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和方式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程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与方式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麻醉方法将昆明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年龄3~12岁的眼科患儿120例按麻醉法分为全凭静脉组及吸入麻醉组。全凭静脉组分为P组(丙泊酚喉罩组)...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与方式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麻醉方法将昆明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年龄3~12岁的眼科患儿120例按麻醉法分为全凭静脉组及吸入麻醉组。全凭静脉组分为P组(丙泊酚喉罩组)、C组(环泊酚喉罩组);吸入麻醉组分为:A组(喉罩组)、B组(气管插管组),每小组各30例。麻醉诱导:P组使用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2μg/kg),C组使用环泊酚(0.4 mg/kg)、瑞芬太尼(2μg/kg),麻醉满意后置入喉罩。A组和B组使用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满意后A组置入喉罩、B组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使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1μg·kg^(-1)·min^(-1)加丙泊酚4~12 mg·kg^(-1)·h^(-1)(P组)或环泊酚0.8~2 mg·kg^(-1)·h^(-1)(C组)、A组和B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1μg·kg^(-1)·min^(-1)加吸入七氟烷2%~3%维持麻醉。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体征变化、术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指标、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吸入麻醉组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全凭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注射痛的发生高于C组。在T2、T5阶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组较A组升高。插管或置入喉罩后各时间段平均气道压,B组高于A组。拔管时间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眼科手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较之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使用环泊酚能降低注射痛发生率,小儿耐受性好。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有效减少气道刺激,减少应激反应,避免眼压增高。因此,环泊酚喉罩全身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安全有效,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麻醉 全身 眼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艳伟 《中国电子商务》 2012年第9期190-190,共1页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医院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也面临各种难题。在这一大背...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医院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也面临各种难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医院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强化财务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当前医院运营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改革 策略
下载PDF
论如何规范医院会计核算方法
3
作者 何艳伟 《中国外资》 2012年第A07期118-118,共1页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再加上医院会计制度的规范性发展,对医院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提出全新要求。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已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话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提高会计核...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再加上医院会计制度的规范性发展,对医院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提出全新要求。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已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话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对推动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范会计核算的有效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会计核算 改革 方法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下液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元国 栗江陵 +3 位作者 何玉清 熊帅 高晓蓉 常鲁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侵害患者视力,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视功能的损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RRD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但是术后仍然有很多并发症。视网膜下液(SRF)是RRD术后常见的...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侵害患者视力,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视功能的损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RRD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但是术后仍然有很多并发症。视网膜下液(SRF)是RR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SRF的长期存在对视力的恢复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研究SRF的发病机制及其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RRD玻璃体切除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后发生SRF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液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不同术式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戴红梅 吴柄成 +3 位作者 李兰 侯静 曹倩 孙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01/05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3例63眼,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例31眼,B组行常规白内障...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01/05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3例63眼,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例31眼,B组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2例32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mo的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SehirmerⅠ试验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mo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增加、BUT缩短,SⅠt降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干眼症状仍然存在,但SⅠt及BUT程度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引起干眼的程度相对较轻,在泪液功能的改变上前者轻于后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干眼
下载PDF
