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游离胸大肌肌束填充乳头技术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宝军 孙政 +3 位作者 李国楼 牛兆河 王海波 刘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游离胸大肌肌束填充乳头技术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后维持乳头外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ipple sparing mastectomy,NSM)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 目的:探讨部分游离胸大肌肌束填充乳头技术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后维持乳头外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ipple sparing mastectomy,NSM)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3例患者(实验组)使用部分游离胸大肌肌束填充乳头技术,对照组23例患者接受了传统NSM。对比两组术后1年乳头突度维持率及乳头宽度维持率;采用Harris评估标准评估术后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通过随访复发转移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安全性。结果: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相比,实验组、对照组突度维持率分别为(91.75±2.12)%、(81.73±6.12)%;宽度维持率分别为(93.63±3.47)%、(90.12±4.41)%,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乳房美容评价: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2.31%(12/13),对照组优良率为43.48%(1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复发转移,无乳头乳晕坏死,不良事件发生率15.38%(2/13);对照组无局部复发,远处(肝脏)转移1例,复发转移率4.35%(1/23),不良事件发生率13.04%(3/23);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M患者,部分游离胸大肌肌束填充乳头技术可以简单有效维持乳头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房切除术 乳腺癌 乳房重建 乳头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临床转阴乳癌病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波 王海波 +1 位作者 潘宝军 毛艳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乳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降期为临床阴性的病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完成新辅助化疗且腋窝淋巴结降期为临床阴性,并于该中心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 目的探讨乳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降期为临床阴性的病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完成新辅助化疗且腋窝淋巴结降期为临床阴性,并于该中心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人86例,对比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和灵敏度,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86例病人的整体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和灵敏度分别为100.0%(86/86)、16.4%(9/55)、89.5%(77/86)和83.6%(46/55)。与临床N_2分期、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乳癌病理检查未完全缓解、前哨淋巴结取出<3枚的病人相比,临床N_1分期、BMI<25 kg/m^(2)、乳癌病理检查完全缓解、前哨淋巴结取出≥3枚病人的假阴性率明显降低,而准确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81.371,P<0.05)。结论乳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降期为临床阴性病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整体假阴性率较高,而对于临床N_1分期、BMI<25 kg/m^(2)、前哨淋巴结取出≥3枚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较精准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HOXB9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琪 魏象东 +3 位作者 冀凯伦 季波 潘宝军 李国楼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28-633,共6页
目的 HOXB9(homeobox B9)是HO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HOXB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沉默HOXB9基因对TPC-1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6-01潍坊市中医院收治... 目的 HOXB9(homeobox B9)是HO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HOXB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沉默HOXB9基因对TPC-1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6-01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组织标本,每例组织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组织1~2cm并经病理确诊的非癌组织)。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HOXB9基因表达。构建HOXB9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TPC-1,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的沉默效果。通过MTT试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平板克隆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与迁移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应用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移相关蛋白MMP2与CXCR4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OXB9表达水平0.3±0.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1±0.2,t=4.287,P=0.013。沉默HOXB9基因后,分别在24、48及72h检测TPC-1细胞生长能力,结果显示,siHOXB9-TPC-1试验组(F=120.527,P<0.001)的生长能力明显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F=27.574,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的克隆数90±10.8,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的35±3.4,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迁移细胞数目107±5.2,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的53±3.8,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侵袭细胞数目80±4.7,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相的46±3.2,P<0.001。在siHOXB9-TPC-1试验组中,沉默HOXB9后MMP2和CXCR4表达明显上调。结论HOXB9基因是一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抑制因子,沉默HOXB9基因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为靶向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HOXB9基因 生长增殖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