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巴喷丁术后镇痛减少药物使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倩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加巴喷丁术后镇痛减少药物使用量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择期脊柱手术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采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加巴喷丁术后镇痛减少药物使用量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择期脊柱手术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采用咪唑安定、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术后连接电子镇痛泵。患者苏醒期如出现烦躁,可给予曲马多50 mg静脉注射,待清醒后拔管。两组患者进行深层组织缝合时均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加巴喷丁,对照组术前不服用药物。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镇痛方法对药物使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24 h内曲马多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用药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巴喷丁用于术后镇痛,不仅可以明显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增强镇痛效果,降低疼痛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镇痛 药物使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肤未梢神经损毁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倩烨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经皮肤未梢神经损毁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经皮肤未梢神经损毁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肤未梢神经损毁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经皮肤未梢神经损毁术治疗之后,其中显效患者8例(26.67%),好转20例(66.67%),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5例(16.67%),好转13(43.33%),无效12例(40.00%),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疾病时,可以采用经皮肤末梢神经损毁术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肤末梢神经损毁术 带状疱疹后遗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程度评分以及骨密度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及骨密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