儿童盲和低视力的病因与屈光状态及远用助视器康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邓敏 许江涛 +2 位作者 苏晓丹 赵书萍 周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盲和低视力的病因、屈光状态、屈光矫正和配用光学远用助视器矫正后的视力情况。方法:选取2015-12/2018-04我科门诊接诊及盲校筛查的6~16岁低视力儿童和盲童212例422眼,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和屈光状态,对部分患儿进行屈... 目的:分析儿童盲和低视力的病因、屈光状态、屈光矫正和配用光学远用助视器矫正后的视力情况。方法:选取2015-12/2018-04我科门诊接诊及盲校筛查的6~16岁低视力儿童和盲童212例422眼,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和屈光状态,对部分患儿进行屈光矫正和光学远用助视器验配矫正,分析矫正后视力情况。结果:儿童盲和低视力病因以先天性和遗传性眼病为主,本组病例中先天性白内障是首位原因(19.3%),低视力屈光不正以轻中度远视和近视多见(65.3%),屈光矫正后脱盲率(26.4%)和脱残率(14.6%)均低于联合远用助视器验配矫正后的脱盲率(58.3%)和脱残率(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盲和低视力病因复杂,应加强预防和筛查工作,低视力儿童应常规进行屈光矫正并配合使用远用助视器矫正,以利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低视力 病因 屈光状态 远用助视器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戴红梅 李兰 +4 位作者 杨文艳 李云川 康艳伟 吴柄成 孙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197例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3者...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197例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3者:术后第1天131眼(66.50%),术后1周162眼(82.23%),术后1个月185眼(93.91%),术后3个月182眼(92.39%)。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后囊膜破裂4眼(2.03%),角膜内皮水肿31眼(15.74%)等。结论初学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眼压与屈光度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辉 许江涛 +1 位作者 赵晓丽 刘丽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眼压与年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1013例3~15岁儿童的右眼检查资料。按睫状肌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度(SE)计算,将患儿分为远视组(SE>+0.75 D)、... 目的探讨儿童眼压与年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1013例3~15岁儿童的右眼检查资料。按睫状肌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度(SE)计算,将患儿分为远视组(SE>+0.75 D)、近视临床前期(SE≤+0.75 D且>-0.50 D)、轻度近视组(-3.0 D≤SE≤-0.5 D)和中度近视组(-6.0≤SE<-3.0 D)。按年龄分成<7岁组、7~9岁组和>9岁组。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IOP),使用AL-Scan眼球生物测量仪行眼轴(AL)、角膜中央厚度(CCT)测量。IOP使用校正公式[校正眼压(mmHg)=实际所测眼压+(520-中央角膜厚度)/43.48]进行校正,按校正IOP分成4组:IOP<14 mmHg、14≤IOP<18 mmHg、18≤IOP≤21 mmHg和IOP>21 mmHg。分析不同年龄和屈光度状态下IOP的变化。结果IOP与CCT有正相关性,r=0.41,P<0.001。矫正后的IOP均值为(15.01±2.86)mmHg、SE的均值为(-0.43±2.55)D。<7岁组的IOP最低(P<0.05)。7~9岁组和>9岁组之间IOP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远视向近视变化,IOP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视组、近视临床前期组、轻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4组间两两比较IO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不同眼压值分组,随着IOP升高,眼轴值相应增长,SE亦向近视发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眼压与CCT相关。<7岁组IOP较低。儿童期随年龄的增长,屈光度从远视逐渐向近视发展的过程中,IOP逐渐升高。近视度数越高,AL逐渐增长,IOP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接触眼压 屈光不正 眼轴 角膜中央厚度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柄成 戴红梅 +3 位作者 周奇志 孙鹏 李兰 漆东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93-97,共5页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及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1amer lens,T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高度近视患...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及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1amer lens,T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高度近视患者共计30例(51眼)植入ICL/TICL后,对比观察术前及术后3月时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复诊随访时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BCVA相同的有18眼(35.29%),高于术前BCVA 1行的12眼(23.53%),提高2行的11眼(21.57%),提高3行以上9眼(17.60%),无BCVA下降的病例。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的患者合计20眼(39.21%),术后平均眼压(15.21±3.09)mmHg,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0,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稍有减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5,P>0.05),术后均未发生眼内感染、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并发症。1例TICL术中损伤旁中央前囊膜约0.3 mm,皮质无明显损伤,评估后植入晶体,术后3月随访患者裸眼视力保持在1.0前囊膜损伤处瓷白色,局限。1例TICL患者(一眼)术中前房填充粘弹剂后在植入人工晶体过程中发现人工晶体破损,手术终止,未予以植入TICL,术后常规滴眼液点眼,随访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发现特殊并发症,BCVA与术前相同。结论ICL/TICL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合并中高度数散光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光学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 散光
下载PDF
浅谈两种用药方案治疗FS-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10
作者 孙鹏 唐忞 +1 位作者 姜晓璇 王镜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44-45,共2页
联合用药和单纯用药治疗论FS-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于昆明爱尔眼科医院行FS-LASIK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眼。联合组给予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单纯的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 联合用药和单纯用药治疗论FS-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于昆明爱尔眼科医院行FS-LASIK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眼。联合组给予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单纯的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术后7d、30d裸眼视力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以及术后30d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IT)。结果: 术后7d及30d,两组间术后UCV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d,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术前加重,两组间OSDI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前缓解,联合组OSDI值低于对照组(t=-2.153,p=0.034)。联合组BUT值高于对照组(t=5.813,p<0.001),联合组术后BUT值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BUT值低于术前(t=7.102,p<0.001)。联合组SIT值高于对照组(t=2.745,p=0.007)。联合组术后SIT值高于术前((t=3.670 ,p<0.001),对照组术后SIT值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地夸磷索钠眼液可以有效促进泪液和黏蛋白的分泌,预防和减轻术后眼表损伤,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地夸磷索钠联合玻璃酸钠用药治疗干眼症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夸磷索钠 玻璃酸钠滴眼液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干眼症
