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TBT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应对研究
1
作者 姚粲璨 陈曦 +2 位作者 陈少杰 李政军 滕亚君 《质量与市场》 2024年第9期3-5,共3页
本文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2023年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以下简称“TBT通报”)的重点领域、理由、特点和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旨在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贸易环境... 本文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2023年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以下简称“TBT通报”)的重点领域、理由、特点和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旨在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贸易环境的挑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TBT通报 技术性贸易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下载PDF
2023年SPS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应对研究
2
作者 陈少杰 姚粲璨 +1 位作者 李政军 滕亚君 《质量与市场》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地区)正不断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2023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发布了SPS(卫生与植物卫生)通报评议。为保障出口贸易安全,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SPS贸易挑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地区)正不断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2023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发布了SPS(卫生与植物卫生)通报评议。为保障出口贸易安全,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SPS贸易挑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WTO各成员的SPS通报情况,分析了SPS通报内容和特点,并从加强技术支持、促进多元共治、提倡合作共赢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当前SPS挑战的对策,旨在为维护贸易秩序、保障世界卫生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技术性贸易措施 SPS通报 世界贸易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猪的LDLR基因敲除细胞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佃刚 胡娟 +4 位作者 董俊 周思佳 陈朝林 张家翔 信吉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8-471,共4页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猪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敲除细胞:根据NCBI数据库猪LDLR基因(Gene ID为396801)序列设计sg RNA靶位点,构建敲除打靶载体,通过电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PCR扩增和T载体克隆测序,...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猪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敲除细胞:根据NCBI数据库猪LDLR基因(Gene ID为396801)序列设计sg RNA靶位点,构建敲除打靶载体,通过电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PCR扩增和T载体克隆测序,经序列比对计算基因敲除效率。结果表明,依照CRISPR/Cas9系统GN20GG法则,在LDLR基因第一外显子上设计1条sg RNA,测序结果显示靶序列已正确连接,转染、筛选后共获得30个单细胞克隆,23个测序成功,其中有7个细胞克隆为LDLR基因敲除细胞克隆,敲除效率为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基因敲除 CRISPR/Cas9系统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PARγ基因敲除的IPEC-J2细胞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家翔 韩佃刚 +4 位作者 师亚玲 毛晓月 赵凯薇 杜萱 信吉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70-2677,共8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进而在细胞水平上研究PPARγ基因与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根据猪PPARγ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214379),在第2...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进而在细胞水平上研究PPARγ基因与肠道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根据猪PPARγ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214379),在第2外显子区域设计2对sgRNA序列,经退火形成DNA双链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gRNA_GFP-T1;将构建成功的PPARγ正向打靶载体、反向打靶载体、Cas9-nickase质粒共转染至IPEC-J2细胞,经G418药物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株,提取单克隆细胞株DNA后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鉴定后送测序;挑选基因敲除效果最佳的细胞株,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打靶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打靶序列正确连接;经转染、筛选后共获得48株单克隆细胞;测序结果显示,6株单克隆细胞出现双峰,分别为KO-15、KO-17、KO-21、KO-25、KO-32和KO-35;选择底峰较高的KO-25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PAR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了PPARγ基因敲除的IPEC-J2细胞,为后续进一步研究PPARγ基因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IPEC-J2细胞 基因敲除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及其应用于基因敲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家翔 韩佃刚 +3 位作者 杨云庆 周思佳 杨妮 信吉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6-18,共3页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率、简单操作、低成本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因敲除研究,为深层次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概述CRISPR/Cas9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敲除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深入研究...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率、简单操作、低成本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因敲除研究,为深层次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概述CRISPR/Cas9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敲除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基因编辑 应用
下载PDF
