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阵激光治疗痤疮8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冯玉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4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85例面部痤疮患者进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有60例(70.6%)的受试者改善率超过50%;63例(74.1%)受试者对治疗效果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点阵激光...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85例面部痤疮患者进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有60例(70.6%)的受试者改善率超过50%;63例(74.1%)受试者对治疗效果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点阵激光治疗脓疱、结节、囊肿型痤疮取得显著疗效。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痤疮 临床观察 疗效
下载PDF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玉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72-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更昔洛韦0.5g静滴,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每日静...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更昔洛韦0.5g静滴,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每日静滴。对照组60例仅单纯给予更昔洛韦0.5g每日静滴。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5d。疗程结束后分析两组结果,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并取得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23.3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复方甘草酸苷 更昔洛韦 神经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玉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5期184-184,共1页
目的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咪唑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选... 目的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咪唑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选择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复发率为6%,对照组复发率为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0%。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雷公藤多苷片 白芍总苷胶囊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玉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期89-89,共1页
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 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还要联合半导体激光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观察组痊愈时间、水疱消退时间以及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昔洛韦 半导体激光 带状疱疹
下载PDF
中国县域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和就诊现状调查
5
作者 李敏 张博 +15 位作者 王文俊 张怡萱 黄贺 王宜禾 蒋浩 谭代花 陈丽娜 姜玉秀 赵莹猷 赵群力 尹先勇 孙良丹 张福仁 高兴华 崔勇 张学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11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县域范围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就诊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依托"千县无银"项目,于2023年2—6月,在率先开展项目的404个行政县459个县域医院皮肤科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受教育... 目的了解我国县域范围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就诊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依托"千县无银"项目,于2023年2—6月,在率先开展项目的404个行政县459个县域医院皮肤科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由患者或监护人填写;银屑病病程、临床分型、银屑病共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银屑病皮损体表面积(BSA)及既往治疗方式等由医生填写。结果共16935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年龄1~102(44.17±11.58)岁,30~59岁人群占比最高,共12026例(71.0%);男女性别构成比为2.21∶1;高中学历人群最多,为4117例(24.3%);有9940例(58.7%)患者曾经或现在有吸烟和/或饮酒的经历;病程为1~5年者最多,共7218例(42.8%)。DLQI≥10分者15630例(92.3%),PASI≥10分者8346例(49.7%),BSA≥10%者15017例(89.2%);临床分型中斑块型最多,为14965例(88.7%),其次为点滴型1141例(6.8%);最常见的初发部位为躯干,共12309例(72.9%)。共病中,报告最多的为高血压,共1681例(10.0%)。有7650例次报告了传统外用药物治疗效果,3112例次报告了系统药物治疗效果,分别有6269例次(81.9%)和2493例次(80.1%)报告疗效不好或完全没有疗效。结论县域银屑病就诊患者多为病程较短的重度患者,临床分型主要为斑块型,最常见的共病为高血压,大部分患者认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县域 临床特征 就诊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