下载PDF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不同程度散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杨婧 孙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比较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合并不同程度散光患者的术后疗效及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04/10在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初次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133例265... 目的:比较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合并不同程度散光患者的术后疗效及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04/10在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初次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133例265眼。根据散光程度分为三组:低散光组:散光度≤1.0D共62例124眼,中散光组:散光度1.25~2.0D共54例107眼,高散光组:散光度≥2.25D共17例34眼。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mo时的视力及屈光度,使用Pentacam三维角膜地形图测量患者角膜,记录角膜6mm直径范围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水平三叶草差、倾斜三叶草差,观察三组患者术后效果并比较手术前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有效性指数均大于1.1,残余屈光度均在±0.30D以内,低散光组残余屈光度较其他两组最少(P<0.05)。术后3mo时三组患者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较术前均增加(P<0.05)。高散光组术后的球差增量较其他两组最少(P<0.05)。结论: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矫正近视合并不同程度的散光均安全有效,对于高散光患者效果确切,术前散光的严重程度并非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 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近视 散光 高阶像差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王梅 王媛媛 +1 位作者 杨洪涛 裴存文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T2DM患者480例,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7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组407例,使用眼底照相机和半自动测量软件ARIA测量视网膜... 目的观察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T2DM患者480例,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7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组407例,使用眼底照相机和半自动测量软件ARIA测量视网膜动脉和静脉直径,计算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CRVE)、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值(CRAE)、动静脉比值(AVR)。收集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史、糖尿病肾病(DN)病史等一般资料。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CRVE、CRAE、AVR四分位数分为4组,作为等级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趋势性检验,以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因变量,分析T2DM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的关系。按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有无DR病史、有无DN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史进行分层,通过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包含交叉积交互项来检验CRAE、AVR与每个分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T2DM患者不同分层人群中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变化趋势的稳健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CRVE、AVR均低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P均<0.05)。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有高血压、DN、DR病史者更多,SBP、SCr、Cys-C水平更高,TC、LDL-C水平更低(P均<0.05)。T2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随CRAE、AVR减小而增加(P for trend均<0.05),与CRVE无关(P for trend>0.05)。T2DM患者的CRAE和AVR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有无DR病史、有无DN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史均无交互作用(P for interaction均>0.05)。结论与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T2DM患者相比,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T2DM患者CRAE、AVR变小。T2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随CRAE、AVR减小而增加,与CRVE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缺血性脑卒中 视网膜血管直径 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 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值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通过EGFR/AKT信号通路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迁徙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冬 杨建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和迁徙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给予不同浓度EGF处理ARPE-19细胞,通过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和迁徙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给予不同浓度EGF处理ARPE-19细胞,通过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5-溴脱氧尿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吸收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EGF对ARPE-19细胞活力、增殖和迁徙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EGF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实验显示50、100ng/mL EGF处理12h诱导ARPE-19细胞活力增加;BrdU吸收实验显示100ng/mL EGF处理24h诱导BrdU染色阳性ARPE-19细胞数增加;细胞划痕实验显示100ng/mL EGF处理24h可以诱导ARPE-19细胞迁徙能力增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使用10~100ng/mL EGF处理细胞12h或者100ng/mL EGF处理细胞15~180min均可以诱导磷酸化EGFR(pEGFR)表达升高和总EGFR表达降低,同时也可以诱导磷酸化AKT(pAKT)表达升高,但是对总AKT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EGF通过EGFR/AKT信号通路增加RPE细胞的活力、增殖和迁徙能力,可能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RPE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徙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度数选择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部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常鲁 姜雅琴 +4 位作者 何唯 魏欢欢 王文晶 李淑玲 黄旭东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通过评估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预留度数人工晶状体(IOL)或足度数IOL植入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轴(AL)、等效球镜(SE)的变化,评估IOL度数选择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评估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预留度数人工晶状体(IOL)或足度数IOL植入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轴(AL)、等效球镜(SE)的变化,评估IOL度数选择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者20例(20只眼),年龄(2.73±0.91)岁(2~4岁),所有患者的双眼均进行了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IOL植入手术,并均以右眼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植入的IOL度数不同,分为预留度数IOL组(A组,10例10只眼)及足度数IOL组(B组,10例10只眼)。A组患者以预留2~3 D的度数选择IOL,B组患者以足度数矫正选择IOL,并结合术后1周的屈光结果排除测量误差,将术后1周的SE和AL作为首次记录指标。评价指标包括术后1、6、12、24、48个月的SE和AL,以及术后48个月随访时记录的logMAR BCVA。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88±1.14)岁,B组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0.58±0.71)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术后1周A组患者平均SE(2.64±1.46)D,B组患者平均SE(-0.64±0.87)D。术后1周A组患者平均AL(21.34±1.35)mm,B组患者平均AL(22.68±0.82)mm。术后1个月A组患者平均SE(2.62±1.47)D,B组患者(-0.65±0.78)D,P=0.000。A组患者术后48个月平均SE(-1.89±1.49)D,B组(-3.16±1.08)D,P=0.042。其中A组术后SE变化值(-4.51±1.55)D,B组术后SE变化值(-2.56±1.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1个月A组平均AL(21.31±1.34)mm,B组(22.68±0.83)mm,P=0.013。术后随访48个月,A组AL平均增长(1.48±0.55)mm,B组AL平均增长(1.39±0.60)mm,两组AL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术后48个月A组随访logMAR视力0.27±0.18,B组0.28±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结论2~4岁行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患者,植入IOL预留度数组和足度数组,术后48个月随访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视力预后与是否合并眼球震颤、斜视等合并症及术后视觉训练有关。此外,所有患者术后均呈现眼轴增长及近视漂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眼轴 等效球镜