MALDI-TOF-MS技术在块菌、美味牛肝菌物种快速甄别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萍 闫占鹏 +6 位作者 赖梦书 陈芸 李芳 吕廷保 范效英 刘燕 丁元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2,共6页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2种云南特色高值野生食用菌块菌和美味牛肝菌进行物种甄别鉴定。运用液氮甲酸法处理样品,获得浓度分别为0.243 mg·mL^-1和0.284 mg·mL^-1的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蛋白质...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2种云南特色高值野生食用菌块菌和美味牛肝菌进行物种甄别鉴定。运用液氮甲酸法处理样品,获得浓度分别为0.243 mg·mL^-1和0.284 mg·mL^-1的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蛋白质提取液,经MALDI-TOF-MS采集指纹图谱,对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蛋白指纹图谱进行比对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地不同的同种野生食用菌具有相似的蛋白指纹图谱和物种特征质谱峰,而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间具有差异明显的特征蛋白指纹图谱。MALDI-TOF-MS可以用于云南出口高值特色野生食用菌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物种快速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美味牛肝菌 身份甄别 蛋白指纹图谱 MALDI-TOF-MS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检测技术概述
7
作者 赵晓娜 龙云凤 +6 位作者 艾军 陆冠亚 周萍 朱悦 戴晓蓉 姜焱 祝贺 《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910-917,共8页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具有急性或亚急性的虫媒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5%,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目前对于患病马匹无有效治疗措施,发生可疑病例时,必须进行检测、扑杀和隔离,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因此亟需建立简便、快速、有效...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具有急性或亚急性的虫媒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5%,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目前对于患病马匹无有效治疗措施,发生可疑病例时,必须进行检测、扑杀和隔离,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因此亟需建立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通过介绍当前使用的非洲马瘟病毒的检测方法,归纳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非洲马瘟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 非洲马瘟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下载PDF
基于ERA-CRISPR/Cas12a-LFD的犀牛特异性检测技术
8
作者 王瑛 张冲 +4 位作者 蔡一村 王鑫杰 林颖峥 冯之航 潘良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806,共9页
野生犀牛(Rhinocerotidae)种群的生存正面临极大威胁,包括栖息地减少、碎片化及偷猎等,在对打击犀牛角等非法贸易的努力中,物种的特异性检测至关重要,为了在现场就可以迅速完成犀牛源性成分鉴定,将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 野生犀牛(Rhinocerotidae)种群的生存正面临极大威胁,包括栖息地减少、碎片化及偷猎等,在对打击犀牛角等非法贸易的努力中,物种的特异性检测至关重要,为了在现场就可以迅速完成犀牛源性成分鉴定,将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CRISPR/Cas12a和侧向流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技术相结合,研发了一种适于现场使用的犀牛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能检测出5种现生犀牛特异性核酸,与其他哺乳动物核酸测试样本没有交叉反应,最低检测下限可达100拷贝/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方法可以在36.5~40.0℃条件下,27~30 min完成特异性识别,无需高规格的实验室环境和精密仪器,从而提供更快、更准确和更灵敏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牛源性成分 CRISPR/Cas12a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 侧向流试纸条
下载PDF
四种不同食性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比较分析
9
作者 荣华 谢雨晴 +7 位作者 赵涛 殷红 袁莉芸 刘襄河 杨子寒 石宇 李修峰 张雷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草食性(草鱼)>滤食性(昆明裂腹鱼)>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性 肠道微生物 菌群结构和多样性 消化 16S rRNA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火麻油中萜烯类、大麻素类成分分析
10
作者 张瑞婷 蔡尤西 +4 位作者 张浩 孙卉 孙晓东 滕亚君 李晓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火麻油中特色的萜烯、脂肪酸和大麻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数据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火麻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特征风味性萜烯类成分,如β-石竹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火麻油中特色的萜烯、脂肪酸和大麻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数据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火麻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特征风味性萜烯类成分,如β-石竹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火麻油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尤其亚麻酸和亚油酸接近黄金比例,营养价值高;在不同品种、不同工艺火麻油中均检测到微量、多种大麻素成分,脱壳工艺使火麻油中大麻素成分含量明显降低,冷榨工艺更适合火麻油加工。通过本研究对我国火麻油的食品安全性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最后对萜烯和大麻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其中的重要区分物质,对4种火麻油样本进行完美地区分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油 萜烯类成分 大麻素类成分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博落回提取物、金霉素单独和联合添加对后备蛋鸡肠道健康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1
作者 祝凯 李兆勇 +2 位作者 韩佃刚 杨在宾 李会荣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单独和联合添加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extract,MCE)、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C)对2~17周蛋鸡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探讨博落回提取物的替抗作用。选取1日龄海兰褐雌性雏鸡14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单独和联合添加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extract,MCE)、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C)对2~17周蛋鸡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探讨博落回提取物的替抗作用。选取1日龄海兰褐雌性雏鸡14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5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MCE组)、基础饲粮+50 mg/kg金霉素(CC组)、基础饲粮+5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50 mg/kg金霉素(联合组)。试验共1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CE组6周小肠综合评分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6周小肠综合评分、17周十二指肠评分和回肠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CE组Simpson指数、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C组Chao1指数和理研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3个试验组相比,MCE组和联合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CC组(P<0.05),联合组相比CC组普雷沃氏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MCE可以降低小肠评分,改善盲肠微生物区系结构,有益于维系肠道健康和菌群平衡,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博落回提取物 金霉素 小肠评分 盲肠微生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三七中九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龙 李云飞 +5 位作者 吴思超 赵风情 张国帅 何友艳 陶蕾 王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87-192,共6页
