等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骨折 钢板 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 数字散斑法
下载PDF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重建面瘫后眼睑闭合功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扬 陈绍春 +1 位作者 孙涛 张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下睑植片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重建面瘫后眼睑闭合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32例(32眼)各种原因面瘫所致眼睑闭合不全。男20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46.8岁。左眼18例,右眼14例;...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下睑植片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重建面瘫后眼睑闭合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32例(32眼)各种原因面瘫所致眼睑闭合不全。男20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46.8岁。左眼18例,右眼14例;病程1.5个月~2年,平均4.4个月。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下睑退缩、下睑外翻、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上睑无明显退缩。采用高密度多孔Medpor下睑植片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治疗。结果术后患眼切口均Ⅰ期愈合;眼睑浮肿5 d^3周,平均2周。4例于术后2周出现球结膜水肿,对症处理后消退。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睑裂高度、兔眼、下睑退缩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例下睑外眦移位,经重新行外侧下睑板条复位悬吊固定后治愈。随访期间均无下睑外翻及角膜暴露,无植片移位、外露。结论采用高密度多孔Medpor下睑植片联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有效重建面瘫后眼睑闭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 外侧睑板条悬吊术 面瘫 眼睑闭合不全
原文传递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腺磷酸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冯林森 段艳萍 +5 位作者 吴泽生 李靖娟 吴皎 张爱芬 张东葵 王金德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90-29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磷酸糖蛋白(P g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4例有结肠癌家族史但体检正常者的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 gp在结肠腺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磷酸糖蛋白(P g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4例有结肠癌家族史但体检正常者的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 gp在结肠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腺上皮细胞P gp阳性颗粒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阳性单位值明显增加(P<0.05),但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腺上皮细胞P gp表达量增加与性别及年龄无关。结论慢性血吸虫病可诱导结肠腺上皮细胞P gp表达量增加,这可能是机体对血吸虫卵长期刺激结肠组织产生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吸虫病 结肠腺 磷酸糖蛋白
原文传递
个体化股骨头导板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金龙 赵永辉 +2 位作者 陆地 孙俊 陆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股骨头导板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1—5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17具成人骨盆标本,其中男9具、女8具,年龄40~70岁,身高155~165 cm。每具骨盆标本按侧别分为导板组(左侧... 目的探讨个体化股骨头导板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1—5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17具成人骨盆标本,其中男9具、女8具,年龄40~70岁,身高155~165 cm。每具骨盆标本按侧别分为导板组(左侧)和对照组(右侧)。导板组基于标本CT轴位扫描数据计算出股骨颈的解剖轴线,设计并制作出与股骨颈部表面解剖形态一致的导板,利用导板辅助定位针置入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骨头假体定位方法置入定位针。术后行X线摄片和CT扫描,观察定位针与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解剖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股骨头定位针有无内外翻和前后倾。测量对比术前股骨颈干角(NSA)和术后定位针柄干角(SSA)、侧方偏移角、水平偏移角,来评价导板辅助手术的准确性。结果 (1)在导板组中,术中股骨头导板与股骨颈部贴附紧密,稳定性好,能够辅助定位针顺利置入。术后CT、X线摄片显示,17例标本定位针均经过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解剖中心。相对于股骨颈解剖轴线,正位X线片显示15例外翻、1例内翻、1例平行,侧位X线片显示14例平行、2例前倾、1例后倾。(2)对照组术后CT显示,12例标本定位针经过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解剖中心。正位X线片显示,定位针12例经过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解剖中心,相对于股骨颈解剖轴线,12例外翻、2例内翻、3例平行;侧位X线片显示,定位针15例经过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解剖中心,相对于股骨颈解剖轴线,10例平行、5例前倾、2例后倾。(3)术前NSA和术后定位针SSA、侧方偏移角、水平偏移角,导板组分别为133.1°±3.52°、138.0°±4.1°、5.2°±2.1°、4.6°±2.3°,对照组分别为133.7°±3.4°、144.3°±5.6°、13.0°±1.7°、8.2°±2.9°,两组间比较,术前N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导板组SSA、侧方偏移角、水平偏移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7、14.280、3.520,P值均<0.05)。结论个体化股骨头导板应用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能为股骨头假体的精确定位、定向置入提供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股骨头 个体化导航导板 3D打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