下载PDF
七氟醚对小儿眼科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程璠 《医学信息》 2020年第S0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七氟醚对小儿眼科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3月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斜视矫正术的患儿360例纳入本项试验,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麻醉诱发,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参照组给予异氟醚麻醉维持,而研... 目的探究七氟醚对小儿眼科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3月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斜视矫正术的患儿360例纳入本项试验,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麻醉诱发,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参照组给予异氟醚麻醉维持,而研究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维持,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人数,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患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对小儿眼科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小儿眼科 麻醉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琴 王镜菊 +1 位作者 胡荧辉 孙鹏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植入术在中高度近视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36例(70眼)行ICL V4c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术后6个月,记录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内皮...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植入术在中高度近视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36例(70眼)行ICL V4c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术后6个月,记录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内皮细胞计数和拱高。结果 70眼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和柱镜指标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屈光度残留较小(P>0.05)。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682.65±315.83)个/mm2,与术前的(2691.94±400.09)个/mm2相仿(P>0.05)。手术前后患者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拱高为(446.67±271.05)μm。结论 ICL V4c植入术治疗成人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黄斑赘生物一例
17
作者 冯雁 袁天国 袁炤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3-554,共2页
患者 女性,51岁。因体检发现有眼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有类网形淡黄稍凸起物,于2012年6月28日到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就诊。体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外伤病史.
关键词 黄斑区 赘生物 医院就诊 中心凹 高血压 糖尿病 体检 病史
原文传递
视网膜下注射复方电解质眼内冲洗液治疗伴硬性渗出物的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栗江陵 常鲁 +3 位作者 张杰 高荣玉 代庆 孙先勇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9-985,共7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视网膜下注射复方电解质眼内冲洗液(CEIIS)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伴硬性渗出物(HE)(DME-HE)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E-HE患者3...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视网膜下注射复方电解质眼内冲洗液(CEIIS)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伴硬性渗出物(HE)(DME-HE)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E-HE患者33例3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5例16只眼,女性18例20只眼;年龄(62.00±6.54)岁。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扫描激光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黄斑容积(MV);采用RETIsan检查系统行mf-ERG检查,测量1环P1波振幅密度。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为17例18只眼、16例18只眼。两组患者年龄、logMAR BCVA、HE面积、CMT、MV、1环P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3、0.972、0.291、0.023、-0.268、-0.206,P>0.05)。A组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以及视网膜下注射CEIIS、康柏西普治疗(联合治疗);B组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治疗后两组患眼均按需给予IVC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12个月。对比观察组内和组间治疗后BCVA、HE面积、CMT、MV、1环P1波振幅密度变化,以及治疗后注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眼logMAR BCVA(F=14.837)、HE面积(χ2=94.522)、CMT(χ2=199.212)、MV(χ2=81.914)、1环P1波振幅密度(F=8.93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眼CMT(F=5.540)、MV(F=7.83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间比较,logMAR BCVA:治疗后1周及6、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2.122、-3.196,P<0.05);HE面积:除治疗后1周外,治疗后其他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2、-3.107、-3.540、-4.119,P<0.05);CMT、MV、1环P1波振幅密度:治疗后12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3、-2.455、2.204,P<0.05)。随访期间,A组、B组患者注药次数分别为(3.06±1.89)、(5.56±2.0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5,P<0.05);A组、B组患眼中出现黄斑裂孔、玻璃体积血各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视网膜下注射CEIIS联合康柏西普治疗DME-HE能有效清除HE,减轻黄斑水肿,有效改善患眼BCVA,降低CMT和MV;联合治疗可减少IVC再治疗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渗出物 糖尿病黄斑水肿 视网膜下注射 复方电解质眼内冲洗液 康柏西普
原文传递
棘阿米巴角膜炎一例
19
作者 唐瑜鸿 孙旭光 鲁静 《眼科》 CAS 2021年第5期396-397,共2页
43岁男性患者左眼结膜昆虫异物后疼痛、畏光、视力下降,按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后病情反复。一个月后行共焦显微镜检查,查见棘阿米巴包囊,诊断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抗阿米巴治疗后痊愈。
关键词 眼结膜 病毒性角膜炎 阿米巴包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