建立一种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筛查与确证方法,快速筛查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伏马菌素B_(1)、伏马菌素B_(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 建立一种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筛查与确证方法,快速筛查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伏马菌素B_(1)、伏马菌素B_(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的残留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18(100 mm×2.1 mm,2.6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扫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真菌毒素分别在0.1~100.0、5.0~1 000.0、0.5~500.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 00,方法定量限为0.3~15.0μg/kg,在高、中、低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1.22%~98.57%,相对标准偏差为2.31%~6.72%。该方法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可与质谱数据库中一级、二级质谱的精确质量数和碎片离子信息等进行匹配,降低了试验成本,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三七中真菌毒素残留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三七 真菌毒素
下载PDF
理化及生物转化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红娇 赵庆宇靖 +1 位作者 郭琰 赵声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为了实现稀有人参皂苷的大批量生产,从生物、化学、物理3个角度综述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方法,从催化剂、转化条件和制备效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转化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其转化效率大多高于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 为了实现稀有人参皂苷的大批量生产,从生物、化学、物理3个角度综述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方法,从催化剂、转化条件和制备效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转化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其转化效率大多高于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此外,在所有参与转化的底物中,人参皂苷Rb_(1)、Rb_(3)较容易被转化成稀有人参皂苷CK、Rh_(2)、Rg_(3)等,Rb_(1)、Rb_(3)转化生产稀有人参皂苷Rg_(3)、CK等已较为成熟和产业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稀有人参皂苷的批量生产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人参皂苷 生物转化 物理转化 化学转化 转化制备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在《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萱 李静 +3 位作者 王丽屏 陈朝林 张家翔 信吉阁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63-67,70,共6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新型兽医人才培养要求。以《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为例,对云南农业大学2届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能显著地提高...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新型兽医人才培养要求。以《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为例,对云南农业大学2届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能显著地提高期末卷面成绩,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较高,案例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现场认知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提升《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效果,为课程案例库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 翻转课堂
下载PDF
缅甸进口姜黄无机元素分析研究
15
作者 李秀林 武梦琦 +3 位作者 梁建平 刘汗青 陈祖婷 杨新周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和总危害指数(HI)对Pb、Cd、Cu 3种元素进行非致癌风险评价,用终生致癌风险(R)对As进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缅甸进口姜黄中含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K、Na、Mg、Ca 4种营养元素含量占24种无机元素的92.39%。缅甸姜黄中均未检出Sn、Hg 2种金属元素,Pb、Cd、As、Cu、Hg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限定值。经过缅甸姜黄中Cu、Pb、Cd 3种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THQ和HI均小于1,表明人体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Cu、Pb、Cd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伤害。经过对姜黄中As的致癌健康风险评价,致癌风险R为7.72×10-6,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致癌风险值(1.00×10-5),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总As不存在致癌风险。总体而言,缅甸进口姜黄重金属元素保持在较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姜黄 无机元素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EPPO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分析及启示
16
