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87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刘训强 杨春鑫 +5 位作者 周晓娜 季文凯 陈宦君 张金辉 张丽琼 李翠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87例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87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8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成功率100%。术中仅置入1个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15例,接1条腿支架36例,接2条腿支架29例,接3条腿支架4例,接4条腿支架3例。因腹髂动脉角度大、扭曲,于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髂支内置入裸支架5例,远端接裸支架3例,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上方接直筒Cuff覆膜支架1例,先行髂内动脉栓塞术14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3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51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23例。术后均使用球囊扩张支架两端及接头。手术时间35~122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3 mL。8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因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85例2~24个月,均健在,失访1例。术后3~6月复查CTA: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移位,病变封闭良好。结论使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 肾下型腹髂动脉疾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拨管时血栓形成情况及拔管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王新文 田明 +1 位作者 陈浩 杜艾蛟 《云南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右颈内静脉及右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拔管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分布及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和脱落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2013年116例无涤纶套导管拔管患者进行DSA(digital ... 目的观察右颈内静脉及右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拔管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分布及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和脱落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2013年116例无涤纶套导管拔管患者进行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血管造影,观察分析患者血栓形成情况。将颈内静脉置管组分为血栓形成组及非血栓形成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时间、置管次数、抗凝药物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史、缺血性心脏病史等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生化资料。结果本研究共116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0.4±15.4)岁。右颈内静脉置管100例,血栓形成70例(70%);右股静脉置管16例,血栓形成16例(100%)。颈内静脉的血栓主要分布在导管尖端及右颈内静脉及右无名静脉,股静脉血栓分布于导管尖端及下腔静脉。与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相比,股静脉血栓较大,大多需要放置滤网后才能拔管。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组与非血栓形成组相比,血栓组的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统计学意义(90±17.26d比70.13±8.65d,t=4.25,P=0.001)。结论右颈内静脉与右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有较高的血栓形成率,与置管时间较长有关,临床应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导管置管由于血栓较大,需要血管外科协助处理,盲目拔管有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无涤纶套导管 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