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Mini-CEX评估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妍平 杨飞 +6 位作者 欧阳骞 于鸿滨 邬刚 董小林 魏欢 李青芸 曾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OBE理念的Mini-CEX评估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在OBE理念指导下,以学习成果为... 目的探讨基于OBE理念的Mini-CEX评估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在OBE理念指导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细化教学目标,并应用Mini-CEX评估模式进行测评和反馈,对照组采用与实验组相同的评估方式,并按照传统教学流程进行。结合观察数据,分析对比2组学生实习开始时和实习结束时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诊断、健康咨询、组织效果、整体评价等评分得到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值;实习结束后,技能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满意度评价得分也比对照组更高。结论基于OBE理念的Mini-CEX评估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Mini-CEX评估模式 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教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妍平 李斌 +6 位作者 董小林 魏欢 战丽萍 安明顺 李青芸 李杨 李京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和血清中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神经营养因子(NT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能显著提升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损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溶栓 机械取栓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头部CT图像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估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京辉 李斌 +2 位作者 李妍平 朱明 曲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4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头部C T图像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C T检查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测量中脑横径与...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头部C T图像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对预后评估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C T检查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测量中脑横径与前后径,计算比位,观察脑电图(E E G)反应。对比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测评估预后的准确性。结果:EEG有反应且比位0.9~1.1者预后最好,EEG无反应且比位<0.9或>1.1的预后最差,二者差异显著(P<0.05)。脑CT联合EEG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较脑CT、EEG等单一检测明显更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头部CT图像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可有效评估其预后情况,可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头部CT图像 神经电生理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干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 张慧 +1 位作者 黎仁兰 李存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者病情平稳后24~48 h实施心理、肢体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者病情平稳后24~48 h实施心理、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GC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格拉斯昏迷评分(GCS)有较大改善;临床疗效(70.0%)高于对照组(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给予早期康复干预,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护理 干预护理
下载PDF
脑室镜辅助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学才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31-533,共3页
目的比较脑室镜辅助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脑积水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组64例和脑室镜辅助脑室腹... 目的比较脑室镜辅助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脑积水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组64例和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脑室镜辅助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13%,引流管堵塞发生率为23.44%,腹部症状发生率为1.65%以及低颅压症状发生率为3.13%,均高于脑室镜辅助手术组(12.5%、53.13%、21.88%和18.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镜辅助手术组患者术后脑实质内出血发生率为1.65%,与常规手术组(6.2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避免术后感染、引流管堵塞、腹部症状、低颅压症状以及脑实质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镜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椎管内畸胎瘤并骶管囊肿致脊髓栓系1例
6
作者 李宁 张帆 +3 位作者 尚亚军 王波 杨智勇 宋晓斌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766-767,共2页
1病例资料 男,18岁,因大小便功能障碍5年伴右侧肢体麻木、疼痛半个月入院.脊柱MRI示颈、胸、腰骶段椎管内见条形长T1/T2信号,其内见局部斑片状短T2信号,中央管扩张;腰3/4椎管内见一类圆形占位,呈稍长T2、T1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大... 1病例资料 男,18岁,因大小便功能障碍5年伴右侧肢体麻木、疼痛半个月入院.脊柱MRI示颈、胸、腰骶段椎管内见条形长T1/T2信号,其内见局部斑片状短T2信号,中央管扩张;腰3/4椎管内见一类圆形占位,呈稍长T2、T1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大小约1.1cm×1.3cm;脊髓呈牵拉变直改变,圆锥下移;骶1~4椎管内见囊状长T1、T2信号,大小约2.0cm×6.1cm(图1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畸胎瘤 骶管囊肿 脊髓栓系 显微手术
下载PDF
1例罕见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王丽 邹爱容 +1 位作者 朱明艳 张云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硬脑膜炎症致硬脑膜组织肥厚的疾病,由Charcot等在1869年首先报道[1]。其特点是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的纤维性增生,引起神经系统进行性损害,多好发于...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硬脑膜炎症致硬脑膜组织肥厚的疾病,由Charcot等在1869年首先报道[1]。其特点是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的纤维性增生,引起神经系统进行性损害,多好发于颅底、小脑幕以及大脑镰等部位,呈弥漫性硬脑膜增厚。HCP多为慢性起病,好发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程长短不等。主要表现为慢性头痛、颅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而癫痫发作、视乳头水肿较少出现[2]。硬脑膜活检是确诊HCP的金标准。2018年9月15日由我院神经内科将此一病例转入我科,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本文总结其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 肥厚性硬脑膜炎 脑出血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钟剑烽 李斌 +2 位作者 唐太昆 邱学才 马孝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4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通过支架的网孔在动脉瘤腔填塞GDC.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1...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4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通过支架的网孔在动脉瘤腔填塞GDC.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1-10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1例术后意外死亡,30例动脉瘤全部消失,8例大部分消失,2例动脉瘤复发.并发症:发生支架移位5例,其中支架释放后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动脉瘤腔时,支架向远端移位1例,但未导致任何严重后果,4例患者取出球囊时支架被球囊所带动而移位.发生血栓性脑梗死3例,颈内动脉一过性痉挛2例,1例弹簧圈末端自动脉瘤腔逸出,无其他明显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方法,结合GDC是治疗颅内宽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预后改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京辉 朱明 +1 位作者 李斌 曲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采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进行疾病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采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进行疾病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行甘露醇治疗,试验组实施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以及治疗情况、颅内压负荷情况、不同时间段两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变化、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颅内压负荷累积率、每日颅内压负荷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5、7天,试验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的预后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比较可知,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实施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降低颅内增强的情况,有助于病症的缓解,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甘露醇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下载PDF
头皮巨大汗囊瘤伴无乳链球菌感染1例
10
作者 华鑫 陈海新 +3 位作者 邱学才 李斌 唐太昆 马孝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8-1039,共2页
患者女,48岁,右枕部包块40余年,逐渐长大,近2~3年反复破溃,流液。皮损组织病理示:多个扩大的皮肤囊肿,切面部分实性,部分囊性,囊壁由两层立方上皮构成,囊壁可见到乳头状突起及顶浆分泌现象,细胞中可见酸性物质。诊断:右枕部头皮多发性... 患者女,48岁,右枕部包块40余年,逐渐长大,近2~3年反复破溃,流液。皮损组织病理示:多个扩大的皮肤囊肿,切面部分实性,部分囊性,囊壁由两层立方上皮构成,囊壁可见到乳头状突起及顶浆分泌现象,细胞中可见酸性物质。诊断:右枕部头皮多发性汗囊瘤。伤口分泌物培养示:无乳链球菌(B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汗囊瘤 无乳链球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