作者 马菲 李旻 +2 位作者 付海滨 杨益芬 孙双艳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7,共7页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职责。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PPO)制定了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提醒各成员国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关注可能对EPPO地区造成威胁的...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职责。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PPO)制定了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提醒各成员国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关注可能对EPPO地区造成威胁的新出现的有害生物、外来入侵植物,从而实现早期预警,并根据进一步风险分析结果将预警清单中的一些有害生物移至建议作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管制的A1/A2清单。本文通过查阅EPPO官网和相关文献信息,梳理了EPPO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的制定和维护概况,分析了该清单历年有害生物变化情况。制定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是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的有效措施,在早期预警体系中应将风险分析机制与预警机制紧密结合,相关部门可借鉴EPPO等早期预警行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PO 外来有害生物 预警 启示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方法验证及不确定度分析
17
作者 高文红 李雪菲 +2 位作者 杨静田 罗雪敏 邵彬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7期34-37,共4页
在检验方法的检验中,选用的是《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中规定的GB/T 27417-2017。本规范除详细介绍了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外,还建立了一系列完整、严密的检验流程,以保证所用的检测手段均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并满足了所需的... 在检验方法的检验中,选用的是《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中规定的GB/T 27417-2017。本规范除详细介绍了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外,还建立了一系列完整、严密的检验流程,以保证所用的检测手段均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并满足了所需的精度与可靠性。不确定性的计算是一项十分烦琐、精细的工作,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因此,本文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两个主要的国家标准JJF1059.1-2012、JJF1135-2005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准则为评价和确认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系列的手段,保证了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对其进行精确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食品 总砷 方法验证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基于抗体筛查的美国猪群流行性腹泻病毒真流行率分布推断
18
作者 张志诚 陈梅娟 艾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3-2024,共12页
养殖家畜的冠状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其基因序列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可引起猪肠道感染并导致仔猪大量死亡,对动物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对美国猪群PEDV流行毒株表观流行... 养殖家畜的冠状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其基因序列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可引起猪肠道感染并导致仔猪大量死亡,对动物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对美国猪群PEDV流行毒株表观流行率的数据挖掘作为先验信息,以2019年美国生猪入境中国西南陆路口岸的实验室抗体筛查为知识更新,利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估计美国猪群PEDV发生的真流行率分布。结果显示,PEDV在美国猪群中的真流行率分布中位值(median)为0.00522(95%CI=0.000424~0.0225),95%的高置信上限(upper confident limit,UCL)的流行率分布为3%。后验分布流行率高度右偏的概率密度统计特性推断美国猪群PEDV真流行率最大可能分布主要集中在2.5%百分位数(P2.5%=0.0002)与中位数(P50%=0.00522)之间,但不同生猪畜群间PEDV真流行率分布值可能会存在有小概率溢出分布大于0.03(P≤2.5%)的可能。此外,在现阶段口岸筛查的试剂选择方面,建议口岸首先使用基于N蛋白的ELISA抗体作为初筛,然后以基于S1重组蛋白ELISA抗体筛查作为复筛,来提高口岸对来自美国生猪的α-冠状病毒入境我国的风险认知、管控和鉴别能力。以先验分布和口岸实验室检测结果优化为基础的贝叶斯统计推断监测技术,可以为在现有知识和认知基础上最大程度阻断来自异域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基于科学证据的风险决策技术支持,对口岸检验检疫、抽样监测和风险决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流行性腹泻病毒 先验分布 贝叶斯推断 真流行率 监测技术 风险决策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土壤中嗪草酮残留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鑫圆 吕平 +3 位作者 邓志华 仇玉萍 郑毅 孙仕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138,共8页
选择氮化学发光检测器(NCD)与气相色谱(GC)联用,建立一种高效、高灵敏度和成本较低的土壤中嗪草酮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用V (乙腈)∶V(水)=3∶1超声提取,无需进行样品净化,空白基质外标法定量,并使用GC-MS进行确证比较。在优化... 选择氮化学发光检测器(NCD)与气相色谱(GC)联用,建立一种高效、高灵敏度和成本较低的土壤中嗪草酮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用V (乙腈)∶V(水)=3∶1超声提取,无需进行样品净化,空白基质外标法定量,并使用GC-MS进行确证比较。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 9。对土壤空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在0.5、 0.1、 0.05 mg/kg3个水平内,其回收率为90%~116%, RSD值2.38%~7.76%,LOD和LOQ值分别为0.006 mg/kg和0.05 mg/kg。所得数据与GC-MS检测结果相当,在基质干扰情况下也可准确定量。该方法提取程序简单方便,数据可靠,仪器稳定容易维护,能满足土壤环境中嗪草酮残留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NCD 测定方法 嗪草酮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博落回提取物对猪场常见4种病原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佃刚 杨宏清 +5 位作者 信吉阁 车丽涛 张春勇 杨云庆 董俊 郭荣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22,共7页
【目的】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和添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MCE对4种受试菌的... 【目的】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和添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MCE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CE对4种受试菌的最小抑制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MC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MCE对4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别为64、64、128和512μg/mL,MBC分别为128、128、256和>1024μg/mL;MC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速率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快,其中8、4、2倍于MIC的MCE分别在2、12、24 h可将2种受试菌完全清除,而1倍MIC的MCE在24 h后仍有少量细菌存活。【结论】MCE对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速率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提取物 抗菌活性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时间—杀菌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