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